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用奶语和宝宝说话沟通么?
不论是在中国,加拿大还是其他国家,我们都不难发现当父母和幼儿说话时,他们都会选择用宝宝的说话方式即奶语和宝宝沟通。
宝宝的话,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称为婴儿言语(infant-directed speech)。其特性包括采用叠字、提高声调、缩短句子、放缓语气、减慢速度及运用支体语言和脸部表情等。
比如说爸爸想叫宝宝从鞋柜拿出鞋子,然后找位置坐好,把鞋子穿上时,爸爸会指着鞋柜说:「拿鞋鞋」,然后指着椅子说:「坐好好」,最后再指着宝宝的脚说:「穿鞋鞋」。又比如说,当问宝宝想穿黄色还是蓝色的鞋子外出时,妈妈会一手拿起黄鞋,一手拿起蓝鞋往宝宝的视线范围摆动,并用较高的声调问宝宝:「黄色?蓝色?」此外,婴儿语言亦包括非字或声音,如在婴儿言语里,汪汪代表小狗,choo-choo代表火车,wawa代表Water等。
家长向宝宝说婴儿言语仿佛是天性, 但这种沟通模式又是否真的有优势?说婴儿言语是否也有技巧?家长又该何时停止使用婴儿言语呢?
不少研究发现婴儿言语和宝宝的语言发展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在研究中得知,宝宝确实比较喜欢听婴儿言语。主要原因是和平常的对话相比,婴儿言语较慢,词语也会不断重复,所以孩子较能掌握和理解。也因为这样,如果父母采用婴儿言语和宝宝沟通,他们会比较注意父母说的话并增加与父母的沟通动机。此外,研究也发现婴儿言语能提升宝宝辨别脸部表情的能力,让宝宝更能判断别人是否友善。
不得不提的是不少研究发现婴儿语言能促进宝宝学习生词。比如说,对八个月大常接触婴儿言语的宝宝来说,他们学名词时会有优势。其实孩子能学习说出完整句子前,必须先经过发出韵母、声母、单字、词语和短句的阶段。而婴儿言语的特性让宝宝的脑海更能联系实物和语言,从而帮助生词之语言记忆。由此可见,婴儿言语能促进社交和语言发展,确实有不少好处。
刚提及到宝宝的语言发展并不单单包括单字。一般来说,11个月左右会有第一个词语,而两岁左右就会说句子。因此,当孩子开始说字词后,父母应把婴儿语言慢慢减少,尤其那些不是字的词语,如「arar」是苹果。而用声音代表的婴儿言语,父母也应该说出物件的正确名称,如父母应改口叫猫,而不是喵喵。父母需知道,语言是可以透过模仿而学习回来的。所以如果父母停留在说单字或叠字的阶段,宝宝也只能模仿于此。父母可以说完整句字,有时侯也可以说一些较深或抽象的词语。别以为宝宝听不懂所以故意简化和宝宝沟通的语言。就算宝宝不理解,不同字词也能带给宝宝脑部不同的刺激。不过,最主要的是父母多花时间和宝宝说话。今天回家,就开始把宝宝成为你谈天说地的对象吧!
楼主是在哪看到的? 楼主能介绍的再详细些么? 路过,学习下 楼主能介绍的再详细些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