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跟孩子讲道理,不如给孩子“立规矩”

2020-4-11 15:06|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10|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文稿 | 儒风君原创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疏于管教的父母。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立规矩。有规矩的家庭,能让孩子终生受益。NO.1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 ... ...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疏于管教的父母。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立规矩。

有规矩的家庭,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NO.1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

讲道理、发脾气、自我感动。

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规矩。

《楞严经》里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与其听再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如扎扎实实地立规矩,用良好的习惯,成就孩子光明的未来。

判断一个孩子懂事与否、家教好坏,不必看他懂得多少道理,而要看他能否守得住规矩。





在家不守规矩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容易缺乏敬畏心。

孩子小时候,不给他们立规矩;

等孩子长大了,再由社会磨炼得“懂规矩”。

那么做家长的,悔之晚矣。

道理是抽象的,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印象,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话。

而规矩则是实打实地摆在那里,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将道理转化为规矩,刻进孩子的日常行为里,才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等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也就能够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


NO.2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在《论幼学》中强调: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趁孩子年幼,一定要给他们立好规矩。

这源于他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梁启超六岁时,曾因一件小事向母亲说谎。

当日晚饭后,母亲把他叫到卧房严厉批评。

梁启超的母亲秉性温良,左右邻里皆知。

因为小孩子的一句谎话,梁启超第一次见到了母亲盛怒的样子。

年幼的梁启超慌忙掩饰,更惹得母亲怒上加怒。

母亲将他按在膝前,用力责打了数十下。

从此,母亲为他立下“不许说谎”的规矩。

等梁启超略长大些,母亲才郑重地对他说:





“人之所以说谎,或者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却谎称没做过;

或者有该做的事没做好,却谎称做到了。

以上两者,不仅是明知故犯,而且还自欺欺人。

天下万恶,皆始于此,汝应戒之!”

母亲的这番话,给梁启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也明白,六岁时的自己,很难领会母亲话中的深意。

而正是那一番责打,在他幼小的心中立下了规矩。


NO.3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梁启超明白,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严格的家教。

因此,他也格外重视给子女们“立规矩”。

平日里,除了督促子女读书以外,梁启超还要求他们的言行举止谨守礼仪。

要想让孩子守规矩,父母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梁启超的言行,对他的子女们影响很大。





他说:“我自己常常感觉,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

而他也说到做到,切实地成为了孩子们的好榜样。

梁启超九个子女,长大后都成为国之栋梁。

好的规矩,就是这个家族代代传承的好风气。

来源:儒风大家


更多好文:

这5种睡姿,让孩子越睡越丑!越睡越笨!妈妈们都注意啦!!!

左手夫,右手妻(值得一看)

小故事:骑马思维 !

二胎奖励政策最新出炉:生不生二胎,这是我见过最美的答案!

哈佛惊人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试听更多内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