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的各方观点?把屎把尿有危害么?
给大家转个好文!近年来,随着西方育儿知识的进入,把屎把尿成为一个很火爆的话题!
网上家长们分成两派彼此攻击,反对的人痛心疾首,支持的人呲之以鼻。
这边家长们吵得热闹,那边医生们也互相不服。
江湖恩仇只怕一时难以算清,可我们的宝宝不能停止生长等大家先吵出个结果,我们该怎么办呢?
奶爸我决定把你没时间看的东西,统统帮你看了,然后提炼出来告诉你。相信你看完本文就不用再看其他把屎把尿的文章了!
本文后面分为4个部分:三种代表性观点的整理展示、50名儿科医生的统计数据、来自国外的一些资料、我个人的结论。
前三个部分我尽可能保证客观,最后一个部分是我的主观意见。如果没耐心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结论。
下面干货来袭,长文多图预警!
1 三个代表
我从微博儿科医生分类下,选出排名分别为第一的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第三的张思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第四的鲍秀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三位医生,作为三个代表,整理汇总他们的观点。
这三位医生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已如雷贯耳,硬实力、知名度自不必说。但是最有趣的一点是,在把屎把尿上,他们三位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互相矛盾!
其他医生的观点基本都可归入三位之一。
顺便一说,排第二那位没能入选的原因是她对把屎把尿的发言不够多。
1.1 鲍秀兰医生——支持把屎把尿
鲍秀兰医生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支持把屎把尿。下面先上几张截图,表明她的立场:
从上面三张截图不难看出,鲍秀兰医生对把屎把尿的态度是十分干脆的。
具体如何把,鲍秀兰医生多次回答了如下答案:
这段话说明了把尿的几个要点:
[*]训练方法:嘘嘘声,多次重复;
[*]训练原理:可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适用年纪:3、4个月开始,7、8个月结束;
[*]把尿时机:吃完奶十分钟一次,然后每隔1~1.5小时一次;
[*]把尿时长:不超过1~2分钟。
此外,鲍秀兰医生还就一些特殊的把尿时机问题发表了观点:
可以看到,鲍秀兰医生认可睡前把尿和夜间把尿。这和我们传统的做法是一致的。
关于把尿是否会造成一些危害,鲍秀兰医生也有表述:
所述三个网传的危害,鲍秀兰医生都是不认可的。
综上,鲍秀兰医生基本上认可传统的一贯做法,表述的多数观点也和常见的传统方法一致,最大的不同在于把尿适用年纪比生活中常见的短很多(生活中常见把到两三岁)。
1.2 崔玉涛医生——反对把屎把尿
崔玉涛医生的态度是反对把屎把尿,先来一张截图表明态度:
可以看出崔玉涛医生认为把屎把尿的坏处显著胜过好处。
再来看一下崔玉涛医生的另外两条表述:
可见崔医生对把屎把尿的反对是全年龄段的,同时他也反对夜间把尿。这和鲍秀兰医生都是不同的。
崔玉涛医生多次强调了把屎把尿的害处,从前面的图片中就能看出来。崔医生有一个案例是对把便造成肛门异常的一个描述,来龙去脉讲得比较清楚:
此外,崔医生还提到的缺点有:
总结一下,崔玉涛医生认为把屎把尿的缺点如下:
[*]不尊重婴儿;
[*]对髋关节有异常刺激;
[*]易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
[*]易造成脱肛;
[*]易造成肛裂;
[*]对膀胱功能的成熟不力;
[*]提高了成年后的痔疮发病率。
最后看一条崔医生总结性的表述:
综上,崔玉涛医生反对把屎把尿,认为其坏处很多,同时强调大小便训练要符合生长发育规律,因势利导(训练时间从一岁半到两岁开始)。
1.3 张思莱医生——支持把屎,反对把尿
张思莱医生的观点可以说是位于鲍秀兰医生和崔玉涛医生之间,下面先来看她的表态:
上面两张截图已经很清楚的描述了张思莱医生的观点,为了更好地解读她的观点,我们再来看3张截图:
综上,我们总结一下张思莱医生关于把屎把尿的态度:
[*]全年龄段反对把尿;
[*]一岁以内,支持把屎,但要方法正确,一岁左右开始训练坐盆。
特别注意,张思莱医生不管对把屎还是把尿,都有一个与鲍秀兰医生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张思莱医生并不把“把”这件事作为大小便训练,而是作为临门一脚。
张思莱医生主张先有迹象,再用“把”完成,家长是被动的,宝宝是主动的。鲍秀兰医生主张定时“把”,先“把”,然后形成条件反射,完成排便,家长是主动的,宝宝是被动的。
因为宝宝大便之前有明显的外在表现,所以可以通过“把”完成临门一脚。因为宝宝小便之前没有外在表现,所以无法知道临门一脚的时机。
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导致结论和操作方法不同。这个区别是十分重要的!
前面的截图中,张思莱医生已经提到了一些把屎把尿的坏处,下面再提供一些坏处的表述:
张思莱医生认可一些坏处,不认可另外一些(直接质疑崔玉涛医生),总结如下:
[*]把尿不利于膀胱功能成熟;
[*]把尿容易引起宝宝抗拒;
[*]把尿有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损伤;
[*]把尿有可能跟肛裂有关系;
[*]夜间把尿影响宝宝睡眠;
[*]不认可把便和痔疮高发有关系。
以上即是张思莱医生的核心观点。
另外,我必须指出,张思莱医生以2011年6月为分界线,之前的观点和之后的观点有前后不一的地方。
在那之前,她提出过延迟大小便训练是错误的,要尽早进行大小便训练的观点(注意是大小便训练,不是把屎把尿),甚至以自己的外孙为例支持1个月开始把屎把尿。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提及这些内容,还否定了自己的部分说法。
我截取她关于外孙的说法作为示例:
注意上面两张截图的时间,2011年6月时她表示她的外孙从1个月开始把屎把尿,但后来她在微博上变更了说法,引起了粉丝的迷惑,2012年8月她明确否认了之前的说法。
综上,我认为张思莱医生2011年之前持有一种观点,2012年至今持有另外一种观点。这种改变也许是因为她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了新的判断。本文采信她2012年至今的观点,也即本节前半部分描述的内容。
2 儿科医生Top 50
我从微博儿科医生分类按排名从前往后,剔除掉不相关的专科医生(如儿童牙科),再剔除不活跃的医生(发帖少于100)。这样筛选下来,排名最靠前的50名医生即进入统计范畴。
首先,我对他们的态度进行分类,分为支持、不提倡、反对、未表态四类。所谓不提倡是指不赞成不鼓励把屎把尿,但对其坏处又不够明确,态度处于中性。
50名医生的表态比例如下:
50名医生中未表态的29名,表态的21名,再看一下是否表态和排名的关系,下图横轴是医生排名从高到低,纵轴有蓝条表示该医生表态了:
可见排名越靠前的医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越高。我认为这说明把屎把尿的讨论对医生圈来说也算一个较新的话题,还未在医生圈形成共识。
后文的统计中,我们将把未表态的29名医生剔除。下面先来看看剔除后的表态统计:
基本上三足鼎立,但如果把不提倡和反对算在一起,就明显优势了。
关于把屎把尿有什么坏处,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看看每一个被提到的坏处,在21名表态医生中,有多少医生认可:
对肛门的影响得到了最多医生的认可,达到了38.1%,其次是精神方面的影响达到了33.3%,第三是违背生长发育规律达到了28.6%。
我们再把数据综合一下,认可把屎把尿有坏处的医生占21名表态医生的比例如何:
统计结果是明显的。
综上,TOP 50儿科医生中,排名越高的越关注把屎把尿问题,在表态的21名医生中,反对和不提倡的占大多数,认可把屎把尿有坏处的占大多数。
3 国外怎么说
欧美并不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所以我查了半天也不知道把屎把尿英文怎么说?老外常说的potty training和toilet training是指的坐儿童便盆,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本节主要谈一下,国外人士在如厕训练上的一些观点。
3.1 日本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在这方面和我们有惊人的相似,他们传统上也是把屎把尿的。
松田道雄医生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小儿科专业,1967年写就的《育儿百科》畅销几十年,最后一次修订定版是1999年。本书一岁以前是一个月一章,一岁到两岁是半岁一章,两岁以后是一岁一章。关于大小便训练从4个月到5岁,每章都有专门介绍。
首先,关于训练时间作者认为:
『教会4个月婴儿按时排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婴儿最早也要在1周岁以后才能告诉大人自己想小便。一般是在1周岁半至两周岁才开始不用尿布。』
『让周岁前的孩子定时小便,其意义只在于节省尿布。到了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条件具备了,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有尿时告诉母亲。』
『训练孩子排便的第一条件是气候要暖和;第二是孩子的小便时间要相对长一些;第三则是孩子的性格必须老实。』
显然,作者是主张1岁以后才开始大小便训练,不但要年龄足够,还要等其他条件满足。
特别注意,作者所说的大小便训练不是把屎把尿,而是坐便盆。
关于1周岁内的孩子,作者认为由于宝宝大小便都不会主动示意,所以训练没有意义,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过程。便硬的孩子大便前有所表现,有的孩子可以定时小便,有的孩子夜里可以不尿床,诸如此类现象作者认为都跟训练无关,而是个体生理差异。有的孩子能顺利把出尿来,作者认为是巧合。作者对这个年纪所谓的训练几乎都持不支持的态度。
『每小时取下1次尿布,让婴儿坐2分钟或3分钟便盆,嘴里发出“嘘……”的声音给婴儿把尿,可以说是母亲的排尿神经症。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顶多在早晨和午睡醒来后让婴儿坐便盆就足可以了。』
松田道雄医生在书中反复宽慰家长,希望父母能对大小便训练抱以轻松宽容的心态,不能觉得小孩进度慢是其主观错误,不能觉得小孩注意一点就能不尿床,不能因为小孩抗拒使用便盆就采取强制措施,更不能因为尿裤子尿床对小孩子进行责骂体罚。
他认可在小孩表现出大便迹象之后,用坐盆来完成临门一脚,不能坐时把便也可,但不能超过1分钟。一岁以后条件成熟再进行大小便训练,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需持续漫长的时间。
3.2 美国
美国部分我将引用三本书。美国某些医疗育儿网站上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基本上观点和这三本书一致。
3.2.1 斯波克医生
第一本是《斯波克育儿经》第八版,该书1946年出版以来,已被译为39种语言,全球销量5500万册,不断修订再版。我目前手上的第八版,于2007年出版,目前已出到第9版。
本书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赖的育儿手册,凝结了“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入选《时代》周刊“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斯波克博士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大多数12~18个月的孩子都还不适合进行上厕所的训练,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什么时候应该上厕所,或者还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让它在合适的时间收放自如。』
『在18个月以前接受过多训练,注定会十分困难,而且效果也不见得令人满意。有很多孩子要到2岁或者2岁半的时候才能接受这些训练。』
『我建议大多数父母,还是等孩子长到2岁或者2岁半的时候再进行训练。』
斯波克的观点是将大小便训练延迟到2岁或2岁半再进行,相比前文所引用其他医生的观点是比较晚的。
斯波克在书中有专门一节,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大小便训练。他认为宝宝在1岁半以后才会变现出乐于接受大小便训练,2岁时才在生理上具备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斯波克推荐了一种温和的训练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强迫式训练),因为研究表明过早的、强迫的训练反而会延长训练周期。而在2岁生理成熟后,再开始采取温和的训练方式,反而可以缩短训练周期。
3.2.2 西尔斯医生
第二本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我手里的版本是2009年出版的。该书有完整的一章描述如何进行大小便训练。
威廉·西尔斯,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全美最知名的儿科医生之一。儿科从医经历近40年,曾撰写过《西尔斯怀孕百科》等40余本怀孕育儿类畅销书,是《宝贝说话》和《养育》杂志的育儿医学顾问。他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亲密育儿法”,提倡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同睡等方式让父母和幼儿及早建立亲密关系。威廉·西尔斯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医学院的儿科学临床副教授。 威廉·西尔斯的妻子是注册护士,也是育儿顾问和母乳喂养咨询师,与人合著有25本育儿书,两人育有8个孩子。
书中强调了一个观点:晚训练比早训练好。
『我们现在知道,大部分宝宝18~24个月时,控制排泄的肌肉才成熟。还有一个支持晚些开始训练的理由:较晚接受训练的宝宝比早早接受训练的宝宝学得快。』
此外,西尔斯强调要通过观察宝宝的举动,而非简单通过月龄来判断训练时机:
『你要观察宝宝的状态,而不是去数日历上的日期。下面这些信号说明宝宝已经准备好了:模仿你上厕所;能口头表达其他的感觉,如肚子饿了;能理解简单的要求,如“去拿球”;尿布湿了或脏了之后,会把尿布拉开,或爬过来告诉你尿布脏了;爬到儿童马桶或成人马桶上;尿湿尿布的时间间隔长了,至少3小时;会研究自己的身体器官。』
西尔斯指出,由于大小便控制肌肉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宝宝学会控制大小便的通常顺序是:
[*]夜间的大便控制;
[*]白天的大便控制;
[*]白天的小便控制;
[*]夜间的小便控制。
『大部分孩子在3岁时能够学会日间大小便自理。如果到那个时候,你和你的孩子还没有进步,请咨询医生。』
关于训练方法,西尔斯写了很长的篇幅,总结要点,就是要逐步训练、方法得当、父母放轻松不能着急。
3.2.3 美国儿科学会
第三本书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0~5岁》第5次修订版,2012年出版。本书由美国儿科学会的超过100名专家编著和审阅。
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0000名儿科专科医生、儿科次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构成的健康机构,主要致力于婴儿、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事业。美国儿科学会拥有全美最优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和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在这本权威著作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家长可从书中得到科学的、紧跟时代的育儿指导。
直接来看训练年纪方面的描述:
『当孩子快2岁的时候,应该开始考虑训练他上厕所……不过,在开始训练孩子之前,你要知道,当孩子年龄更大一些时,训练其上厕所才会更加容易且更快达成。当然,早期的训练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这么做,因为它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孩子目前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大小便控制能力,而且上厕所前迅速脱衣服所需要的运动协调技能也比较缺乏。』
『一般而言,如果采取恰当的方式,孩子在接近18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不会有什么危险。家长需要做的是,摒弃揠苗助长、希望速成的心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慢慢适应。』
『研究表明,在18个月大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了。训练完成的平均年龄为2岁半左右。』
以上描述,观点是十分清晰的。
本书关于如何训练,也有大量的篇幅,总结要点就是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父母保持宽容轻松的心态,不能嘲笑惩罚孩子。
3.3 国外小节
综合来看,国外的态度是比较统一的,尤其是美国的医生。
首先,把宝宝的生理发育规律放在首位;其次,要求家长保持宽容轻松的心态;第三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
4 我的结论
写到这里,资料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国内医生对把屎把尿各执一词,美国医生对此倒是统一,不过他们统一的是大小便训练,他们不把屎把尿,也就没这烦恼。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我的分析:
首先,我认为要考虑是否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的手段。
我们传统上认为把屎把尿是大小便训练的开始,从出生没多久持续到两三岁。而从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宝宝18个月以前,大小便相关机能尚未发育足够,想控制都控制不了,谈何训练?因此,我采信在18个月以前,大小便训练没有意义的观点。所以,在18个月以前用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手段是不对的。
那18个月以后呢?
所有的医生都认可宝宝能坐之后,就可以坐便盆,18个月都会跑了,自然不再需要用把屎把尿进行训练,直接训练坐便盆即可。事实上,几乎所有医生建议的坐便盆年纪都在1岁以内,不管是出于训练的目的,还是出于临门一脚的目的。
此外,现在的医生普遍认同,大小便训练的目标是指宝宝在大小便之前,能自己感受到,并语言提示大人,然后自己到厕所或便盆上解决。几乎没有医生认同,大小便训练的目标是家长一把,宝宝就条件反射开始大小便。
综上,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的手段在全年龄段都是不必要的。
那如果把屎把尿不作为训练手段,只作为临门一脚呢?
定性地说,我认为没问题。宝宝马上或者已经开始拉了,把TA把起来,让这一过程完成,尚没有医生明确反对这样做。
几乎所有把屎把尿的坏处,都建立在三点之上——把的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大人的主观预测。
那么,既然是临门一脚,就规避了大人的主观预测。如果操作方法上再注意时间和频率,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定性说完,再说定量。
首先,宝宝年纪太小时,是不适合把的,即使临门一脚也不行。医生给的建议普遍是3~4个月之内不适合。
其次,当宝宝能坐之后,所有的医生都建议坐便盆,不管出于训练还是临门一脚的目的。因此,一旦开始坐便盆,把屎把尿的意义就没有了。
第三,小便是不可预测的,也没有提前的表现,所以是无法对小便采取任何临门一脚措施的。现实中,很多家长朋友认为小便是可以长时间预测的,或者认为肚子里有小便需尽快排出,从前文引用的医生表述来看,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是错误的,肚子里的小便什么时候需要排出应该由宝宝的身体来决定才是最合适的。
所以,把尿作为临门一脚的手段是不合适的,也做不到。把屎作为临门一脚的手段是可以的,适合3、4个月到能坐便盆(1周岁左右)之间,但需要注意时间要短。
总结一下我的结论:
[*]把屎把尿不等同于大小便训练,全年龄段都不可用作训练手段;
[*]3、4个月到1岁的宝宝,如果在大便前有外在表现,在观察到这些表现后,可以把便以完成排便过程,但注意时间要短(两三分钟之内);
[*]宝宝小便之前是没有外在表现的,也无法预测,所以无法把尿,极少数特殊时间点可以把尿(睡醒之后),绝大多数时间不应把尿,不应定时把尿;
[*]宝宝能坐之后,建议采取坐便盆,但此时不是进行大小便训练,而是前面两条描述情形中,把屎把尿的替代方式;
[*]1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真正的如厕训练,也有很多医生认为2岁开始更好,具体需视宝宝的表现而定。
但是,我希望不要是“因为我家宝宝的现象和医生说的不同,所以医生错了”这种逻辑。一来你作为普通人对事情的解读和医生的解读不可相提并论,二来孤证不能立论。也不要是“因为千百年多少人都这么过来了,所以新的观点站不住脚”,我们人类的不断进步,不正是不断地改变自己么?
帮你顶下哈!! 路过,灌水~~瞅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