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4岁女儿失手打碎爸爸手机,爸爸怒扇一巴掌毁掉整个家庭

2020-4-6 16:50|发布者: coolbaby|查看: 89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老话总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也都认为只有对孩子非常严格,才能让孩子听话,把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改掉,因此打孩子是很多父母最信奉的教育手段之一。但是使用暴力来教导孩子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吗?其实现在 ... ...
老话总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也都认为只有对孩子非常严格,才能让孩子听话,把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改掉,因此打孩子是很多父母最信奉的教育手段之一。但是使用暴力来教导孩子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吗?其实现在的很多研究都表明,我们还有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不是一味的强行压制就可以的。



4岁女儿不小心摔碎父亲手机,父亲怒扇孩子一巴掌,没想到却毁了整个家庭


小丽是一个全职宝妈,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孩子,在生了闺女之后小丽就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自此之后小丽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全靠丈夫工作赚钱。日子一久了,丈夫也总觉得带孩子的事情轮不到自己,自己还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命脉,对待起妻子也有些趾高气昂了起来。



就这样4年过去,小丽的女儿开始上幼儿园了,老师总是和小丽反应孩子似乎是有些胆子小,不怎么跟别的小朋友接触,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有些要和父亲互动的部分孩子也是经常没有,老师就询问小丽孩子是不是和父亲接触较少,孩子可能是缺乏跟父亲互动的机会。

小丽仔细想想,在家里似乎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孩子很少和丈夫交流,这样下去的确是也是不好的,于是小丽就经常在丈夫放假的时候让他多看看孩子,让父女之间有个机会相处。



可是丈夫看孩子却总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多半的时间都在自己玩手机,小孩子拿着画本让爸爸陪自己看他也很不耐烦。孩子看父亲总是在意着手里的手机也不理自己,就对手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趁着爸爸不注意,4岁的小女孩拿起了爸爸的手机准备研究一下,结果父亲一扭头,发现了孩子拿走自己的手机非常生气,大吼让她把手机放回去的时候,孩子被爸爸的声音吓了一跳,一时失手手机掉在了地上,屏幕顿时就摔坏了。

女儿知道自己做错了事,非常害怕,低着头不敢说话,可是怒火中烧的父亲直接在气急之下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当场就被父亲打晕,摔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小丽本来在厨房准备今天的午饭,看见女儿倒在地上吓得慌了神,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告诉小丽,孩子被打成了脑震荡,后续的治疗还要看恢复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有后遗症。小丽听完也晕了过去,好好的孩子,就让丈夫看了一会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是小丽无法接受的。小丽醒来之后只跟丈夫说了一句话那就是:“离婚吧”。父亲怒急之下的一个巴掌,彻底打散了这个本来好好的家庭,不得不令人唏嘘。



对待孩子,暴力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暴力在很多时候只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暴力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有的时候孩子比较小,面对事情的承受能力较低,暴力的解决问题方法只能让孩子感到恐慌。孩子本身就十分脆弱,不仅仅是在身体层面,也是在精神层面上。

孩子眼中最亲近的就是父母,孩子是需要父母来保护的对象,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管教孩子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因为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表达,就给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



很多孩子被家长进行这种暴力教育之后,性格会变得唯唯诺诺,害怕父母、没有自信不敢说话。也有的孩子会变得跟父母一样有暴力倾向,在对待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习惯于诉诸暴力,这都是我们当家长的不想看到的。

孩子们总会长大,总有一天父母会打不过孩子,到了那样一天,我们又该如何去教导孩子呢?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因此我们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动辄打骂孩子。



那么我们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呢?


1.尽量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

孩子们虽然很小,但是都有自己的思维,父母如果一味的使用暴力教育孩子,可能会达到很多相反的效果,有的时候以柔克刚的方式或许更加能被孩子接受。在孩子们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发火,还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直接陷入恐惧心理,我们的重点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后续的结果,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比一味的责骂更能让他记住自己的错误

有些时候,比起责骂,更多的是让孩子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明白,自己犯的错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并让他明白这种后果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用这种方式去记住,有的时候会比打骂更有用。而且我们家长平时除了教育孩子如何不犯错,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做正确的事,多跟孩子交流,而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孩子说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和谐,亲子间的问题也能更好的解决。

和孩子交流一直是我们父母非常操心的一件事情,其实通过读书,有的时候就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就像这几本有关于家长如正确和孩子相处的书里,就有很多值得我们父母学习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