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妈妈上班时,孩子在家上网都在干些啥?

2020-3-29 17:29|发布者: coolbaby|查看: 9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01在微信群有人转发了这个:群里小伙伴纷纷追问:“这是啥神器?这功能好!千里眼顺风耳的感觉!我需要!”挨踢男耐心科普:“就是换个带行为管理的路由器。京东有售,一百多块钱。不确认它的设置仅仅是报告,还是能 ... ...
01

在微信群有人转发了这个:



群里小伙伴纷纷追问:“这是啥神器?这功能好!千里眼顺风耳的感觉!我需要!”

挨踢男耐心科普:“就是换个带行为管理的路由器。京东有售,一百多块钱。不确认它的设置仅仅是报告,还是能够直接拦截。”



挨踢男:“坑孩子的。360也有。家庭防火墙路由器。”

小伙伴身手矫健:“已下单。”

挨踢男:建议,设置时候别直接拦截应用,先报告,看看情况。如果有时间协商设置请先协商。



02

哈哈哈哈,这个玩意儿,看上去有点像如来神掌对孙悟空,“任你翻腾却终究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即视感。

忍不住想起在绘本100曾经讲过、公号以前也曾写过的韩国绘本《妈妈在公司想我吗?》和《爸爸上班时想我吗?》。



不过,现在情形是反过来了:爸爸妈妈去上班的时候,有手机的少男少女,大概是不想爸爸妈妈了。倒是爸爸妈妈,想(担心、不放心)孩子到要断肠~

03

大人陆续复工了,各地中小学生仍在继续网课。

大人上班、孩子上课的日子里,手机/IPAD只能交给未成年人保管、使用了。可能确实有很多家长想即时了解“我的孩子现在在网上干什么”。

发现需求,迅速满足,商业的逻辑本就如此。“迎合”让商家赚钱。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花这个钱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追问下单的小伙伴:“如果没有这个工具,你真不知道孩子每天上网的大致情形吗?”

答:

A、其实一直都知道。经常偷偷察看手机/IPAD屏幕使用情况,了解各应用的使用时间。

B、具体都干了些啥,还真不知道。但只要悄不声的走到孩子背后,就常常发现在打游戏。老师有时告诉我说,上网课时孩子不来听课。

那我还有一问:

“通过这个工具,假如喔(我是说“假如”),你确实知道了,孩子在网上的行踪:每天上网五小时,其中上网课只用了一小时,打游戏三小时,看网络小说一小时。然后呢?你要怎么做?”

大家的答案那可就五花八门了:

A、“让孩子知道我知道他玩哪个用了多少时间,假装什么都知道,吓唬他,总会有所忌惮吧。”

B、“把孩子打残,然后自己崩溃。”

C、“知道不知道都搞不定。知道得越清楚详细,自己越焦虑崩溃呗。”

D、“我骂他!不自觉!不学好!这辈子要完的!”

E、“我......去跳楼!”

......



04

这都是什么招啊?

昏招!

爸爸妈妈以为打骂孩子就能解决问题吗?

新闻要常常看的:



父母以自杀为手段吓唬孩子的,就更别提了。

寻死觅活以自残为手段对孩子进行要挟,置孩子于不义,本来就是卑鄙无耻的行径。而且,爸爸妈妈以为自己跳楼或者跳河,就能吓住孩子吗?

就算眼下孩子在众人劝说下给你跪下说过“爸/妈,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你以为他就即刻脱胎换骨、立地成佛、百依百顺、又听话又争气了?

做梦吧你。

教育要是这么容易就达成目标了,那还要师范学院干啥?每家准备一根绳子、一瓶农药就可以了么。



05

孩子们看过来~~~

你知道吗:

爸爸妈妈如果用这种关(bei)爱(bi)来对你,想要实现防守是很容易的:关掉WIFI,改用流量就O了。

什么?用流量得花钱?

要自由和隐私,花点钱不是应该的吗?

上网都用流量的话,一个月要多少钱?

网上去找。有各种免流量的套餐、各种流量加油包,可供选择。

生存技能,就是在生存中锻炼的。

你当然要成为具有网络时代生存技能的人。

就这样。

06

前段时间曾经看见一个高科技新发明。脑机接口。

原理说起来又高大上,又似乎不难理解:

在我们的大脑中,被称之为神经元的精密细胞之间不停地互相发送和接受信号,你的所思、所为、所感都不过是这800亿左右的神经元交互的结果而已。

如果在一个神经元旁边埋上一根细线,就可以记录它的电化学活动并将其发送给电脑。

只要从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记录足够多的电化学信号,就可以仅凭思考或简单的移动来控制电脑、机器人或是任何你想控制的其他东西。

脑机接口的建立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它需要来自于微电子系统设计与加工、可植入材料、手术方法、电子学、封装学、神经科学、算法、医学、问题监管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于是,这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的研发产品就是一款“帮助教育工作者迅速准确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的产品。

脑袋上贴上一堆电线,大脑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注意力)就被反映到监视屏上。比如,听课时注意力涣散,打游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监视屏上全都一目了然。

脑机接口这种前沿技术,以前看到的,都是用于给残疾人造福利,比如帮助身体不方便的人恢复身体机能、提高沟通能力。确实没有想过还有人累死累活地搞发明,是为了用来监视孩子的大脑。

我的妈呀!吓尿~~~



07

想起去年,读者群里有个妈妈突然来诉苦。那时候还没有疫情这档子事。

双职工家庭,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两口子都是五点半才下班。其实有小饭桌,但是班主任老师叮嘱过最好不要送孩子去。

学校离家倒不十分远,孩子步行十几分钟,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

夫妻二人经过反复掂量,实地模拟训练,给孩子配了带定位的电话手表,在家里装了监控,让孩子放学以后自己回家。

每天下午孩子放学的时点,爸爸和妈妈一边上着班,一边查看孩子的行动轨迹。先是通过电话手表:娃出学校了,过第一个红绿灯了,过第二个红绿灯了,进家了;接着就是监控:进门了,换鞋了,书包、外套、红领巾放下了,进自己房间写作业了......

那天,男人出差外地去了。

妈妈三点半的时候在开会,没顾上盯。四点多散会,回到自己工位上,一看监控:玄关没有孩子的书包、外套、红领巾,拖鞋摆在那里,没有动过的痕迹。

孩子没回家?

赶紧再查电话手表轨迹。居然下午两点就断电关机了。没有出校的轨迹记录。

妈妈吓得半死。

后来才知道,孩子放学以后,老规矩回了家。发现电话手表没电关机了,突然想要恶作剧作弄一下妈妈,就故意没换拖鞋,故意躲开了家里所有的监控摄像头。让妈妈误以后自己不在家。

妈妈被气得不轻,说孩子太淘气了,真的很想打啊。我却忍不住默默地给孩子点了个赞。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怎么了,只许你建设井查家庭,还不许囚徒月玉抱动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