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妈妈是超人,爸爸呢?

2020-1-11 01:18|发布者: 哭鼻子宝宝|查看: 23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嗨,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热点的话题,这个话题来自辩论节目《奇葩说》昨天最新一期节目里的辩题——“妈妈是超人,真的是对妈妈的赞美吗?”是赞美,还是束缚?01正方辩手傅首尔自然是赞同,“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一 ... ...


嗨,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热点的话题,这个话题来自辩论节目《奇葩说》昨天最新一期节目里的辩题——“妈妈是超人,真的是对妈妈的赞美吗?”

 是赞美,还是束缚?

01

正方辩手傅首尔自然是赞同,“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一种赞美。

她以自身为例子,讲述了一个身为女儿和身为母亲双重身份“慢慢长大”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她说:我喜欢这句话,超人,是孩子心里的超级英雄,是逆境中的依靠,是暗夜里的光明,因为有了她,孩子的每一个梦都是香甜的,当超人特别累,但只要能让我的孩子夜夜安稳,我愿意穿上这铠甲,我相信也有一天会有人对他说,别着急,你妈妈是个超人,你有的是时间慢慢长大。



妈妈是孩子心里的超级英雄,是逆境中的依靠,是暗夜里的光明。妈妈是人生的来处和归途,她在,人生还有来处;她不在了,人生便只剩去处。

02

反方詹青云的观点也很明确,“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一种束缚。

她说:如果孩子所有的成就都建立在强迫妈妈必须无所不能的基础上,那我希望我的妈妈不是超人,她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就好。

当一个身份被赋予了神圣感,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类人就要承担着和普通人不同量级的压力?

是不是只要被赞美、被期待,就必须全力以赴去做好自己的角色?

是不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就是超人应该做的事情?

“妈妈是超人”不是在赞美任何人,它是在强调和神化母爱的本能,而强调一个身份的本能,就是在漠视所有个体的付出和牺牲,就是在用一套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这番话,是压在多少女性心底很久的,如今通过一个专业的辩手讲出来,简直痛快淋漓!

有多少女性、多少母亲,是硬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了超人,既要苦心教育孩子,还要维护可能只是偶尔回家摸摸孩子脑袋的“爸爸”。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连她自己,都以为自己是超人。

这是对女性来说最好的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让多少女性可以冲破牢笼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可又不得不承认,有多少女性内心早已经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所有的人都在教导,女性要做一个好妻子守护好丈夫,要做一个好妈妈教育好孩子,做一个好女儿为父母争光添彩。



最终连女性也是这样期待自己,她们努力学习知识、拼命提升技能。她们以为,只要自己像超人那样地付出,就可以追寻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可她们唯独没有想到,幸福从来不在别处,而是存在于两个人的共肩作战里,存在夫妻之间携手共进中。

如何平衡?

03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女性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就,事业成功再也不是男士的专有名词,但是针对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很多成功女性接受采访时,都会被问及这个问题: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

2019年7月份,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作出的回答引发了8万多人共鸣。

张泉灵的态度很坚决:“我要明确告诉你,我很讨厌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女性的偏见。我特别好奇,你们采访男性企业家的时候,会问平衡性的问题吗?”

而在更早以前的2018年,知名演员马伊琍也在微博上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为什么不问问男演员们怎么平衡呢?

为什么不问男性这个问题呢?



或许正是因为当下我们的整个社会,有一种整体性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做母亲了,你就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一个选择,你就必须以孩子的教育为重。

可是单靠妈妈一个人用力的教育,注定会是最大的失败。

因为独属于父亲的那份意义,妈妈再是超人,也替代不了

 父亲的意义

04

著名心理学家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有一部英国BBC的高分记录片,叫做《父亲的生物学意义》,在这部片中,儿童心理学家Laverne Antrobus开展了一场从生物学角度对父亲这个角色重要性的全新探索,通过科学的方法,展示出来父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结果证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根据观察表明胎儿对父亲的反应比母亲更强烈。



而且在幼小的孩子眼中,母亲的是养育者,而父亲是游戏伙伴。

各位老母亲看到这儿可能会很心酸,那样劳累的养育,结果在孩子眼中,就只是个工具人。



孩子们从母亲那里得到日常的照顾和情感的支持,他们从父亲那里得到事实真相,这些现实帮助他们做好准备,面对成人世界。

父亲和母亲,共同守护着孩子的成长,那才是孩子最完整的人生。

 爸爸们,行动起来

05

所以关于妈妈是超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并不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拉扯,而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平衡。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个段子:

和妈妈说话:妈,我饿了;妈,我渴了;妈,我病了;妈,我没钱了;妈,我能出去玩么;妈,你知道我那件黑色的外套在哪儿吗……

和爸爸说话:



很多人看完之后会哈哈大笑说:“你是在我家装了监控吗,怎么这么真实?”

与这种内容类似的,还有随便在网络搜索,就会出现的“这届爸爸带娃,究竟有多野……”、“第一次生孩子没经验,爸爸带娃也太不靠谱了吧”、“爸爸带娃,活着就好……”这些以调侃幽默角度讲述父亲与孩子之间那些温情故事的内容,大家看完可能也就是哈哈一笑,就此跳过,或是去阅读更多类似这样的内容。



还有知名的两档亲子节目,《妈妈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儿》,我们在前者看万能的妈妈如何有条不紊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而我们在后者看惊慌的爸爸如何手足无措的给女儿风衣配秋裤。

侧面证明一件事情,就是在现在阶段,更多的教育责任还是落在了母亲身上,父亲的角色隐隐存在着缺失。

所以各位爸爸们,如果不想成为“爸爸带娃,只要活着……”这种文章里的反面教材,就尝试着做起来吧。

每一个出色的爸爸爸,都是通过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干出来的。

希望父亲们可以参与进来,和妈妈一起分担,陪孩子一同成长。或许下一次的辩论就不会再是“妈妈是超人,是一种赞美吗?”,而变成“爸爸是超人,是一种赞美吗?”。

 书籍推荐

《我和老爸》

在《我和老爸》故事中,呆萌的小恐龙罗力最喜欢和老爸一起出去玩,大多数时候,老爸是乐意陪他的。可是今天老爸也想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呀。于是罗力决定自己出门探险!这好像也是一件不赖的事情。一路上,罗力碰到好多困难,他都能自己勇敢面对问题。不过罗力还小,有些问题没办法自己解决,他那位“想要活出真自我”的超级老爸最终还是敌不过内心的挣扎,一路偷偷跟随着儿子……在罗力想要过河的时候,老爸悄悄潜下去变成一座结实的小桥;罗力想要避雨时,老爸挂在高高的椰子树中间,变身为一道天然的挡雨屏障……就这样一直默默在背后给予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借由本书主角“罗力小恐龙”的小小冒险,适度告知孩子独立会面临的难题,进一步引导思考该如何解决,并让孩子知道家长担心的理由。我们还可以借由罗力和他爸爸的互动,让孩子安心。孩子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也是一生的责任。辛苦的家长总是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充电,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独立,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也让孩子知道,有时候家长没办法陪着他们玩,但还是会远远守护着,让孩子可以尽情勇闯世界



《美丽星期五》

每到周五,爸爸和我早早地出门,不管是大冷天、雪天、晴天还是雨天。我们看到商店开门,看到路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然后,我们一起吃早餐、聊天,看窗外的人们匆匆而过……

男孩和父亲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充满温暖的亲情,故事不长但感人。



《爸爸》

《爸爸》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我最喜欢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和爸爸一起出门了!春天,爸爸带我来到开满樱花的公园,我拾起花瓣包进最喜欢的手绢里。回家的路上,我把花瓣撒到了通往大海的小河里。夏天,我把采来的三叶草和蔷薇花也撒进河里。秋天,我和爸爸爬上高山,捡来好多橡子和七叶树果。但是回家的路上,手绢和果仁都丢了。我忍不住大哭起来,怎么哄都没有用,因为那条手绢是妈妈给我绣的,是我最珍贵的手绢呀!这天晚上,直到很晚,爸爸都还没有睡……

无言的陪伴化解失去的悲伤,沉默的父爱守护孩子心中的骄阳。适合一家人共读的暖心之作,亲爱的家人是我们永远的牵念。



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作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


· 从《庆余年》看家庭教育:父母的肯定与陪伴,决定孩子一生的道路

· 《奇葩说》火爆刷屏上热搜: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

· “我爸是李刚”判6年的儿子出狱,父亲拒见面,现状太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