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养废一个孩子,从下了课就马上做作业开始

2019-12-3 17:3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96|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文|娇娇妈·主播| 楚翘来源 |娇娇妈(ID:jiaojiaoma8)今天的话题,来源于女儿最近的一次小“抱怨”。“妈妈,好想回到以前的小学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学校,下了课老 ... ...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娇娇妈 · 主播 | 楚翘
来源 | 娇娇妈(ID:jiaojiaoma8)





今天的话题,来源于女儿最近的一次小“抱怨”。

“妈妈,好想回到以前的小学啊。”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的学校,下了课老师都不让我们出去操场玩,在走廊也不能大声说话,好没劲啊。

我还是喜欢以前的学校,因为在那里,下了课可以在操场上疯跑。”


听完女儿的这通“抱怨”,我竟第一次无言以对。

女儿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被分配到一个稍远一点的老学校,一年级的教室就在一楼。

通常是下课铃声一响,一年级的孩子们撒开腿就往操场上跑,有的跳绳,有的捉迷藏,有的追逐打闹。

一年级下学期,为了方便接送,就把女儿转学到离家最近的学校。

这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崭新的教学楼,高大有气势,标准的运动场,还配了绿油油的草地。

环境是比以前的老学校好很多,但孩子却不如以前开心了。

因为,下了课,他们不能在操场上疯跑,老师规定只能在走廊上活动,不能上下楼,不能私自到操场上。

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那天生好动的基因,那需要被释放的天性,被完完全全禁锢住了,哪怕是在课间的10分钟。



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连体育课都被取消了。

不久前,在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相关情况发布会上,提到了这样一个无奈的现象:


一些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体育课、社会实践。


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的回应是,学校这种做法,有不当,也有无奈。

因为体育课上孩子偶尔有磕碰,但家长太在意,学校都被家长的“校闹”整怕了,为了减少纠纷的发生,有的学校只能取消体育课。

体育课的取消,课间10分钟活动的减少,看似是让孩子更安全了,但其实也让孩子的身体更差了。

中国的孩子,每天的课余时间,已经被大量的作业和辅导班、兴趣班挤占,运动的时间本来就少得可怜。

这样一来,只会造就一批大脑装满沉甸甸的知识,羸弱的身体却没法扛起这个大脑袋的,大人眼里的“好孩子”。




“运动没什么用”

“运动没有学习重要”

“打什么篮球,撞伤了怎么办”

“作业都完不成,哪有时间运动......”


相信这是大部分家长或学生的潜意识,其中也有无奈。

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中,有接近半数的青少年表示自己不参加体育锻炼是怕影响学习。

有46.3%的孩子在休息日的运动时间不超过每天1个小时,学习日就更不用说了,每天运动时间少于1个小时的高达66.3%。

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基本没有运动”。



作业太多,不运动;兴趣班太多,不运动;

而害怕运动的冲撞和强度给孩子带来伤害,就不让孩子运动,甚至取消体育课,更是因噎废食。

所有为了学习、为了安全,就让运动从孩子的日程表中消失的家长,都让孩子错失了成长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运动,这件看起来“不务正业”、没有价值的事情,非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培养一个心理健康、向阳生长的孩子。


  • 爱运动的学生,学习更好


在芝加哥,有一所中学实施了一个名为“零时体育”的计划。

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上7点到学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时家长们都反对,认为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跑累了上课岂不是更想打瞌睡?

但结果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这是因为,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

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大脑中的多巴胺多了,人就会更快乐。

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关,血清素增加,记忆力会变好。

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在面对敌人或要决战的时候分泌得最多,是一种能让孩子的专注力增强的好东西。

运动能让人同时产生这三种物质,所以,爱运动的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忆力好,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会提升。



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体育课后面。

结果发现采取这种排课方式的班级,学习成绩比普通班级好了两倍以上。

因为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还在孩子们的大脑里,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一学期下来,这组参与“零时体育”计划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上正常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

这些数据开始让美国的父母看到运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帮助,就不再反对零时体育计划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运动。


  • 爱运动的学生,心理更健康


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果孩子很少运动,生理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舒展和释放,压力会继续加大,陷入一个死循环。

在一次节目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


“现在的孩子,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白天的时间几乎全在课堂上,在操场上的时间很少,回家以后基本写作业,周六周日又去补课。

当孩子在生理上没有运动起来的时候,他的神经就没有兴奋透,没有兴奋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是他的神经系统问题。”




回想一下,每当我们郁闷、难受、压力大的时候,跑两圈,大汗淋漓了,心病貌似不知不觉就好了。

孩子,也一样。

运动,不仅能让孩子释放压力,宣泄坏情绪,还有着非常多的好处。

比如,运动能够塑造更好的性格。

运动需要孩子付出努力,克服困难,学会坚持,这些都是能让孩子更加乐观、开朗、坚韧。

运动会让人遇到挫折,经历失败,体会胜败的情绪起伏,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抗挫力,以及从失败中学习的心态和能力。

篮球、足球、跑步接力等运动,都需要集体协作,孩子们能学会如何轮流上阵、学会如何传球、学会如何配合队友。

这些在运动场上学到的团队精神,会让他受益终身。



柏拉图说过:

“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


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的确如此。

很多国家都深知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将运动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他们的孩子也将运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

在英国私立学校,有一句很出名的口号,叫做“运动第一,学习第二”。

就拿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来说,他们格外重视团队运动和竞赛项目,每学期有8门必修体育课,另外还有27门供选修。



在美国,儿童从两三岁开始就天天参加运动,很多孩子甚至是三项运动一起上的。

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体育达人比学霸吃香,学校里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是校橄榄球队、篮球队和棒球队队长。



在日本,体育教育早已纳入政府监管范围。

中小学每天都有体育课,学生放学后还有规定的1小时锻炼时间,有统计表明,日本每天锻炼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数40%多。



他们的冬季耐寒训练更是全世界出了名的。

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

在最冷的冬天,赤着脚,光着上身或者只穿一件短袖,去操场上跑步训练耐力,1-2年级孩子得跑10圈,5-6年级孩子得努力达到20圈。

相比之下,在运动这件事上,我们做的真的太少了,而带来的后果更是让人忧心忡忡。

在教育部建立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中,监测结果表明:

中国学生的体质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与2000年相比,现在的孩子长得更高了、更重了,但跑得更慢了、跳得更近了、力量更小了、耐力更差了。

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

广州市越秀区某重点中学医务室的张老师曾反应过一个现象:

“每周升旗仪式,才10分钟的时间,次次都有学生晕倒。最夸张的一次晕倒了5个!”



如今,这种运动和体育严重缺位的教育,怎能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运动场,其实就是微观的人生。

在那里,孩子可以体会人生道路上,也一样会经历的前进、后退,领先、落后,坚持、放弃,成功、失败,也一样会面临各种困境、考验、抉择、取舍......

我们的孩子在运动场上有怎样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在学习上,表现也跟运动场上的八九不离十。

当然,中国学生体质不强,看上去是体育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培养”出了问题。

虽说很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家长可以从自己的观念入手,从对待运动的态度入手。

先选择改变,再影响孩子,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体魄和灵魂。

我想,这是无奈之下,我们能做的第一步。

- END -



 有书君说

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孩子

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那么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呢?

有书君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免费福利

扫描文末二维码,

关注:大人修炼手册

回复“女性”

12天帮你养成幸福妈妈!



作者

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今日专享:《给成交一个理由》
#传奇女神告诉我们:成功,可以被复制!


点击加入会员成长计划,领取全年专享好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