宝宝腹胀难受与肠胀气的原因及破解之道
感谢温哥华爸妈微信群里面的KK妈提供的资料。熊爸把网上的资料综合整理,让大家看的更透彻!
小宝宝啼哭多半是因为肠胀气,不会讲话只会哭的小宝宝会被胀气导致的肚子疼折磨得很难受,一般肠胀气多半发生在出生后两周到四个月前的宝宝身上。
遇到这种情况,宝爸妈们一帮都很着急。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也会有缓解的办法,下面就来研究一下。
胀气的一些主要诱因:
1食物原因
如果小宝宝肚子胀气得厉害,那么,父母们首先应检查一下他的饮食。
如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进食。是不是你今天午饭吃了玉米或者是辛辣的凉面?也许它们正是下午让你宝宝肚子难受的罪魁祸首!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正是罪魁祸首的话,那么,哺乳的妈妈们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你日常的饮食中剔除掉,然后随时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西尔斯育儿百科》和《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均指出,月龄小的宝宝虽然可以和母乳妈妈共享很多食物,但是对于一些食物是存在过敏反应的,甚至会引起棘手的肠痉挛。妈妈吃了这些可疑的食物后,24小时内宝宝会闹肚子疼,只有等待宝宝把那堆食物消化完全,胀气引起的肚子疼才能得以缓解。
可能潜在的雷区有:
1,含乳糖的牛奶以及乳制品。一是乳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胀气,二是牛奶里的潜在的过敏蛋白会进入母乳,容易引起宝宝肠痉挛。2,豆类。比如黄豆,红豆,绿豆,花生等。3,部分十字花科蔬菜。比如紫甘蓝、大头菜、花椰菜、捲心菜、洋白菜、圆白菜、芥蓝、西兰花、苤蓝、白萝卜等。4,富含纤维、果胶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茄子、洋葱、芹菜、桃子、李子、苹果和香蕉等。它们或因提供肠内菌养份或因富含糖分而产生气体。5,含大量气体的饮品,比如汽水、可乐、啤酒。6,含咖啡因的食品,比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一些含咖啡因的药物等。7,辛辣食物、油炸类、高甜类的食物。比如青椒、胡椒、香料等。在吃了辛辣食物或味重的食物后,乳汁的味道也许会变得怪怪的,容易引起宝宝的抗拒以及不适。而高甜类食物则更是胀气的生产来源。8,五谷类、粗粮类食品。比如玉米、洋芋、芋头、蕃薯、马铃薯、糯米类、糙米、杂粮等
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的儿童肠胃病学专家、医学博士约瑟夫·莱维指出:"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是时好时坏的状况,便说明母乳不是孩子胀气的原因。"然而,如果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有嫌疑食品一段时间,然后再进食。 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情况各异,不能说对所有的食物都过敏或者不过敏,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妈妈少量摄入,观察宝宝反应,没有不良影响便可以继续食用该食物。若有不适,妈妈停食该食物后,一般不适24小时内会消失,并且"妈妈不吃就不发作"。
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还包括大便稀、次数多、多泡沫、酸味重等现象),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用配方奶粉喂养的,那么,你可以调换其他牌子的配方奶粉试试。在选择奶粉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包装袋上印制的营养配方,那种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孩子的肚子胀痛。当然,即便是调换了奶粉,也至少得要两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某些固体食物也可能导致嗝气、腹胀。比如谷物粗粮(你是不是为了给宝宝增加营养,在他的辅食中添加了玉米羹、栗子泥等等?)、蔬菜(如豌豆泥、黄豆泥)等都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再如苹果、梨、杏儿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大多数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辨别让小宝宝腹胀难受的罪魁祸首,最好办法就是:每次用几天的时间将一种食物从宝宝的进食中减掉,观察婴儿如果反应,然后再慢慢重新引入这种食物。
随着宝宝肠胃功能日益成熟,宝宝对于这些"地雷"食品的抵抗力则更是加强,一般快则三个月,慢则六个月,我们的宝宝就不会那么容易对哺乳妈妈的食物过敏了
2进食方式
有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宝宝吃了什么,而是在于宝宝如何吃。
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而不是呈某种角度),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使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吸入过量的空气。美国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的苏珊娜·纳尔森博士说:"孩子喝奶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么明显的,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就不是很严密。"应试着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度,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从而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如果宝宝的吞咽能力比较好,你也可以把奶嘴的孔不要扎得过大,以减少他喝奶的同时吸入大量的空气。
3哭闹的恶性循环
宝宝情绪的萎顿往往会使他肚子的胀痛更加恶化。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儿科教授斯蒂芬·保罗韦奇就指出:"孩子在哭泣的时候会吞进大量的空气。"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宝宝开始哭闹,他往往会因嗝气而腹胀,而腹胀又会进而导致他身体的不舒服,以至于令宝宝更加哭闹不停。
在了解了宝宝胀气的原因后,下面就来说说对策。
网上有很多教程可以说缓解肠绞痛,这篇总结了一些,大家可以参考。
方法1:检查奶嘴洞的大小
最恰当的奶嘴洞孔,应该是将奶瓶倒过来时,牛奶会一滴一滴规律性的掉下来,若是太快或太慢,都有可能造成宝宝吞食过多的空气。同时,别以为只要使用防胀气奶嘴就能真的防胀气,妈咪还是应该多加尝试。
奶嘴一直都是问题的焦点,选购什么样的奶嘴也说法不一,不过可以以防胀气作为起点,然后再找可以防奶头混淆的。
方法2:喝奶后拍打嗝
腹部空气的排出,主要是靠排泄,最常排泄的方式则为打嗝及放屁,其次是被 胃肠道细胞吸收或利用,及肠道的细菌利用而消耗。因此,建议每次喝完奶后,不论是母奶或配方奶,都应该帮宝宝拍打嗝,让胃中多余的气体排出。
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还有一些拍嗝的姿势,不是很常用,不过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将宝宝略微倾斜地搁置在你的前臂上,让宝宝的脸背着你,从而使他的的双腿骑跨在你的胳膊肘的同时,下巴被托放在你的手上。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上过DODO产前课的妈妈们,肯定都学过了拍嗝的方法,这里我再加一句,就是飞机抱。
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最好使。
方法3:观察辅食的进食反应
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除了要先从单一、蔬果类的食物开始慢慢添加外,每尝试一种新的食物时,也应该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若发现某些食物比较容易出现胀气,可以等到再大一点再喂食。
有老外同事告诉我,为了方便实验哪种产品,基本上就去超市把各种口味的辅食都买一罐,然后根据每个成分,比如苹果泥,香蕉泥等等, 按照每个试吃3天来看。
如果吃了3天安全没过敏,就记录下来,知道这个食物宝宝可以吃。如果发现过敏,立刻停用,等敏状消除,再实验新的产品。
方法4:按摩能舒缓情绪
适时帮宝宝做腹部或身体按摩,确实也有安定情绪的功效,或者也可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少哭闹的时刻,就能降低吃进过多空气的机会。此外,当宝宝哭泣时,可以利用低沉的声音安抚,对情绪的稳定也有帮助。
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为了尽量避免我们上面说过的恶性循环,你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
方法5:喂奶方式要正确
最后,喂奶的姿势与方法也很重要,妈咪要多留意宝宝喝奶时的状况,尽量不要让奶瓶已空却仍在吸食的状况发生,亲喂母奶时,也要注意哺喂的姿势是否正确等,唯有时时留意,才能观察并提早发现宝宝不适的现象。
方法6:简单的药物
宝宝腹胀、腹痛,也是因为他们太小,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另外,在国外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在被使用,例如:有些国家的父母会使用自己的草药茶为一个月以上的宝宝缓解腹胀,调制一杯淡茴香茶,让它自然冷却,然后将20~50克的茶倒进奶瓶,给宝宝喝下去。虽然这种方法尚没有得到医学的证明,但在那里茴香茶被认为是具有缓解肚腹紧张的效用的,而且几个世纪来一直被他们用来帮助缓解孩子肚子的不舒服。
额外情况需留意
宝宝肚子难受,不仅仅只是胀气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的腹痛,妈妈们要注意观察。下面是两种腹痛通常的表现。
* 肠绞痛。有25%的婴儿出现肠绞痛的状况。如果你的宝宝每次烦躁、哭闹至少持续3小时,一周出现的次数多于3次(甚至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出现),并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3周,那么很有可能他的这种腹痛就是肠绞痛。这种腹痛会随着他的长大逐渐消失,一般的用来缓解胀气的方法也能帮他缓解这种腹痛。
* 胃回流。如果你的宝宝的吃饱之后不止一次地喷吐,并且显得没有什么胃口,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患有胃食管回流的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它是由于胃酸从胃里回流到食道,刺激了食道的内壁而引起喷吐的。最好去医院查看一下,医生也许会给你开一些药来缓解他的症状,或者开一些对宝宝安全无害的抑止胃酸的药。
以上就是一些缓解的办法总结,其实各种方法都是因人而异,宝宝胀气腹痛是其成长环节正常的一部分,宝爸妈们也不用太紧张心疼。如果是正常生理性的胀气,父母也许可以按照上面的经验在生活中尝试做些改变,以改善宝宝腹部不舒服的现象。
反正这涨肚谁都得经历 楼主能介绍的再详细些么? 帮你顶下哈!!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原来是这样子的 路过,支持一下啦 转发微博
_______本评论来自新浪微博:卡卡姆亲子生活馆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