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什么命

2019-12-21 07:1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5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作者:佳言安全感就是生命的底色,它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 ——秋葵妈上周,从网上淘了一个精美的玻璃鱼缸。周末到货了,五岁的儿子西柚非要抢着帮我拆快递。我一再跟他强调这是个易 ... ...


作者:佳言



安全感就是生命的底色,它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

                                                   ——秋葵妈


 上周,从网上淘了一个精美的玻璃鱼缸。 周末到货了,五岁的儿子西柚非要抢着帮我拆快递。 我一再跟他强调这是个易碎品,不准乱动,得我亲自拆。 鱼缸刚取出来,西柚惊喜地赞叹说:“妈妈,这个鱼缸好漂亮呀。” 正说着,他就伸出手碰了下鱼缸,当时我还没来得及放稳,“啪”的一声,鱼缸碎了一地,把我俩都吓了一大跳。 顿时一股“火”,就蹭蹭地往上冒,我狠狠地跟他吼道:“快给我走开!刚买的东西就被你给弄坏了!” 只见西柚两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哽咽地说着:“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他边哭边说着,没有走开,反而过来紧紧地搂着我的大腿。 看到小家伙这么抱着自己,像个顽皮的小天使,我的心顿时就融化了,怒气也消了。 不过我也有些疑惑,为什么孩子被吼了,反而更粘人呢?


 不禁想起电影《送我上青云》中的一个经典片段。 电影中,姚晨饰演的盛男,和妈妈的一段争吵引发热议。 姚晨大吼:“你配当妈吗?”



盛男被查出癌症,但她没有告诉妈妈。不是怕妈妈担心,而是怕妈妈责骂。 面对妈妈的质问,她说:“我敢告诉你吗?我从小生病都是我的错,我生病就是耽误你赚钱。”
“我为什么不告诉你?因为我觉得又是我的错啊,我想做正确的事情。”



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一辈子无法治愈的创伤。 盛男回忆自己十岁那年,第一次全家人一起坐飞机。因为晕机,盛男吐了一身。 隔壁座的人嫌弃就算了,父母也嫌弃她,还骂她丢人。 在最需要父母安慰的时刻,换来的却是父母的责骂、吼叫和否定。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她,特别卑微,容易恐慌、自责、没有安全感。


幼年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如果我们脾气不好,不会控制情绪,经常吼骂孩子,那么他们一生都要背负着怯懦、自卑、偏激、敏感的包袱,没有安全感地生活。 他们缺乏自信、胆小怯懦,害怕和别人接近,担心被别人嫌弃。 正因为需要安全感,所以当孩子感觉不安全时,就会黏人,强烈地依恋父母。 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情绪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阳光明媚的性格,去度过美好的一生。 而不是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带着心里的伤,对我们充满怨怼。


心理学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提供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缺少安全感,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多关爱孩子。 1.家长稳定的情绪 很多父母总是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 比如,工作不顺心,回家就不给孩子好脸色,冲孩子出气。 这样就会把受挫感,通过生理、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孩子,让需要关心的孩子,更缺少安全感。 而孩子粘人,是他们内心发出的无声渴求:“爸爸妈妈,请爱我,请用稳定的、温暖的方式来爱我!” 可惜,很多人听不到孩子的渴求,错把孩子黏人当成一个坏习惯,想方设法消除掉。 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这里,是自己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发火,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需要改变的,是大人自己。


心理学家有一个好听的比喻,叫“情感舞蹈”,形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同步互动。 生活中不可能一直是欢声笑语,关键在于你们的关系协调、节奏稳定。 父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把坏心情带回家,用一个好心情拥抱孩子。 这样不但能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升温,更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同时也会让自己变得平和,不被情绪所控制。 2.和谐的家庭气氛 杨澜曾和先生发生过非常激烈的冲突,把孩子也吓着了。 冷静过后,他们都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于是他们单腿跪在地上,平视着对孩子说:
“很抱歉爸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在你面前争吵,还用了非常不雅的语言。我们想和你说,大人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很愚蠢的事,我们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 “你要记住,第一,爸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第二,我们不想再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很多父母在出现问题时,总试图归因于孩子,觉得要是没有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其实,问题的源头在父母身上,夫妻关系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无论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合睦,便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家庭合睦,父母恩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在,爸妈的爱在,孩子才能喜笑颜开。 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3.赞赏激励法 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赞赏。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评判儿童的行为却经常发生。 这一刻还晴空万里,下一刻就电闪雷鸣,这种不确定感,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 对于孩子,要宽容些,孩子做了错事,少指责;做了好事,要多表扬、赞赏。 有的父母很少夸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夸人家孩子好,而且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夸。 这样就会让孩子误解:“爸爸妈妈爱的是别的孩子,而不是爱我。”  还有的孩子认为爸妈的爱,是有条件的,他表现得好,爸妈就爱他;表现得不好,我爸妈就冲他发火,就不爱他了。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关注、多激励孩子。   


4.巧用爱抚效应 通常,在孩子情绪不良时,拥抱最能稳定孩子的情绪。 比如摔坏一只杯子,父母可以先拥抱或抚摸他的后背。 这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虽然我做了错事,妈妈还是爱我。 当孩子被妈妈拥抱时,大脑会释放“拥抱激素”,能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和安全感。 在妈妈的怀抱里,他会感到妈妈的爱,感到温暖和接纳。

 一个孩子在满满的安全感中成长,长大后才能形成独立和健康的人格。 孩子不会凭我们长期的行动,来评判我们对他的感情,更容易根据我们一时语气的软硬,来判断我们是否依然爱他。 所以在父母批评他们的时候,他需要在父母这里索取足够的安全感和确认。 确认妈妈是爱他的,即便在发脾气时,也是爱他的。 此时,千万不要强行推开那个黏人的孩子,而是应该以拥抱回应他。 真正得到过爱的回应的孩子,才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去独自应对外界的世界,独立于爸爸妈妈自己生活。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的有一句话说过: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与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简介:沈佳,亲密育儿与家庭教育的践行者,关注女性、家庭、育儿成长话题,用走心的文字,抒写平凡的世界,愿以己之文,有益众心。 -End-
你好,这里是夜听,我是刘筱。
我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听友留言,很多父母说自己在育儿方面有许多困惑。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育儿公众号-秋葵妈妈。任何一个有思考的、爱孩子的爸妈,都不应该错过。

长按下方二维码,一起做最好的父母~~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