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享受自己的人生

2020-4-12 14:11|发布者: Joney|查看: 126|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农历的三月二十一号是父亲大人的生日,想起爸爸总以怕另一个人心理不平衡为理由对我和珺哥一视同仁,那既然给妈妈生日时我更新了一篇,那对父亲大人也要一视同仁才行。晚上从外婆家回来时,爸爸笑说今天去参加婚礼, ... ...

农历的三月二十一号是父亲大人的生日,想起爸爸总以怕另一个人心理不平衡为理由对我和珺哥一视同仁,那既然给妈妈生日时我更新了一篇,那对父亲大人也要一视同仁才行。

晚上从外婆家回来时,爸爸笑说今天去参加婚礼,老朋友们都夸赞他越活越年轻了。确实,在第四个本命年,马上知天命的岁数,除了发际线稍稍后退,白发也没有几根,稍微捯饬一下,哎呦还不错,尤其是和他年轻时的老照片比,那时候又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精瘦精瘦的还追求时尚蓄胡子,如今体型匀称一些,胡子剃掉确实现在颜值要胜过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样子,好像也不赖?

去年爸爸生日的时候我和珺哥远在北京,趁着生活费还宽裕我俩送了他一部新手机,记得收到手机的那天他难得的发了朋友圈,总之应该是很开心的吧,但身在北京,总觉得爸爸这个岁数,开心也是克制的。今年难得能在家陪爸爸过生日,因为是本命年,所以送了爸爸一套红色的贴身衣物。当礼物亲手交到爸爸手上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由内而外迸发出的喜悦,一边嘴上说着“哎呀不用送我生日礼物的”一边好奇的问“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打开后嘴咧的更开,“你妈妈都没给我买过!”

那种喜悦程度是超乎了我的预计的,爸爸紧接着就是喜滋滋的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电话分享这份惊喜,再找一个还不错的角度给礼盒拍个照,又是一条难得的朋友圈。然后一整晚都在跟我们娘仨分享:“你看我这条朋友圈已经这么多赞和评论了!”完完全全像是个沉迷社交网络的年轻人,我也头一次体会到,原来无论年龄大小,都是藏不住分享喜悦的心情啊。

前几天在虎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JR写给自己妈妈的,题目很触动我,《妈妈,别为不去享受的人生而奋斗》,文章的内容更是产生共鸣:全天下大部分的父母,总是有一套职业谎言,就是等你长大以后我就不管你了;但等我们真的长大,你才会明白,他们的人生不会懈怠,总是不断的为我们操劳。

大学时操心你的爱情,你的工作,毕业后为你攒钱买房买车筹办婚礼,成家后又要盘算给你带孩子,父母的心里的那本账,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外满满的都是你。

这段时间我在拔智齿,都是爸爸前前后后找朋友联系咨询,陪我去牙科诊所的时候他在手术室外等着,却因为心疼我不敢进去看一眼,第二次拔牙时主刀医生安排助手给我打麻药时担心主刀医生会安排助手给我开刀,也顾不得别的,匆匆忙忙给朋友去电拜托朋友再委婉提醒一下医生重视我这几颗智齿,一定得亲自动刀。有时候出于少年心气,我总是对爸爸这一套凡事先找熟人的想法很抵触,总是担心会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前两年我考驾照时这种对立尤其强烈。但不管如何,那都是父辈们放下身段,真心实意的为你好。

虽然这个年代“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更多的像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但父母子女在这句话中相处的平衡点似乎没那么难找。

和我相熟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爸在我们小时候为了我俩的学业进城的“壮举”,过去的日子虽谈不上贫苦,但也确实不富裕,所幸现在日子慢慢变好,我和珺哥一直坚持的观点是爸妈辛苦了这么久,也该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了。当然比起年轻人的天马行空,爸妈们的享受人生可能简单的多:下班回来小酌一杯,收拾完碗筷去小区前面的姐姐家串个门溜溜弯,和朋友们隔三差五的聚个餐,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今天又在哪个购物群里用“秒杀价”抢到了什么好玩意……

我记得爸爸总是念叨着想去内蒙草原看看那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可多年来总未能成行。今年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吗?如果今年不行,我希望是明年。

在家待了要将近三个月,保守估计可能还有两个月,我和珺哥有时候会很低落,因为在家里真的太蹉跎太消磨斗志了——毕竟我也不算多么有上进心的人,可爸爸却很开心,总说难得能天天见到我们。也对啊,就当这难得的陪伴是老天送你的生日礼物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