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我要结婚

2020-1-1 13:22|发布者: moonlife|查看: 10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接连好几周,女儿对我们说,她要和班上的×××结婚。有天下午,在从幼儿园回家的公汽上,女儿大声说:“爸爸,我要和×××结婚!”我问道:“你喜欢他吗?”“是啊!”“他喜欢你吗?”女儿自信满 ...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接连好几周,女儿对我们说,她要和班上的×××结婚。

有天下午,在从幼儿园回家的公汽上,女儿大声说:“爸爸,我要和×××结婚!”

我问道:“你喜欢他吗?”

“是啊!”

“他喜欢你吗?”

女儿自信满满地说:“他当然喜欢我啊!他还和我拉了勾,说不跟我结婚是小狗。”

女儿的话让车上的乘客忍俊不禁。

“是吗?”

“我还跟吴老师说了呢!”女儿显得十分得意。

我很好奇老师的反应,就问:“吴老师怎么说?”

“她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

为什么女儿会对“结婚”感兴趣呢?这背后也许是女儿对亲密的、牢固的人际关系的渴望。在她的经验世界里,她所能感受到的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情与婚姻。对于班上优秀的男生,女儿也渴望与之形成类似于“婚姻”的关系,谋求一种长期和谐相处的交往模式。

就在前天,我们接女儿回家,还是在公汽上,她问我们:“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结婚呀?”

我说:“因为我们彼此喜欢对方啊。”

女儿不甘心,继续问道:“妈妈为什么会喜欢你呢?”

“可能妈妈看到了我身上的一些优点吧。”

“你有什么优点让妈妈喜欢呢?”女儿刨根问底。

“你问问妈妈吧,她应该知道。”

女儿扭过头,问:“妈妈,你喜欢爸爸什么优点?”

大庭广众之下,妻子碍于情面,打了个“太极”:“你觉得呢?”

女儿在妈妈那里没有得到答案,又找到我——我只好一本正经地“自我吹嘘”一番。

“你们为什么要生我呢?”女儿按着“结婚生子”的思路往下问。

我想了想,说:“因为我和妈妈觉得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太孤单,所以邀请你加入我们的生活。”

“那你们为什么要生个女孩子呢?”

“因为我们一直都希望有个女孩子。我们喜欢女孩子!”

“为什么给我起‘乔致和’这个名字呢?”

“爸爸之前给你讲过‘乔致和’的意思,是不是?”

“我知道了!我的名字来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女儿问了一车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天真”“稚趣”,梳理起来却没有丝毫轻松感。

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智力影响深远。在庸常的生活中,夫妻双方以什么立场、什么语气说话、应答,以怎么的态度与方式处理矛盾和冲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交往心智。孩子或许不会直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家庭氛围的感受——他们常常扮演着沉默者的角色,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看到、听到、感知到和体察到。他们如同水里的鱼,对于季度和水温的变化有着异常敏锐的感受力;反过来,不同的水温也塑造着鱼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理调节机能。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女儿洗澡时冒出来的话。

那天晚上我给她洗澡,她毫无来头地说了一句话:“爸爸,我认为妈妈很爱你。”

“为什么呢?”

“你说颈椎疼,妈妈就陪你打羽毛球啊。”她接着说,“你也很爱妈妈。刚才妈妈把吃剩的甘蔗递给你,你就吃了。如果你不爱妈妈,就不会吃的。”

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爱”与“不爱”,远比我们成年人“明察秋毫”。毋庸置疑,这种细致入微的体察给夫妻之间的言说方式、互动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面印刻着“爱情—婚姻—家庭”的全部密码。换言之,夫妻之间的交往质量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扫码关注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