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考7分爸爸放烟花,硕士妈妈坦然接受孩子是学渣,校长说“学习差的孩子是来报恩的”

2018-12-2 15:5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9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01前不久,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了屏:孩子考了7分,家长放一车烟花庆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因为11岁的儿子终于不考0分了,破 ... ...



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

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



 01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了屏:



孩子考了7分,家长放一车烟花庆祝。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是因为11岁的儿子终于不考0分了,破天荒地考了7分——所以这位江苏宿迁的老爸很高兴,一下子买了1000多块钱的烟花庆祝。

据这位爸爸介绍,因为这次放烟花的激励,孩子现在十分懂事,主动要求进步,最近的考试来了个大爆发,考了57分。因此,他觉得自己燃放烟花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新闻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大家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如一条留言所言:

“我要是考了七分,我爸非打死我不可!”

确实,在这个强调成绩至上的时代,这位“别人家的爸爸”犹如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行动告诉我们:鼓励比批评更可贵,“学渣”孩子,照样值得被温柔以待。



 02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尤其在学习成绩上面。也许大多时候知道要以平常心对待,淡然看待孩子的成绩。

但是心中还是有个声音在回响:


这次成绩进步了不少,如果能进前十就好了,

考试成绩这么差,怕是以后也没什么出息……


在家长心中,始终都有一个关于成绩的天秤,毕竟没有几个父母可以轻易的坦然接受自家孩子是学渣的事实。而一封硕士生妈妈给孩子的一封信,却让许多看重成绩的家长,颇为震惊。

「我的儿子是学渣」——这篇文章是一位985硕士妈妈写的,她在文中写到自己和老公都是高材生,可没想到孩子竟然是学渣。她也试图辅导孩子,但是事实证明自己的孩子资质一般!

她在文中写道:


  • 我的孩子,虽然数学不好,奥数几乎完全听不懂,可是他喜欢研究厨艺,翻看过我买的所有做饭的书,现在才10岁,已经能做好几种像样的饭菜;


  • 我的孩子,虽然英语不行,语法总是忘记单词也总是拼错,可是他心底善良,他进楼栋门的时候,看到身后有人,总会用小手撑着门,等着后面的人一起进来;


  • 我的孩子,虽然语文很糟,作文写得枯燥乏味,可是他孝顺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那天晚上,我颈椎病犯了,头疼得厉害,儿子说:“妈妈,你去休息吧,不要陪我读书了,我自己能把作业写好。”我昏沉沉睡了,许久,大概是儿子写完了作业,他悄悄走到我身边,给我盖了盖被子……


这位母亲看到了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起成绩,孩子这些善良、勤劳、温暖的品质,丝毫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好孩子。

这位母亲动情的写道:
"
是的。他一点都不优秀,几乎每次考试都甩尾巴。可是,他却能安于做好自己,自爱且爱他人,自尊且尊重他人。以一颗包容开朗的心,去对待他周围的人们,这难道不是比学习成绩更宝贵的财富吗?
"
学习成绩并不是定义一个孩子是好还是坏的唯一标准。那些拿不到出色考试分数的孩子,被冠上了“差生”的名义,有了一个专属称谓——学渣。但学渣真的注定成不了材吗?

答案是否定的。



 03

著名演说家卡梅隆·赫罗尔德曾根据自己的经历,在TED上做过名为《差生的成功之路》的演讲。

他提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学生时代成绩都很差。家长如若只以考试成绩来定义一个孩子,则很可能会忽视他们具有的那些潜质,让可能的人才就此泯灭。

在演讲中,卡梅隆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家长和社会都有一个责任,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知识本身。”


就像之前在微博里看到的一段校长的话: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将来会去美国、英国、加拿大,见面只能靠视频,读书没资质等我们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我们去吃牛肉丸,明天载我们去吃海鲜,想想真美好!”


这段话说得多好啊,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读书好并不代表一切。



看到这段话,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密欧姐自己:


  • 作为女儿,我离开家乡,来到外省求学,毕业之后远嫁他乡。父母和故乡成了遥远的梦,这几年总是觉得对父母深深地亏欠。而弟弟虽然小时候学习不好,但是现在陪在爸妈身旁,总是会在和妈妈的电话中听到,今天弟弟带她们去野餐,明天领他们去郊游。而这些,因为我远嫁他乡,都错过了。


  • 作为母亲,女儿4岁多,幼儿园中班,因为班别的孩子都报了好几个兴趣班,所以我也给她报了三个兴趣班。美术、语言、舞蹈。每次带孩子去上语言课都要撕心裂肺的哭很久,到了教室都要抱着我的腿,不让我走。这些兴趣班是我希望她成为的样子,还是她自己喜欢的呢?我没考虑。舞蹈演出我想让她领舞,美术作业我想让她第一名……


校长的这番话,让我幡然醒悟。为什么那么看重孩子的成绩呢?或者我希望他也成为另一个我?

别让成绩掩盖了孩子身上其它的光芒。那不是所有。



 04

作家刘继荣写的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同样讲述了面对“学渣”孩子的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没有优异的成绩,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在人人都想着出类拔萃的时代,她的心愿却是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尽管也曾纠结,但她的父母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不但恢复了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了她发展业余爱好的权利。

在快乐无忧的环境下,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开朗热心、乐观幽默的人。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同学的心,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受欢迎的人。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
即便是学霸,孩子活得不开心,那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残忍。



就像密欧姐姐周末看的一个美国电影《天才少女》,电影《天才少女》中,讲的就是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故事没有歇斯底里,平静而克制。


数学天才黛安从小被母亲禁锢在家中研究数学,没有娱乐,没有伙伴,不上学,没有体育活动,没去过夏令营,同龄人所有的一切童年快乐她都得不到。

十七岁的时候,黛安和初恋男友私奔,被母亲冷酷地报警称对方绑架。由于从小零社交,黛安毫无辨别能力,后来跟一个不负责的男人发生关系,怀孕,生下玛丽,自杀。叔叔收养了姐姐的女儿,就是我们的天才少女小萝莉。


小萝莉的妈妈是一个天才数学家,因此小萝莉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她的数学天赋。



遇到这种神童,按照一贯的套路,就连校长和老师都希望能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天才儿童学校,但这个叔叔不肯,他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平常的童年,就和其他同龄人一样,而不是天天闷在屋子里做数学题。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轨迹,不攀比,不强求。因为,孩子成长的密码,早已镌刻进他们的基因里。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这没有标准答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本能,但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去认知世界,去了解生活,去追求兴趣所在。而不是扼杀孩子的兴趣,毁了孩子本该有的纯真。

正如那位校长最后所言:“用心教育、陪伴成长,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专栏作家:朱蜜欧




朱蜜欧——90后辣妈,18岁气质。

乐观早产儿,天蝎老姑娘。

头回做人,首次当妈,

见谅,见谅。


你有什么想说的?

文末留言栏见!

•END•




▼推荐阅读▼
周末去哪儿 || 郑州哪里好吃?哪里好玩?我们都给你挑好了

美豪诺富特自助餐特惠套餐限量抢!¥258=2大2小~海鲜+刺身+火锅+烧烤~百余款美食全面升级~



商务合作、投稿

请加微信:jiuaishangwu 或致电1366301656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