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你家爸爸,还有希望么?

2019-12-19 13:50|发布者: redtao|查看: 59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这是奴隶社会的第2065篇文章题图:爸爸带着两娃玩耍。作者:小溪老师,教育创新者。一家国际儿童科技公司合伙人、讲师、特聘教授、自由撰稿人,致力于为国内家庭减压赋能。本文初版来自:会唱歌的小溪(ID:xiaoxi_f ... ...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065 篇文章





题图:爸爸带着两娃玩耍。

作者:小溪老师,教育创新者。一家国际儿童科技公司合伙人、讲师、特聘教授、自由撰稿人,致力于为国内家庭减压赋能。本文初版来自:会唱歌的小溪(ID:xiaoxi_familyplay)。

作者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小溪老师,一名教育创新者和探索者。我既是公众号奴隶社会的忠实粉丝,也希望自己能创作更多高品质的原创文章,在此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探讨,引发一些积极的思考。上个月在个人公众号,我开设了一档名为”你有娃我有料,我们一起来聊聊“的专栏:鼓励大家分享真实的故事、高质量地晒娃,让更多的家庭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品教育。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成为”爱“的传递者,用自己和孩子的故事,来感染更多人。今天的分享家庭,是幸福快乐的四口之家:儿女双全、好不令人羡慕。我和这家的女主人霞姐,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同学。除了上课、平时也会经常一起讨论养娃的种种,霞姐很用心、经常记录下两个娃成长的点滴。本来以为家里有一个重视教育的妈妈,已经很了不起了。聊天以后,才发现:最令人羡慕的,是在这个家里,爸爸最受宠!相信看到这里,妈妈们都很好奇,居然会有这种情况?

在国内这样高节奏的生活,爸爸一般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和应酬,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本身就很少,更别说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了。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是严父的形象。孩子会很尊敬爸爸,同时也会有点害怕爸爸。

加上繁忙的工作,孩子和爸爸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自然会有一些距离感。很多爸爸开始意识到这点时,孩子已经悄悄长大,这时候想走进孩子的心也就更难了。

等长大一点以后,孩子不和爸爸对着干就不错了,在家里爸爸还能地位最高?最受宠?

不信看看下面照片里,两个宝贝享受的表情就知道啦:)



当我产生这个大大疑问的时候,霞姐给我讲了三个他们家的经典故事,让我一下明白了这位爸爸如何稳赢两娃的芳心。如果你也好奇,一起来听听吧!



妈妈讲述:爸爸的争宠“三部曲”



▨ 故事一:一招制胜的爸爸

最近出来,孩子们都喜欢被爸爸牵着手走。在车上也想让我开车,爸爸在后排陪他们坐,晚上也争先恐后地让爸爸陪睡。

今晚为了让爸爸陪睡,他们制定了一个规则“谁先睡着爸爸就陪谁睡”。为了争取这个机会,他们俩人现在都睡着了!

世界突然好安静。弄得我这个为娘的着实有些小失落。

仔细观察爸爸,发现他就会一招“做老好人”:不对孩子发火!即使生气了,也尽量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讲话。很少和孩子大声说话!

就这么一招,把俩娃的心“收买”地服服帖帖滴,把为娘 365 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抵消”地烟消云散!

看来,我这急脾气得改改,不然“人心”尽失啊!



▲ 爸爸两手抱着菲菲,就算没有手、辰辰也要上去拉着爸爸衣角。

▨ 故事二:爸爸一拖二的时光

我打扫卫生,发现今天效率特高,小家伙们都没来捣乱,和爸爸一起很安静地做事。

当我擦完楼梯,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我窃喜,躺在沙发上开始看手机!好惬意!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哈哈 : )



▲ 两个宝贝和爸爸一起阅读的美好时光。

▨ 故事三:疯狂妈妈和无为爸爸

我在厨房忙了一阵子,出来发现家里大变样,两娃聚散在厕所打水战,战况激烈得“天花板都是水”!

我简直了,让他们赶紧出去,我赶紧收拾。等我收拾好出来,发现客厅又惨不忍睹,原来水早就渗到客厅了,他俩在客厅模仿滑冰,玩得不亦乐乎。

我又只有把他们赶到卧室,收拾客厅。边收拾边窃喜,幸亏孩儿爸不是大富大贵,只能买个小房子,收拾起来还是不大费劲的。

我一直忍着不发火,我等着孩儿爸来收拾,因为孩儿爸是出了名的“洁癖”,他们这么折腾他的房子,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晚上见到老公,我迫不及待地绘声绘色把白天发生的一切告诉老公,然后等待看好戏。

结果听到的却是“不错,宝贝们,玩得有创意。下次想滑冰,让妈妈带你们去溜冰场。”然后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

这……与我预想的差异也忒大了!合着“洁癖”也分人的!



▲ 和爸爸做什么,都那么有趣!



“宠爱”从何而来?



听完妈妈分享这三个有趣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样的感受?听的入了迷的我,这才缓过神来:原来不止在宫廷剧里,在家里也要做一个“有心机”、“会争宠”的父母啊!

这位爸爸能如此受孩子的宠爱,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常说没有平白无故的爱,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恨。各位父母,尤其是辣爸们,从上面的分享学到了几招呢?平时做的哪些地方可以尝试进行改变提高呢?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无为”状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故事背后究竟哪里暗藏玄机。

▨ 故事一

1、父母说话的语气比内容更重要

“有话好好说”,不是空喊口号。而需要父母牢记在心,并落在实处。

我们做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孩子能更好。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好心办坏事”呢?妈妈们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不仅不接受,还更逆反了。

这时候,请父母们先停下来,观察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说话时候的语气是怎样的?是心平气和地说么?是慢慢地说出来么?是倾听孩子以后再说自己的意见么?

难怪故事中的妈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看来,我这急脾气得改改,不然“人心”尽失啊!



▲ 喜欢和爸爸一起看书、讲故事。

2、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几个字,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到底什么才算是“无条件”?

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重复几遍的事情孩子还是没做到,父母就冲孩子发火、大声对孩子说话,这算是“无条件”的爱么?

可能很多父母觉得,我这么做也是为孩子好啊!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孩子可能会因为您的一句话、一个语气、甚至一个眼神,觉得你不爱他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从此越来越远,父母发现孩子开始逆反、对着干。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础。只有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和接纳,孩子才会更愿意和父母分享、听从父母的建议、甚至有时候主动邀请父母来给出一些意见。

3、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家里,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今晚为了让爸爸陪睡,他们制定了一个规则“谁先睡着爸爸就陪谁睡”。为了争取这个机会,他们俩人现在都睡着了!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往往比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效果更好。因为孩子在过程中有掌控感、从而给孩子带来价值感和体验感。

孩子自己做的决定,也会更愿意去担负责任和承担后果。所以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做的更好!就像这个故事里,父母根本不用又喊又吵,孩子就自觉地乖乖睡着了。



▲ 在爸爸背上,感觉好幸福,因为我可以看得更远!

▨ 故事二

1、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带娃这件事上,要尽量发挥父母各自的特长:在不同方面父母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让带娃更轻松、更高效!

一般来讲,爸爸更擅长体育运动、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妈妈更擅长语言表达、情绪感知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当然,这里用的是“一般情况”,也要结合不同家庭中,父母各自的特长所在,进行适当调整。

2、爸带娃的特点

我观察到,爸爸在带娃的时候比较粗枝大叶一些,不会过分关注过程和细节。孩子能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3、妈带娃的特点

辣妈在带娃的时候比较细致,不仅在乎最后的结果,也看重过程和细节,所以会更多地干涉孩子或者帮助孩子完成。一些过于强势或者溺爱孩子的妈妈,往往会引起孩子一系列的问题。



▲ 爸爸抱着我,喂海鸥的时候,我不再那么害怕了。

▨ 故事三

1、懂得适度放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度放手”。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的问题,是因为父母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不去管,而在不该管教的时候却插手去管。

让孩子有自我玩耍和探索的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孩子学前的阶段。

学前的阶段,父母的任务不是给孩子大量灌输知识。而应该培养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这样等孩子真正上学了,才能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去学习。

2、鼓励孩子的创新意识

鼓励孩子的创新意识,并不一定要让孩子去创造什么东西、去设计什么内容。其实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东西、他们特别有意愿也更有能力,去做创新。

比如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为了模仿滑冰,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水。孩子们玩的特别投入、特别开心。妈妈崩溃到不行,跟着屁股后面收拾屋子。而爸爸回来以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夸孩子们玩的“有创意”!

一些看似很疯狂的行为,说不定就诞生出来一个伟大的事物或者很奇妙的点子!孩子们这次是在用玩水来模仿溜冰,那说不定、以后在家里就创造出来一个区域,可以真的溜冰呢!

所以父母多多鼓励孩子的创新意识吧,不要马上去阻止孩子们进行一些创新实践和尝试。除非孩子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3、如何寻找平衡?规则意识 VS 创新意识

很多妈妈看了这个故事,可能会这样抱怨:平时爸爸都不收拾家的,家里被孩子弄的乱七八糟,多数都是要我们当妈的来收拾残局。爸爸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我们需要在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中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这个故事中,爸爸在夸奖孩子有创意以后,紧接着又说了一句:“下次想滑冰,让妈妈带你们去溜冰场。”这是在给孩子们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

这样孩子们下次就知道了,在家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活动可以玩,什么样的活动是不适合在家里进行,需要到外面特定的场所去进行。



▲ 在爸爸旁边,我们一起乖乖排队、等着上飞机。



写在最后



最后要特别感谢,霞姐愿意分享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位爸爸的争宠计果然是高啊!

细细品味这三个故事以后,我还很好奇地问霞姐,孩子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平时工作不太忙,所以会有很多时间和精力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但是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孩子爸爸是一名优秀的 IT 工程师,在公司里工作很努力、也受领导的赏识。

可见,如何平衡好工作、生活和带娃,是一门值得父母们花时间、用心思研究的课题。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长时间的投入。全身心的专注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这种态度和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除此,父母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这位爸爸的"争宠计"。我们不可能天生就能处理好这样高难度的平衡,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那我们就会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受欢迎的父母!

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如何做孩子喜欢和信任的父母?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来分享自己做父母的经验和酸甜苦乐,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全村」说:

孩子注意力不是太好,经常出现上课精神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爱丢三落四的问题。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主动性?

12 月 11 日(下周三)晚上 7 点,全村邀请了小溪老师进村儿分享:带各位父母走近以色列教育、通过全新的视角和积极的心态,重新去看待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付费 9.9 元加入直播(可回放),全村社区村民可以在社区内免费观看 : )



▲ 扫码付费 9.9 元加入直播。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咱们村里见。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喜欢吗?期待你点“在看”支持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