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呀?

2020-4-27 10:38|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77|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目前,在启加家庭教育平台咨询的家长人数越来越多,启加发现,家长们询问最多的是如何让孩子听大人的话。孩子不听话有多方面的原因, 除了孩子自己天生的个性行为特征之外,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 ... ...




目前,在启加家庭教育平台咨询的家长人数越来越多,启加发现,家长们询问最多的是如何让孩子听大人的话。孩子不听话有多方面的原因, 除了孩子自己天生的个性行为特征之外,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有各种问题行为发生,是因为这些不良行为带给孩子一定的收益。尤其是对家长来说看似很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孩子的心理需求(本文提及的问题行为皆是指普通儿童的发展和适应性问题)。归纳起来,问题行为背后有社会性正强化、社会性负强化、感觉性正强化、感觉性负强化4种基本功能。

在介绍4种功能之前。先介绍下强化,所谓强化,我们可以理解为A事件增强了B行为的过程,事件A就是强化物。强化有正负之分,正强化就是给予的奖励,负强化就是受到的惩罚。那么社会性正强化和社会性负强化是指强化物由外在他人的强化所致;而感觉性正强化和感觉性负强化由外在自我内在感觉来强化,即自我的感觉相当于事件A。

(1) 社会性正强化。问题行为由他人给予的正强化所维持。如儿童因哭闹而得到父母的关心,启加的老师曾咨询过许多类似的案例,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会做出好多令人不解的行为。有的儿童会乱扔玩具,有的儿童会故意破坏家具,更有甚者,据电视报道有一个8、9岁的小男孩,其父母打工在外,他会做出怪异的行为以使父母专门回家照顾自己。

(2) 社会性负强化。问题行为由他人给予的负强化所致,这意味着一个人会通过逃避某种惩罚(厌恶刺激)来保持某一问题行为。例如,学生因为搞破坏被罚站而逃避写作业;家长通过抱怨逃避承担家务劳动;儿童通过破坏玩具被惩罚来逃避吃不喜欢的饭菜。

(3) 感觉性正强化。问题行为由内在感觉刺激或行为后果本身来强化维持,强化的结果不是由他人做出的。例如,一个人通过抓头皮来刺激神经,并产生令人舒适的感觉;爱扔玩具的小孩,因为喜欢听玩具落地的声音而经常高抛玩具,所以儿童喜欢扔玩具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父母关注,需要家长辨别区分。

(4) 感觉性负强化。A事件的发生减少了或消除了作为B的消极刺激。比如,当天气炎热时,个体主动打开空调以降低炎热感。打开空调就是A事件,炎热感就是消极刺激B。

由上述可知,一个儿童的不良行为出现,有可能是社会性他人影响而致,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内在感受主导,并且他们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对于自家儿童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该仔细辨别,区分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他的强化物是什么,被强化的又是什么。在启加平台咨询时,应详细、如实地向咨询师提供真实信息,你所隐瞒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把咨询的方向带偏。

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内容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