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我在幼儿园被打了!” “爸爸在这里,你敢不敢打回去?”

2020-1-10 10:36|发布者: weekend8859|查看: 25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教育12345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报、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你会怎么做?有家长选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有家长选择“以牙还牙”鼓励孩子一定要“打回去”!如果 ... ...
教育12345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报、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

你会怎么做?

有家长选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也有家长选择“以牙还牙”

鼓励孩子一定要“打回去”!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爸爸在这里,你敢不敢打回去?”

最近,广东广州的一所幼儿园里,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据媒体报道,睿睿(化名)是广州从化街口商业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然而,在一学期内,睿睿却在幼儿园里被同学欺负并受伤了3次,最近一次就在2019年12月31日。且前两次受伤都是被同一名孩子用玩具砸伤了耳后及眼旁造成刮伤。

“孩子身上有很深的伤痕,这让我很难接受。”睿睿的妈妈徐女士说。
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会导致睿睿受伤这么严重呢?

家属事后回到幼儿园翻查监控。事发当天,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来到操场上,当时睿睿走在队伍中间,他试图靠近队伍最前方的轩轩。



之后,两人走出了监控范围,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据老师与家长说,轩轩确实有对睿睿有推开的动作,这可能是造成睿睿额头受伤的原因。



而且令徐女士不满的是,这个学期以来,睿睿在幼儿园内被轩轩弄伤已经发生三次了。

徐女士:“第一次被玩具砸伤了耳朵,第二次眼睛旁边有刮痕,有点肿……”

不过幼儿园回应称,在这次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睿睿被轩轩弄伤的投诉。



此次情发生后,幼儿园方面也进行了干预。园方表示,事发后学校一直积极配合家长沟通协调。但这样的沟通却没能得到睿睿父母的认可。
甚至当天,睿睿的父亲就领着孩子回到教室,找到此前抓伤孩子的同学告诉睿睿:“爸爸在这里,你敢不敢打回去?”


据徐女士介绍,沟通当天,因为园长的一番话激怒了孩子爸爸,一气之下才带着孩子回到教室。但徐女士表示:“我儿子只是抓住对方小朋友的手打了一下。”


对于此事,轩轩的母亲黄小姐表示,其实两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好,也知道儿子有弄伤睿睿的事实,已经多次批评他。

据了解,徐女士如今已为儿子办理退学手续,要求幼儿园退还全学期费用,并要求园方作出相应赔偿。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介入处理。






争议:

鼓励孩子“打回去”到底对不对?‍


该事件经媒体曝出后,很快引发舆论热议。对于孩子父亲的做法,有网友觉得理所应当,但也有人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欠妥。



支持

在支持的网友看来,面对欺负若不反抗,可能滋生校园暴力,这么做是在鼓励孩子保护自己:
@Vodka:校园欺凌,可以在高中初中,也可以发生在小学,幼儿园,我爸从小教我的是不要惹事,不要做先动手打人的那个,但被人打,一定要打回去。
@也许:其实我以后可能也会教育孩子打回去。怎么办?自己觉得孩子要不惹事,也要不怕事。因为很多校园霸凌就是一直让出来的哦
@漫步云端:受伤3次了,不仅仅是意外,也不仅仅是打闹吧。文明礼让是好事,但是老师没办法保护自家的孩子的时候,对方家长也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时,是不是还要忍让呢?
@凤:真的是忍无可忍才会这样教孩子打回去,毕竟被打三次了



网友评论截图

反对

当然,也有网友不太赞成孩子父母的做法,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不涉及校园暴力问题,以暴制暴的方式同样不可取:
网友@有梦想谁都了不起2000:难道要告诉孩子,一辈子都要以牙还牙解决纠纷吗?还是应该分析原因,是孩子性格问题,家长就指导孩子慢慢转变性格,处理方式不对,就教会孩子巧妙灵活处理问题。
@杨冰婵。。Dr.mary灌肤:我是一名幼师,没有哪个班级不存在不打架的,个人觉得这件事是小事化大
@陪着你走:孩子爸爸的这一举动,已经对小孩带了不好的头出来!其实说真的,我儿子也是读小班,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园玩耍,小孩子有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好好教育不就好了吗?毕竟孩子还那么小



网友评论截图
同时,也有声音质疑,校方为何让孩子屡次遭到同学的欺负,背后是否存在监管问题:


“以暴制暴”真的可行吗?

实际上,上述新闻中睿睿父母的做法并不是个例。梳理类似的新闻可以发现,孩童冲突发生后,父母支持“以牙还牙”的事件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约6成家长支持孩子“打回去”,且有99%的网友支持家长鼓励孩子的“报复行为”。


中国新闻网页面截图 此前,杭州某培训班内,两名孩子因打游戏发生肢体冲突,而被打孩子的母亲正好看到这一幕。随即,这名学生的妈妈拉着自己孩子的手,朝另一名同学的手上打了两下,并告诉自己孩子“要打回去”。



有媒体对上述母亲的做法征集了网友意见,结果显示,99%的网友均支持这名母亲“打回去”的做法。
此外,还有调查称,遇到孩子被欺负的情况,有6成家长都选择“打回去”。



资料图: 某小学学生正在上课 艾庆龙 摄 网友让孩子“打回去”的做法可不可取?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曾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的杨海宇认为,家长鼓励孩子“以牙还牙”,是在延续和支持以暴制暴。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不是一个和谐社会所支持的人际交往方式。”杨海宇提出,若家长都支持这样的方式,而不去创造空间与孩子共同培养非暴力处理问题与冲突的能力,这样的事件还将继续发生。




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若教孩子一味忍让,确实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但若片面强调以暴制暴,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这对其将来的成长同样不利。
在熊丙奇看来,所有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确实超出了普通打闹的范围,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总的来说,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原因。
孩子经常被欺负,要把原因找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知道父母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永远在他身后支持他。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很多都是两三岁的小宝宝,在打闹过程中难免会受伤。孩子单方面的描述可能不准确,加强和老师的沟通就尤其重要。


当然,孩子在被别人欺负时,一味的强调忍让,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孩子的性格也会慢慢变得怯懦。                                                   



当然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家长还是要根据性格加以疏导,比如柔弱的孩子或许就该教他学会反抗、保护自己。



此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爱欺负别人的孩子该怎么教?

如果你家孩子在校园被欺负了你会选择怎么做?

如果你有类似的疑惑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的教育专家会在节目中给大家解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