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每一个好脾气的妈妈背后,站着不缺席的爸爸

2020-4-14 19:56|发布者: wechat_GeHTca8P|查看: 117|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作者:鱼爸 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真优比比想对您说:请别忘了给宝贝们一件最重要的礼物——一个快乐的妈妈和一个陪伴他成长的爸爸。此篇文章虽长却是意义彼重,请宝妈宝爸们耐 ... ...
作者:鱼爸   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真优比比想对您说:
请别忘了给宝贝们一件最重要的礼物——一个快乐的妈妈和一个陪伴他成长的爸爸。

此篇文章虽长却是意义彼重,请宝妈宝爸们耐心看完,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



NO.01


有一位妈妈留言说:“自己已经坚持二十多天不发脾气,不吼不打不骂了,结果自己又没有控制好情绪,爆发了。最后还是她发了脾气才收场。”

为什么发这脾气?

“我说以后无论爸爸在不在家,上学的时间都必须11点睡觉,爸爸说太早了。要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10岁的男孩可能吗?

我说自己把袜子洗了,爸爸说,我来洗,他洗的不干净。

我说烤串是垃圾食品,不要吃,爸爸说,没事没事偶尔吃点。

孩爸总是这样,我发疯了。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脾气大,总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结果孩子也变得两张皮。爸爸又总在外地上班,在家呆一天,所有的问题丢给我就走了,也不是那种爱和人交流,积极引导教育孩子的人。

最后闹也闹了,真的很伤感情,主要还是孩子受影响太大了。所以感到疲惫不堪,每次发完脾气,打骂完孩子我又很自责。








NO.02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晴雨表,而妈妈的心情是这个晴雨表的主要指数。如果妈妈的好心情被消耗光,那这个家庭的氛围肯定会变得紧张兮兮,从而影响这里面的每一个人。

孩子和家事、工作本来就消耗了妈妈很多耐心。如果加上一个不帮忙反而捣乱的丈夫,那妈妈的心情指数会直接变为负数吧。

自己辛辛苦苦帮孩子树立的规矩,养成的习惯,被一点点破坏。能不生气吗?

所以,如果孩子主要是妈妈照顾,而爸爸只是偶尔参与的话,请一定要尊重妈妈的教养方式。

我一直觉得,养孩子不是一时兴起就带他去溜圈玩儿,也不是让他一瞬间就养成某一个习惯的。

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那个一直在孩子身边照料的人,身份是特殊的,这个人清楚孩子的脾性、习惯,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特长。

很多妈妈会问我:”小小鱼的教育是听谁的?”在我们家,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教育方面大部分是听我的,而生活方面则妈妈是主力。

当然,大的分工是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独断专行。凡是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会有很多争论,但也会相互指出,直至达成共识,而且这也是需要长期磨合。

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处世态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妈妈们细心,爱唠叨一些;而爸爸则粗心大意,爱折腾一些。所以,就会常常出现一些理念上的冲突。








NO.03


给妈妈们一个建议:面对“爱搞事”的爸爸,放宽一点看。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日能养成的,但也不会一日就能被破坏掉。

有时候,爸爸带孩子搞点小破坏,做一个出格的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自己能省心不生气,而孩子和爸爸也乐呵一下,就当作是一次放松或者一次特殊体验吧。上几天班,不也有放假放轻松一点的习惯呀。

肯定有人会说我说的太简单了。爸爸带孩子玩手机打游戏、吃烤串不做作业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当然,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得引导孩子远离,只是需要两个人都达成共识才行。假如爸爸认为带孩子玩游戏,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管理好时间就行,而且选择好游戏的类型就没问题。但妈妈却坚决说不,碰都不能碰,然后两个人争吵起来。最后能达成共识,当然是最好的。

很多事不是说非黑即白的,肯定有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缓冲地带。父母都能接受,而且不会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

这需要双方冷静下来分析,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攻击对方。因为一家人在一起的基础是相互尊重、相互沟通。

有时候,看似是教育孩子的观念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其实本质却是夫妻关系的影射,夫妻关系健康的家庭,往往会沟通更顺畅,彼此更能相互理解。








NO.04


幸福的家庭里,夫妻两个人都会心智比较成熟。不会想着彼此去控制,而是独立而相互尊重的,不会相互指责、拆台。特别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夫妻之间彼此支持,而不是拆台。


记得有一次在亲戚家。孩子的作业给妈妈看,妈妈说没时间,要爸爸看。而爸爸就匆匆看了一下,又忙着聊天去了。最后妈妈不放心,又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好几处错误。

当时她就怒了,“你也是读了几年高中的,为什么这样的错误也看不出,说你蠢,你还不信,这次我真信了!”

也许是觉得在客人面前被这样说,有点丢脸,他也怒了,“就你聪明!为什么没见你考一个好大学,你不也是这样。你厉害你去教。”

结果孩子愣在那,也许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父母相互指责、争吵,最受伤的还是孩子。

家庭治疗大师莫瑞·鲍恩曾提出一个概念——家庭关系三角化,即通过第三者的介入而转移两个人之间的冲突,而原先的二元冲突并没有解决。

孩子是家庭情绪系统中最敏锐的部分,所以常常是孩子充当了这个第三方。当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和冲突时,孩子会自动补位,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把父母重新连接起来。

有的孩子甚至会去制造一些问题,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希望这样能让父母从冲突中走出来,看看自己。

所以你会看到了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吵架选择不上学或者叛逆、哭闹,此时孩子就成了父母吵架的牺牲品。








NO.05


好爸爸会尊重妻子,而妻子也要尊重丈夫,这样孩子也会尊重父母。

有一次,我在书房写稿。听见儿子在外边跟妈妈说不要擦脚。

“洗脚了不擦脚,怎么行?”

“爸爸说的!”他把我搬了出来。

我记得刚刚我是说了,因为当时他穿着凉拖鞋,气温不低,我觉得可以不擦脚也可以。

 “那是因为你没有穿棉拖鞋。爸爸也许没注意到,你不擦干脚,会把棉鞋弄湿的。”

我当时真的感谢老婆。因为她当时虽然很忙,也没有直接一句,“你爸爸懂什么,听我的!”

我出去对小小鱼说:“妈妈说的对,刚刚爸爸是觉得你穿着凉拖鞋,它不怕水。你听妈妈的,没错!”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妈妈们对爸爸们的瞎指挥感到无可容忍,所以大多是否定。结果让孩子跟爸爸更远,反而让妈妈更累了。

所以,妈妈们要多鼓励爸爸参与进来,而爸爸也要用行为赢得家庭。

很多爸爸以为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给孩子找高级的学校、装修豪华的家。可忘了给孩子们一件最重要的礼物——一个快乐的妈妈和一个陪伴他成长的爸爸。

爸爸是什么?

温尼科特说:爸爸应该是妈妈的保护者和照顾者,正因为有了爸爸的保护,妈妈跟孩子之间才能发展出亲密关系。

我觉得,爸爸可以成为妈妈的队友,在需要的时候,支持她们。

妈妈若能岁月静好,静待花开,那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为你守护。爸爸参与的越多,妈妈的耐心会更好,而这个家庭也会常常春暖花开。

-End-

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新书《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热售中,欢迎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里有儿童健康常识、育儿小妙招,

这里教您科学教养,分享育儿路上小情趣。

努力为您搜罗最新最全最专业的育儿信息,

请动动手,关注汕头真优比比,

和您的朋友一起分享。

💕💕💕






联系我们



亲子早教 | 感统 | 个性化课程 | 药浴推拿



地址:汕头长平大厦3楼

真优比比婴童潜能开发中心

电话:0754-8862833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