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坏人,以及陌生人=坏人的六大模式科普
我们在告诉孩子们“不要和陌生人交谈”“不吃陌生人东西”的时候,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陌生人呢?如果当我们知道了侵害儿童的案件,70%左右是来自熟人,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强调“陌生人”这个概念呢?我们身边时常能遇到这样的事情:电梯开了,进来一位不认识的女士。
女士:“小朋友,长的真可爱,几岁啦?”
孩子没有搭理她。
你:“阿姨和你说话呢,快叫阿姨好!”
孩子:“妈妈,您不是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吗?”......
孩子很矛盾,到底这个人算不算陌生人?如果是,为什么又让我和她说话呢,平时不都是说不和陌生人说话吗?如果这个第一次见的人都不算陌生人,那到底什么样才是陌生人呢?
时至今日我们也看到,这种“一刀切”的教育不仅没能解决孩子的安全问题,反而因为受到过度保护,孩子很有可能发展出没有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以至于没有辨认危险和可疑情况的能力。进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交问题……
还有,如果孩子走失了,或遇到麻烦,她可能需要求助于陌生人的帮助,我想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她因为害怕,而不去向陌生人求助吧。
究竟该如何告诉孩子识别和处理跟陌生人的关系?
曾从事刑警职业的中国儿童防侵害能力体系创始人,张永将先生为大家总结了“陌生人=坏人”的六大模式,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这样六大模式的陌生人,要迅速的离开他们,越远越好。
“坏人”模式1:向你求助的陌生人
孩子喜欢被别人关注的感觉,所以对于外界的赞赏、求助等会表现比较热心,这一点往往被嫌疑人所利用,所以,作为家长要让孩子们懂得:如果大人需要帮助时应该向其他大人求助,而不是孩子。告诉孩子,如果有成人请他带路、帮忙找人或者宠物等,他应该立即和询问者保持至少2米以上的距离。
“坏人”模式2:要带你玩的陌生人
无论是以游乐场、ipad、游戏机还是小动物为借口带你去玩的,都不可以去,拐卖着最常利用的就是孩子的猎奇心理和好玩心理,引诱孩子离开安全环境,进入嫌疑人可控区域。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和孩子演练,让孩子笑一笑,转身快速离开。
“坏人”模式3:叫你名字的陌生人
家长要做到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衣服外边,午餐盒或背包等别人能看见的地方。然后,告诉孩子即使一个大人能叫出他的名字也并不意味着那个人就认识他。
“坏人”模式4: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陌生人
在紧要关头,任何人都会惊慌失措,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必须知道无论如何他都不可以跟别人走,不管那个人告诉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或向他出示警察或消防队员的证件。相反,他应该立即跑去向老师或其他家人求证这件事。
“坏人”模式5:说话的时候总是伸手摸你的陌生人
孩子通常对于交谈的距离没有概念,往往会让陌生人挨近自己,家长要告诉并且和孩子一起演练一臂左右安全距离的控制,在陌生人触摸自己的时候,要迅速退后,回报以微笑,然后迅速走开,并将这一情况告诉爸爸或妈妈——即使这个“可疑”的人是老师或是朋友。
“坏人”模式6:与你交谈时目光游离的陌生人
有作案动机和没有作案动机的人往往会反应在下意识的表现上,有作案动机的人,因为要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也担心侵害预谋暴露,所以一定会为了保证拐骗等侵害目的的实现而在交谈中观察是否有阻断犯罪行为的外界因素介入,例如孩子的家长、老师等人员的出现,所以会下意识的在交谈中偶尔不与孩子对视,时不时目光游离于孩子周围。
文章部分摘抄自:微信服务号take_30
KK妈留言:呼吁各个家庭,各位爸爸妈妈,每周尽力保障30分钟的时间跟您的孩子聊聊有关安全的话题。比如:关于室内安全、关于户外安全、关于防火安全、关于地震安全、关于急救安全、关于零食及药品安全、关于陌生人、关于性侵害等等......!
我们应该记住:用言传身教于孩子远胜过于前后矛盾的知识灌输!
帮帮顶顶!! 孩子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