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双创精英榜丨单亲爸爸的脱贫路:为了不让孩子困在山里

2020-4-23 05:28|发布者: zhiyong123|查看: 18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题:单亲爸爸的脱贫路:为了不让孩子困在山里  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伍克志今年38岁,小女儿只有3岁。独自拉扯不到10岁的娃娃,对一个男人而言绝非易事。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宝安县西陇 ... ...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题:单亲爸爸的脱贫路:为了不让孩子困在山里  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伍克志今年38岁,小女儿只有3岁。独自拉扯不到10岁的娃娃,对一个男人而言绝非易事。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宝安县西陇村,高原群山,苍莽荒瘠,斧凿的山峰直入云霄,峰顶有巨鹰的巢穴。  一个单身父亲,四条警犬,几千只雏鸡,一起守在这个孤寂的山巅。  伍克志的生活就像绝壁攀岩,少有平顺,但这位单身父亲,硬是在3年里,一边带着女儿,一边把家里的年收入从4000元攀上了5万元,翻了12倍。  2019年的“双十一”,伍克志家乡的乌金鸡,飞进了阿里巴巴兴农脱贫会场。一根网线,见证了伍克志脱贫路上的艰辛,更记录了他们一家绝望后的笑容。  老伍的苦恼:拿什么抚养我的娃  伍克志所在的西陇村有一千多户人家,一半在国家贫困线上挣扎。在不通公路的年代,村里向外只有一条山路,到最近的集镇需步行3小时,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

  伍克志从西陇村步行到最近的集镇要走3个小时
  伍克志也曾三下广州,在打工收入最好时,卖苦力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妻子在家照顾孩子。  但到了2016年,全家的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  2017年妻子离家,重回家乡山巅的房屋伍克志傻了眼,眼前仿佛只剩孤绝之地,还有没了娘的孩子。  2018年,作为公安部的扶贫干部,樊阳升从北京来到西陇村担任驻村书记。“西陇村是省级贫困村,老伍又是贫苦户的典型代表,孩子妈妈在2017年外出务工时离家出走,当时小女儿才一岁多,老伍当时的情况是很崩溃的。”樊阳升说。  樊阳升记得刚到村里对贫困户摸底时,来到伍克志家,坐在樊阳升对面,伍克志长久地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最触动樊阳升的是伍克志的女儿,躲在里屋,隔着门缝看樊阳升,樊阳升把孩子招呼出来,小脸脏兮兮的,冬天还光着脚。  “我见过老伍去地里干活的样子,上山掰玉米,还得带上孩子,小女儿撒起娇来,抱住爸爸的小腿,他扛着背篓,想往前挪一步都难。那回,老伍当着我的面流泪了,眼泪落在地里。”樊阳升说,“四十多岁被生活压得像六十岁。”  樊阳升将伍克志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他想抓紧在贵州工作的时间,将这一家人从苦日子里拉出来。  首先就要解决一个矛盾:因为要照顾孩子,伍克志没法离开西陇村出去打工,但留在村里,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产业。  “这里土地贫瘠,产量低,交通条件不便,卖个萝卜,邮费比萝卜还贵。”樊阳升说,“后来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本地有一种适合高山养殖的乌金鸡,附加值很高!”  西陇村用了三个月,建起了养鸡场,围了三百多亩的山坳,鸡可以在这三百多亩林地随便奔跑,喝泉水,吃药材,找虫子,长出来的肉、生下来的蛋纯天然。

 大山里的养鸡场
  在寻找鸡场管理员时,樊阳升首先想到了伍克志,“一个月给他四千块钱工资,年底还可以分红,鸡场就在离他家一百米的地方。”  网线连进村 金鸡飞出山  尽管养了这么好的鸡,还得操心销路问题。  “一开始我们不敢扩大规模,没渠道卖。”樊阳升说,鸡场规模不扩大,伍克志收入提高不了,受益农户也不能多。  2019年年初,牛少龙从杭州远道而来。用樊阳升的话说,“这个伙计是雪中送暖气的。”  牛少龙是阿里巴巴的驻村小二,他的任务是利用阿里巴巴的供应链,帮助贫困县农户脱贫。  牛少龙带来了阿里巴巴的电商专家,对伍克志等村民进行电商培训。网线连进了西陇村,村里有了自己的淘宝店,颇具特色的乌金鸡飞出了大山,直接面向全国消费者。  销路打开了,西陇村紧接着创办了第二个养鸡场,伍克志的月收入又涨了一千元。  伍克志后来才知道,就在这大山里、房前屋后养鸡场出产的生禽,能翻山野岭,跨越数千公里,运往繁华城市的盒马鲜生,或者通过鸡场的天猫专营店,直接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  “我们的乌鸡在网上可受欢迎了,通过阿里巴巴,我们才知道,这么多人喜欢吃我们的乌鸡。为了‘双十一’,我们又新建了一个深山养鸡场,每天给每只乌鸡多喂两片白菜叶子,增加营养,还让大龙每天带着它们,最少跑一万步,让它们真正变成溜达鸡。”樊阳升说。

  山巅的养鸡场,伍克志早晨给鸡添食
  大龙,是樊阳升从昆明警犬训练基地带回来的四条退休警犬之一,帮伍克志巡夜。  为了养好鸡,伍克志要巡夜,帮几千只雏鸡对抗天敌,黄鼠狼、野猫,还有穿梭无影的长蛇,出没无踪的獾,从天而降的山鹰。  樊阳升经常会在夜晚的山野里看到一束光,那是伍克志巡夜的手电筒。“我没有看错人。”樊阳升说。  无数个深山寒夜,老伍和大龙一起巡逻,相依为命。

  深夜,伍克志带着警犬大龙巡逻鸡场
  2019年“双十一”前夕,养鸡场也迎来产蛋高峰。伍克志整日游走在山岗,将那些遗落在偏僻处的淡蓝色鸡蛋收回,逐一擦洗,放进特制的泡沫包装盒,等待货车开上山顶,拉走这些早已被预定的产品。  那个“双十一”,来自贵州省普安县的乌金鸡和红茶,都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兴农脱贫会场。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普安县的贫困地区呈现出了新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让伍克志这样的贫困户增收渠道多了,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开始显现后劲。  不能让孩子们一辈子困在山里  每天天还不亮女儿就要去上学,山路要走一个小时,但孩子总能吃上爸爸煮的粥。  樊阳升看到了伍克志一家的变化,爸爸陪孩子的时间多了,话多了,孩子见了他也会主动跑过来叫叔叔。  “老伍家的转变还是很大的,上月发了工资之后,老伍添置了一台耕地机,家里添置了家具和家电,给孩子也买了几件漂亮衣服。”樊阳升笑着说。  除此之外,伍克志还新换了一部智能手机,也开始学着在淘宝、天猫上购物,给女儿买AI学习机。  被问到梦想时,女儿说:“我要考大学!”“我要当飞行员!”  “不能让孩子一直都在山里。”伍克志的言语非常少,但一个父亲的愿望很坚定。  养鸡场是现在,孩子是未来,这两种守护都值得。  他有信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