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妈妈们,关爱自己与关爱家人同样重要!

2020-4-17 02:14|发布者: coolbaby|查看: 17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当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操劳,心疼他们的同时,我们会忍不住说“您俩对自己好一点,不要累着了”!而兜兜想问一问各位爸爸妈妈,你们也是为人父母,有没有好好的对待自己呢?庄春爱老师作为一名非暴力沟通的实践传播者, ... ...
当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操劳,心疼他们的同时,我们会忍不住说“您俩对自己好一点,不要累着了”!而兜兜想问一问各位爸爸妈妈,你们也是为人父母,有没有好好的对待自己呢?



庄春爱老师作为一名非暴力沟通的实践传播者,她在艾洛成长中的《打造高情商孩子的非暴力沟通》线上课程上,首先告诉了我们——家长要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进行自我关爱。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生活几乎都被孩子的需要及各种外界事物完全占据,往往忘记了关爱自己。

而实际上,我们也有需要,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而孩子们也在像我们学着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父母没有关心自己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不知道需要是什么。

春爱老师用她自己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发现自己需要关爱的过程:

有一段时间,我一个人边工作边准备考试,同时带两个孩子,接送他们上下学,整个人像车轱辘一样连轴转。

有一天,老大三点半放学回来后,先是看他自己的课外书,后来看电视,妹妹放学回来后,他又开始跟妹妹玩。中途,我提醒了他两次,是否要开始做作业了,但他没有行动,到了晚上七点多才开始做作业。结果快十点了,还没有做完。

我火冒三丈批评了他一通,孩子很生气,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真的没有什么比养儿育女更能暴露自己了,我完全进入了不受控制的模式,被情绪带跑了,这让我感到疲惫、沮丧、无力。

在这些情绪的背后,我真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当我看到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时,我深深的理解并接纳了自己。我是个人,不是神,那一刻我安静了下来。坐在沙发上,我留下了眼泪,那是关爱自己的眼泪,这些情绪都是在提醒我要关爱自己的。

于是,我马上洗漱跟孩子们说:“妈妈身体很疲惫,要立即睡觉,请你们洗漱好了上床休息好吗?”

孩子们听我这么说有些诧异,妈妈会如此表达她的需要,但是他们马上表示出了理解和尊重。

我上床前亲吻了老大,尽管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倾听他了。我跟老大说:“妈妈先去休息,我很抱歉今晚的沟通方式,我相信,你这样做一定有很好的理由,我也想听,明天说给我听好吗?”他接受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我恢复了力气,开始回想昨晚。

昨晚我最大的需要是休息和轻松,可我让孩子们做完作业早点上床睡觉来满足我的需要。这就等于,让孩子为我的需要负责。那为了休息、轻松的需要,我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呢?我开始认真思考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自己的需要。

于是,我做了三个决定。

第一,写作业学习是孩子的事,交给他自己,我要相信他能管理好自己。即使他暂时不能管理好自己,他也一定要从中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这是他的功课,我需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好,把自己的考试通过。我相信,孩子会从我的自我管理当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

第二,洗漱的事情以后交给他们自己,他们都已经不是小孩了,如果还管他们洗漱的事,那就是小看他们了,而我却还在扮演保护的角色。这两个决定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他们能管理好自己,而且爸爸妈妈会在身后支持他,只要他需要,我们可以随时为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个决定,就是我把工作适当的减少了一些。

这三个改变让我轻松了很多。后面,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同了,而孩子们也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妈妈。

家长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能量枯竭、情绪透支,这不仅自己能感受到,孩子们也能感受到。

而我们呢,就会容易使用喊叫、挑剔、威胁等手段和孩子们互动,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甚至会用一些你根本不愿发生的事情来威胁孩子们。



当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有需要要被满足,孩子们也可能会有错觉,觉得我们是没有需要的人,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可能来满足你。孩子们天生有同情心,爱爸爸妈妈,他们愿意并且希望自己成为参与者和给予者。

我们需要重新学习,了解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并找出满足需要的不同策略,培养出自我尊重、自我关爱的新管理。

可能讲到这,有家长会说了,大家其实并不想用暴力的语言来威胁、恐吓孩子,但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呢?

春爱老师跟我们分享了非暴力沟通的亲子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那这四要素如何使用在生活中呢?举个例子,你的孩子在6:50起床了,结果7:40都没有出门,你觉得他上学一定会迟到了。此时,你会用那种方式跟他沟通呢?

第一种表达:都这么晚了,一会儿准要迟到,你自己的事怎么一点都不着急,你就等着到学校挨罚吧。

第二种表达:我注意到你6:50起床,7:40出门的时候,说真的,我有些替你着急了,因为咱们能准时到学校挺重要的,你明天早上可以做些什么,能确保准时到学校呢?

我相信上面这两种表达方式,你会认同第二种的语气和感觉更能让孩子接受。其实第二种表达方式正是使用了这四要素的结果,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关爱与引导。

这句话中如何用的呢?

“6点50起床,7点40出门”——是观察,客观公正的表达,孩子更容易倾听,而“磨叽,自己的事一点也不着急”,这是评判,容易引起孩子的防范和攻击;

“我有些着急”——是感受;

“能准时到学校挺重要的”——是需要,家长成熟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尊重自己,并在向孩子示范,如何诚实的表达;

“明天早上可以做些什么,能确保准时到学校呢?”——这就是请求。这个请求的背后是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信任孩子能做好。

所以,生活中,如果你压抑不好自己的怒火,请先冷静下来,使用“当我看到了xxxx(事实),我感到xxxx(情绪),因为呢,我需要xxx,你是否乐意xxxxxx(怎么做)”这样的句式就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基本句式。大家可以把它运用在生活中,多进行尝试。

我们能够送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自己,把快乐的自己分享给身边的人,把幸福的自己送给你爱的人,这一定很美妙。

针对非暴力沟通,春爱老师还在艾洛成长APP上跟我们分享了很多的方式和办法。



欢迎大家下载艾洛成长APP,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和妙招。那兜兜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喽!

文选自竹兜育儿,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