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因小费给的太少,两波华人打群架!而加拿大小费15%起跳,小费...

2019-12-25 01:51|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25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服务不好,为什么我要给你这么多小费?”就因为小费太少,双方殴打起来!美国警察都傻眼了:第一次见这种场面!网络示意图近日,在芝加哥华埠一家中餐馆,来吃饭的一大桌华裔客人就和店家打起来了,原来是因为小费 ... ...






“服务不好,

为什么我要给你这么多小费?”

就因为小费太少,

双方殴打起来!

美国警察都傻眼了:

第一次见这种场面!






网络示意图
近日,在芝加哥华埠一家中餐馆,来吃饭的一大桌华裔客人就和店家打起来了,原来是因为小费的问题。

据当事人说,当天和20位亲朋好友聚餐,满满做了两桌朋友。
但是赶上店里很忙,只有一个服务员上菜跑来跑去,最后等不及服务生,大家都是自己换碗碟,变成了半自助式。
结账的时候,账单显示一共532美元。
当事人觉得整个用餐时间,店里基本的服务都没有,于是只给了10%的小费,也就是说一共582美元。



结果结完账大家要走了,店里老板突然冲了过来,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指责为什么20个人吃饭才给10%的小费。
”难道你不知道规矩吗?宴席至少要18%小费....."

老板越说越激动,但是这位当事人也非常恼火。
“你们连服务都没有,我凭什么要给你们这么多消费,除了上菜,其他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谁规定一定要给你18%的小费。”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的争执起来,特别是店里的伙计也赶过来应援老板。

“我忙活一晚上,你们20几个人啊,就50的小费....太欺负人了。”
双方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竟然变成了推搡,打起了群架。

老板最终报警。


(示意图,与本文无关)
就这样,因为小费给的太少,惊动了警方。
警方赶到时,听取双方的说法,经过排解,警察要求老板把50元小费还给当事人,但是这些人必须马上离开餐馆。
警察表示虽然小费通常不是强制性的,也不违法,但在美国普遍几乎大家都会在餐馆用餐后给小费,尤其这笔金额是绝大多数服务生的主要收入。
但根据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小费要给多少,小费给少并不违法。
警方同时表示虽然说平日里也接到这样的纠纷电话,但是这么多人一起”打群架“还是第一次见到。

小费是北美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不是法定消费项目,数额也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小费在国外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



而来到加拿大的华人们,肯定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最不适应的应该就数“给小费”这个行为了。一开始在加拿大小费并不是强制性收取的,华人们慢慢的也就入乡随俗,习以为常了。
但是如今在很多餐馆开始强制性的征收小费,直接将小费列入自动收费款项。因此很多时候因为小费的问题,闹得顾客非常不愉快。
甚至有人直接指出,这是一直以来被纵容的陋习!



近日,有会员在论坛发帖吐槽:现在小费都变相强加了吗?

该会员吐槽到,之前常去的一家撸串店,每次都是默认收取15%的小费。但是这次去他发现刷卡机器设置了三个收取小费的选项,收取费用分别是15%、18%、20%,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选项可供选择,不选你就无法付款进入下一步。

很多朋友会觉得,在加拿大吃饭一般都会主动给15%至18%的小费,有些甚至达到20%至25%,这没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如果你觉得这种行为令你非常的不满,那你完全可以选择少去或者不去,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这不是该会员指出问题的核心,收小费本身是ok的。但是店家把POS机默认设置小费选项,就是看准了客人在结账时嫌麻烦或者不好意思修改小费的比例。这种做法就是让人感觉到很不爽。

除此之外,问题的核心是小费原本是对于优质服务的额外鼓励,但现在人们提供很差的服务,还想得到高价小费。这才是让人最生气的地方。
楼主表示,一般吃饭都是会给小费,一般华人的餐馆只要是态度没有很差都是15%,遇到服务特别好的还会给18%,而外国人的店就是默认18%。这次之所以这么生气,就是因为服务态度的问题。



虽然小费文化很讨厌,但是只要服务好,也是很愿意给的。

关于小费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享受不到对等价值的服务,还要支付“天价”小费。因此,顾客和商家的矛盾也是在不断上演啊。


如今小费文化是否属于陋习
小费的起源由来已久,大约已经有数百年历史,表达的是额外服务的价值,客人给小费是为了得到更快捷的服务。在加拿大,小费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它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不过,为什么现在的人对小费一词开始产生反感,主要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雇主不断的压缩服务人员的固定收入,甚至有些低于国家法定工资。所以,很多时候小费变成为了服务员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些被压缩的成本,也变成由顾客买单。
更可悲的是,小费的含义不再是对于优质服务的额外鼓励,大多时候变成了顾客应有的素质和礼貌,甚至尊重,这其实已经失去了小费最初的含义价值,也就是说“被玩坏了”。



毫不夸张的说,给小费在北美已经变成了一种义务,而不是自由,而且动辄上升到道德精神、人文关怀的高度,这是让顾客们很不爽的地方。


小费规则紊乱无规管
如今很多行业的小费大约在10%-15%左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有网友爆料,在多伦多很多餐厅,有些小费大约在18%左右,而且还是18%起,有些甚至达到20%-25%。
在加拿大吃饭一般都主动要给12%-15%的小费,虽然很多人认为不合理,但是在大环境下,又不得不给。因为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小费是重要的一个收入。




小费已慢慢变成一种“挑衅”
在加拿大,小费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如今在很多餐馆开始强制性的征收小费,方式是直接将小费列入自动收费款项,而且不仅仅是餐馆,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强制行为,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消费时,最后账单中已经付过小费。
更令人气愤的是,曾有媒体曝光温哥华的一些小费文化,例如买杯咖啡,系统竟自动提示要求支付25%的小费,也就是说,就连买个普通的商品,竟被要求征收额外的服务费?



另外的一些电子支付行业,也将小费款项加入到默认应付账单中,可能金额并不多,很多人没有在意,但是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顾客的当面挑衅,令人无法接受。


小费加剧了众多矛盾问题
不得不承认,小费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制造和加剧了餐饮业内的不平等现象,女性服务员收到小费的额度通常比男性高,后厨辛苦的厨师比服务员低。
另外还间接的加剧了一些消费者人群的偏见,例如黑人给的小费普遍比白人低,亚裔给的也比较少等等。
甚至有网友还总结了不同客群的小费习惯:


仅仅是小费问题,而对相关的族裔进行不公平的人格点评,这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




为什么小费制度难以改变

尽管人们对于如今的小费文化怨声载道,但是很多时候却无法改变,改革小费文化或制度,要担很大的风险。各位是怎么看待小费这个问题呢?

综合来源:加拿大约克论坛,华人生活网



文章的版权和观点归原作者所属,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留言!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