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学生自带午饭攻略及杂谈
本帖最后由 CATHY浮世绘 于 2014-4-22 01:07 编辑加拿大教育极其先进,普通小学设施的完备远超国内的高档私立学校。移民加拿大是对是错,永远不会有惟一的答案。但从孩子角度讲来对了,这个没有争议。说明一下,我儿子在一个中小型城市的小学,全班连他只有三个中国孩子,全校也没几个,而且一多半中国孩子只讲英语不会汉语,可能我的午饭经验不具备普适性。据说在温哥华或者多伦多的小学里,中国孩子到处都是,越是排名靠前的学校越是如此,课下经常不用英语交流。最有趣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温哥华读书,英语还没学怎么样,却学了不少中国的某种方言。笑。
可千好万好的加拿大学校,有一点可能比照国内都是缺点的:学校不提供午餐,即使收费项目也没有。笔者遇到一位来自芬兰的移民,他的国家小学生有配餐的,抱怨之余认为自己从芬兰来加拿大是“stupid”。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即使不算是精英,在国内也没时间给孩子准备午饭的。现在得一步步从头做起。加拿大小学不仅不提供午餐,而且不提供热饭的条件!这倒不是加拿大人习惯了冷食,毕竟这是一个随时准备捍卫自己对北极圈主权的国家。加拿大工厂、写字楼等各种场所为工作人员准备的热饭设备,就是微波炉,家用那种,一个不够安两个,两个不够放三个。这玩意儿实在不适合在小学里用。于是保温饭盒就成了必备。带饭要多样化一些,什么点心水果都得有营养也全。小朋友打开结构复杂的保温饭盒一下子拿出好多样,样数少的孩子心理不舒服。午餐时间短,这是加国与中国相异之处。不过倒是笔者满意的地方,从很早起,我就烦透了中国人的睡午觉传统。我大学同学居然经常是吃完午饭大脱大睡到下午四时以后,然后起来准备去食堂吃晚饭!一想儿子在一个没人午睡的环境里成长,我在生产线上打力工时更加认为自己来加拿大来对了。又笑。
最后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最初我们因为携带和取材方便,给孩子每天带自制汉堡,长了准备换下样。这天准备的是家乡风味的茄子炖土豆和米饭,下学原样带回家了,基本没吃,因为“小朋友们围着我着,都说我的饭真恶心!”这事儿非同小可,立即招开移民家庭全委会研究对策。决策者三:一、明天照样带中国饭菜,但在色彩上深下功夫,绿得绿红得红,把中国饮食的精华显示出来。二、举一反三,广泛收集信息。三、挫折教育,特别是意料不到的挫折对孩子往往是非常好的事,但得让孩子明白是怎么回事。信息出国前已有一些,到加后更掌握不少。而且孩子有趋同性,真有中国孩子主食必带面包,因为同学里没人吃别的!笔者有同样经验,我以白面馒头为午餐,这中国食品“蒸面包”曾经让各种肤色的工友大开眼界。西人一般对中国食品的气味不太喜欢,韭菜馅饺子差不多是全中国人的招牌菜了,可西人闻到味道就一退数米了。这个可以在好多方面开拓思路的,伊位克人学去了说不定都有用。一笑。
然后,我与儿子进行了一番平等的交谈。西人的民主社会、科技发达是其长处,但这饮食文化,实在粗陋得可以,翻来覆去那么几样汉堡三明治烤牛扒烧火鸡。一个没多少花样和变化的快餐型Tim Hortons居样就成了加拿大最爱,那里能和北方粥面南方早茶天津的煎饼果子东北油条豆浆四川面山东包子比!世界三大美食国度,中国法国土耳其,这土耳其虽然有ESL同学,可惜没窥着内幕,对土耳其饮食你爹就像加拿大人对所有食品一样无知。但这法式大餐嘛,吃过多少回了,也就鹅肝蜗牛那么两样几种做法,全靠奶酪和葡萄酒花样百出多少有点特色,法式大餐才能和中国某一个菜系中的小支派像沪菜里的淮阴菜比较一下!中华文明渊源流长,饮食文化不过是其中的末技,咱不至于靠明白点中国餐饮皮毛混日子,但也不可不必为这不敢吃饭啊。咱中国知识分子讲究“虽千万人吾往矣”,一二十个人围着你就吃不下饭了!啊,打住吧,讲得有点超出小学生范围了。三笑。
笔者当然不想把儿子培养成个饮食民族主义者,整极端了什么好事都变坏事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饭还是要吃的,入乡随俗也不能忘,以后注意午饭不要有气味不要色彩不好就是了。顺便我又教了儿子一段通俗易懂的新民彦:住英国房子,吃中国饭,拿美国工资,在加拿大生活。顺便说一下,这民彦里本来没加拿大什么事儿,可一来加拿大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二来“娶日本女人”这话教给七岁的孩子太早了点,听说今天的日本女人和原来也不同了。再笑。
摘自:多伦多信息港 可以考虑学会做肉夹馍! 路过,学习下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我是个凑数的。。。 这个号玩!!哈哈哈 我是个凑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