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疫情期间——爸爸在家带娃的日常.

2020-4-17 05:07|发布者: 宅男老爸|查看: 16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疫情当下,大家时刻都揪着心。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爸妈们更是操心!为了缓解爸妈们这段时间紧绷的神经,今天我们来聊个轻松的话题——爸爸在家带娃的日常。关于爸爸带娃的文章,旨在赞美(部分吐槽) ... ...
疫情当下,大家时刻都揪着心。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爸妈们更是操心!
为了缓解爸妈们这段时间紧绷的神经,今天我们来聊个轻松的话题——爸爸在家带娃的日常。
关于爸爸带娃的文章,旨在赞美(部分吐槽)爸爸带娃的天赋异禀,其实,我们也捎带手(着重)鼓励爸爸多替家庭分担带娃的工作。
比起妈妈带娃的千篇一律,今天,我们来盘一盘「沙雕爸爸带娃」系列。

01

疫情期间,整天呆在家里,但孩子可是一秒钟都闲不住的物种。问题来了,这段宅在家的日子,爸爸们是怎么带娃的呢?



爸爸牌过山车,哐哐哐,哐哐哐,走起!



哎呀,
行不行啊,闹心扒拉!


爸爸:亲生的,我再忍一下。(微笑)


妈妈生孩子,
更可能是给爸爸生了个——手部挂件。

02

话说爸爸带娃真的只会搞笑吗?答案当然是——NO!!!

吐槽虽吐槽,但你还别说,爸爸们要是走心起来啊,妈妈都得靠边站。先来看看编辫子这个技术活。谁说爸爸手残,不会给女儿编辫子?瞧好吧您!下面图片中的作品出自一名叫Greg的爸爸之手,他为了让3岁的女儿绑一头好看的辫子,特意去学习了美容课程。他从一开始的“七扭八歪”到如今的“专业选手”,Greg可是没少努力,不管过程有多难,现在他的女儿妥妥成为了整个学校发型最漂亮的姑娘



即便很多爸爸都没有上边爸爸编辫子的手艺。但不可否认的是爸爸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行为,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的互动关注,对幼儿情感、性心理理论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一位爸爸的问题来了:做为人父,我该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呢?

我们给出的建议是——爸爸们一定要尽早参与到日常养育过程中,多与孩子接触、观察了解孩子,及时对孩子提供帮助。

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爸爸可以这样做。

1
尽早参与教育

参与养育并不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爸爸可以从孕期就落实行动了,陪伴妈妈进行胎教,并主动学习储备育儿知识。比如:边抚摸妈妈的肚子边对孩子说话,让孩子熟悉爸爸的声音。

疫情期间,爸爸们在家的时间较长,往好的角度想,这也正是一段专注陪伴妻子和孩子的好时光。

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爸爸平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贴身照料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所以,不妨趁着疫情期间多多学习如何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毕竟这才是想要更了解孩子,和孩子走得更近的快捷方式。

2
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之爱都深入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研究告诉你,爸爸愿意陪伴孩子,不但孩子认知能力表现较好,家庭关系也更和谐。但陪孩子好累怎么办?心理师奶爸传授,用男人的专长育儿,轻松让老婆、孩子都爱你,从此摆脱猪队友形像。

03

打破性别疆界,爸爸比你想象更厉害

你对「爸爸」的想象是什么呢?只会赚钱、不做家事,老是看运动节目和打电动?赶快推翻这些刻板的印象!新时代的爸妈,要打破性别的窠臼,并非爸爸只会做体能运动,妈妈以静态活动为主,爸妈不一定要做既定性别印象里该做的事,若爸妈都能提供动态与静态的陪伴,孩子便不会认定男生该做什么、女生能做什么,能扩大学习的视野。

心理师进一步指出,陪伴孩子,不要用性别分工,应以自己的优势来与孩子共同投入做一些事,透过每个人过去生活经验的专长,用优势来陪伴孩子,自然能让孩子在这个过程里获得学习。



心理师强调,孩子未来有可能会复制原生家庭的态度,还有家事工作分配,所以在两性平等家庭成长下的孩子,未来组织家庭不易被旧有性别刻板印象所局限,认为男生、女生应该或不该做什么,以夫妻共同投入的目标。

用你擅长的事陪伴孩子

在心理师的家里,爸爸会陪女儿做手工艺,举凡折纸飞机、美工、手作等项目,如元宵节做灯笼、端午节缝香包等,都是他亲自上场。为什么这些事不是老婆做?原因很简单,他高中时担任过手工艺社社长,这些事他有兴趣、做起来也驾轻就熟,带孩子做也快乐。妈咪若对运动很在行,也能常带孩子溜直排轮、游泳或水上活动,发挥过去生活经验的专长来陪伴小孩,对大人和孩子都是最合适的选项。

爸爸如何选择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事呢?其实只要爸爸有意愿,愿意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就能在过程中学习很多东西。和孩子的活动都是没有目的性,因为孩子太小,要达成教育目的或目标性行为很难,所以就是透过各种游戏,以玩为主,经由没有目的性活动,反而可学习更多东西。



04

爸爸多陪伴,孩子越聪明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整合各国研究资料指出,爸爸如果愿意投入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会有多方面的帮助,尤其是认知测验分数会较好,孩子的整体表现更卓越。另一方面,因爸爸参与育儿,妈妈的育婴压力变小,家庭气氛会更好,有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想要获得这些成效,不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爸爸请2周的育婴假,效果就会显现。

别只顾玩,爸爸也要负责照料孩子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全球研究的统计,目前爸爸每日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只有42分钟、妈妈则为100分钟,不论哪一个国家,爸爸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都是较短的,妈妈陪伴孩子时间是爸爸的两至三倍,如果想让爸妈育儿的时间拉平,建议爸爸每日投入时间应拉长至70分钟,增加亲子共处的时间。此外,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多以教育性和休闲活动为主,如念故事书、协助家庭作业、陪玩等,妈妈陪伴孩子大多为生活琐事的照料。心理师建议,爸爸也要帮忙孩子的生活照料工作,如穿衣、喂食、换尿布、看顾安全等,因为透过这些照顾工作,就会跟孩子多说话、有互动,所以爸爸不能只是陪玩、陪读,爸妈两人可同时交替做所有照顾、陪伴孩子的事,并时常一起共进晚餐,聊聊今天发生的事,这就是情绪支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过程。



05

心理师教你这样陪伴孩子!

临床心理师,同时也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爸比,用自身经验教你这样陪伴孩子,不但能发挥专长,也会让孩子更爱你!

1
用想象力念绘本

如果照本宣科去念绘本,书中写什么就照着念一句,可能大人和孩子都会很无聊,因此读绘本时不必照着字句读,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孩子的兴趣,以及亲子的互动方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念的过程中,除了读出文字外,大部分时间是亲子一起看图画,当孩子对图画中的事物有兴趣时,此时爸爸可加以解释,或将故事内容延伸出去,能更增进共读的乐趣。这样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方式,不但最符合爸爸的专长和个性,同时也是增加亲子互动的好方法。



2
陪孩子一起看卡通

看卡通,是心理师常陪女儿一起做的事,有趣的是,他不会刻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而是以女儿喜欢的为主,两个女儿除了爱看一些女生常看的卡通外,居然也对「海贼王」有兴趣。心理师强调,谁说女生不能看「海贼王」?不要局限男、女生该有什么样子,可让孩子视野更宽广。建议尽量陪着孩子一起看卡通,当电视中出现不适合孩子的画面和观念,爸爸可实时提醒孩子,例如卡通中呈现阶级问题,可跟孩子一起讨论,并趁机传达适合的观念。



3
假日多安排户外活动

孩子处于活动力旺盛的年龄,通常会想往外跑!平日里大人要上班,晚上在家时间多,可利用假日安排户外活动,如散步、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花费不高、车程不远的行程,或是露营、休闲农场、牧场等户外地点,看一看平常书本上看不到的昆虫和小动物,此时是爸爸发挥优势的好时机,向孩子解说自然科学知识。实际上,绘本上有许多对露营的描述,透过真实的体验,可学会如何拿着木材、火种将火升起来的能力,这也是爸爸展现专长的机会。



06

大、小孩闹情绪,赶快转移注意力!

有时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爸爸难免会有情绪或出现没耐心的状况,心理师提醒,此时可换妈妈或另一人接手带孩子,爸爸稍作休息或做别的事,让心情平静下来,否则情绪越演越烈,双方容易产生冲突。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也适用于处理孩子的闹脾气,例如,可让孩子站在阳台上看车子在路上川流不息,再陪着聊聊天,孩子可能就会忘记刚刚在气什么,等孩子平静下来,再接着沟通:刚才发生什么事?可以怎么做比较好?才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