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学不会跳舞?可不光是本体觉失调!(附改善方法)

2020-4-29 07:05|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25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你知道吗?今天是“世界舞蹈日”。好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舞蹈家,尤其是小女孩,穿着漂亮的服装翩翩起舞的样子,简直就是“仙女下凡”。可有的孩子就是学不会跳舞,人家做起来很优美的动作,他做起 ... ...


 你知道吗?今天是“世界舞蹈日”。

好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舞蹈家,尤其是小女孩,穿着漂亮的服装翩翩起舞的样子,简直就是“仙女下凡”。

可有的孩子就是学不会跳舞,人家做起来很优美的动作,他做起来就很搞笑,尽管自己也很努力,但就是学不会,弄的孩子很苦恼,还经常被同学嘲笑。

这是为什么呢?



本体觉失调
我们都知道本体觉是我们身体的“地图”,有了本体觉,我们才可以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依然能够轻而易举的用手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

可以在驾驶汽车时,一边观察前方路况,一边控制离合和刹车,可以在打球时做出各种动作而不丢球。

关于本体觉的详细介绍可以看之前的这篇文章:三大感觉系统之本体觉



那么本体觉失调的孩子,他的动作计划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孩子各种动作的模仿。

运动计划也称运动企划,是指个体在完成一些列动作前,中枢神经系统整合视、听、触、味、嗅、本体觉、前庭觉等基础做出的运动设计,这个过程称为动作计划能力。

我们打球、跳舞、游泳等各种运动都会涉及到运动计划能力,比如打球时,球到什么位置我们拍,用多大的力度,往什么方向,这个都是运动计划能力的表现。


本体觉好的儿童模仿各种动作快,动作更加到位,更加美观;而本体觉差的儿童,动作笨拙,教起来会比较困难,动作模仿不到位。

前庭觉不佳

关于前庭觉的重要性,相信大家比我都清楚了。由于前庭觉特殊的位置和构造,作为“大脑的守门神”的前庭觉,关系着我们的平衡、重力感、方向感、空间感、情绪控制和视听能力等各个方面。

前庭器官是由由内耳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它们共同执行着保持人体平衡的任务。



它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

当身体运动时,前庭系统可反映出加速情况,并参照不动时的系统定位,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以进行综合分析,再经过锥体束发出指令指挥肌肉—骨骼做出动作,纠正身体的偏移,保持平衡。


关于前庭觉的更多功能可参考之前的文章:大脑的枢纽——强大的前庭觉

所以,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容易表现为平衡性差,走路易摔倒,控制不好距离,动作笨拙,也就没办法学会跳舞了。

大脑双侧化不良
人的大脑皮层功能是高度专责化的,从机能上划分,可以分为为感觉区、运动区及联络区。不同的部位负责人体的不同的功能。

大脑对人体各项机能的控制是相互独立的,但这种独立并不是一出生就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儿童的发育而不断分化,这就是大脑双侧功能分化。



而皮层各感觉区之间和重叠部位,具有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就组成了大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脑皮层联合区。



大脑皮层联合区不直接同感觉过程或运动过程发生联系,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感觉区之间的活动,整合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因此被称为“保存信息、接受加工”的联络区。

而我们说的大脑功能双侧分化不全指的就是大脑皮层联合区功能不成熟,造成前期形成的各控制区不能很好协调运作。

所以,如果孩子大脑双侧化不良,孩子在跳舞时,本来只需要腿部用力,但是他们却会头、脖子、手臂甚至嘴都用力,就会特别不协调、特别容易累,也就不容易学会跳舞了。



其他原因导致的肢体动作不协调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会导致孩子肌肉控制差、动作笨拙之外,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爬行不足、运动量过少、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原因,也会使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大大减弱。

下面几个小游戏,帮助孩子改善前庭觉和本体觉不良。

趴地推球
趴地推球是手臂抬举,通过大脑的精细控制球反弹的力度,而球的反弹迎面而来,可以给前庭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从而促进前庭功能的发育。



训练方法:拿皮球,距离墙30-50厘米,身体趴在地上,双臂和头抬起,不要碰地,对墙对球弹回,每天坚持10-15分钟,也可以分组练习,如果开始做的不是很好,可以先从3分钟、5分钟、10分钟循序渐进的进行。

大龙球
大龙球的移动,带动空间的变换,加速度的改变,调动前庭功能和感受和处理能力,从而刺激前庭系统的发育。



训练方法:让孩子趴在大龙球上,孩子的头抬起,父母抓住脚腕,轻按肩部,随着大龙球的上下移动,然后变换姿势,让孩子转身面向父母相同的方法,每次10-15分钟。

独脚凳
独脚凳是只有一条腿的小板凳,唯一那条凳腿在板凳中间。可以训练孩子的前庭和本体觉,同时,长期训练后,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保持静坐,可以解决孩子上课坐不住的问题。



训练方法:独脚凳的玩法有很多,最简单的玩法就是让孩子静坐在上面,保持平衡。

当孩子能够轻松的坐住后,父母可以增加难度,比如可以玩面对面拍手游戏,让孩子坐在上面接抛球。这样可以同时锻炼孩子的手部和腕部的本体觉。

本文由【跟叶子老师学感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孩子不会举一反三?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12个家庭经典训练方法,改善儿童注意力
·你的孩子也被说是慢郎中吗?这是感觉统合惹的祸
·颠覆认知!死记硬背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玩儿得越好,学习越容易

↓星标我,精彩不错过↓






在看点这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