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回家早,孩子就学习好?

2020-5-3 05:47|发布者: chessw666|查看: 9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最近几天,两个明星爸爸,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先后被妻子挂在微博上了热搜。先来看看,一贯走搞笑爸爸风格的邓超。等等还小,数学作业的难度估计不大。另外一位明星爸爸郭晓冬,就没这么幸运了,他被儿子的数学作业 ... ...


最近几天,两个明星爸爸,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先后被妻子挂在微博上了热搜。

先来看看,一贯走搞笑爸爸风格的邓超。



等等还小,数学作业的难度估计不大。另外一位明星爸爸郭晓冬,就没这么幸运了,他被儿子的数学作业打败了,直接跟妻子求饶。





还有之前的岳云鹏,给女儿辅导作业时哭笑不得,后来干脆直接在微博上招聘家教辅导孩子写作业。





有孩子的家长,感同身受,原来明星带娃的烦恼和自己一模一样。没孩子的网友惊讶,什么时候小学生的作业这么难了?

其实,难的不是作业,而是家长们惯有的教养模式。

传统的教养模式,指父母辅导孩子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等一系列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学习的教养。可是,孩子到底能不能在父母的这种帮助下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呢?

爸爸回家早,孩子就学习好。这句玩笑,只是再次表明了父母对孩子学习问题的担忧和焦虑。

要想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就必须弄清楚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他们在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SUN
01
探索与观察

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开始学习的时间,远远超出家长的意料。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期,就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特别是从照顾者那里获得的信息。照顾者,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祖父母。

所以,早在婴儿时期,孩子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而且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很多实验发现,对小婴儿做各种表情后,小婴儿也会跟着做出相应的表情。

这种对他人的观察,和不自觉的模仿,构成了孩子学习的两大根本途径。

做父母的常常会感叹:不知道在哪里学的?我们都没教过!

其实不用教,孩子对别人提供的信息很敏感,他们会主动地解读并试图理解大人们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原因。更神奇的是,孩子还会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结果可能比大人做得还好。

当然,孩子对身边养育者的观察和别人提供的信息,是全盘接收的。所以,我们会发现三、四岁的孩子特别会有样学样,好的学得快、坏的也学得快。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对观察与模仿的培养,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就是高质量的养育环境,包括语言较高密度地输出和适合观察的行为。

SUN
02

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孩子步入学龄期后,依然善于观察式学习。

但是由于知识量的猛增,对孩子的记忆力有所要求。这时孩子的大脑开始发生变化,向善于记忆、高效上发生转变。学龄前发散的、活跃的大脑,慢慢变得专注和高效,这是掌握式的学习。拼音表和乘法口诀的背诵,正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后加以掌握的过程。而这种学习方式,在孩子之前的学习上是没有的。

如何让孩子的幼小衔接过渡得更平缓,让孩子更易接受而不抵触呢?

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了。

所谓的榜样,其实就是身教。如果说父母的行为,是身教,那么语言的输出则是言传。

在儿童认知心理学上,“身教”叫做观察式学习,“言传”叫做证言式学习。

当父母需要教孩子一种学习能力时(比如背诵或者阅读),一遍一遍地说,倒不如做一遍给孩子看。在观察父母的行为时,孩子不仅看到了父母做的事情,还会尝试理解父母所做的真正意图。

我们时常惊讶于孩子如此聪明,竟然看出了父母行为背后的目的。

因为,孩子模仿的是行动的目的而不是行动本身。

身教有些时候比言传更重要。

SUN
03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

学龄前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探索与观察,学龄孩子的学习方式慢慢偏向于掌握。

作为家长,其实在乎的不一定是分数,而是孩子有没有学习能力。当然,学习能力的建立,来自于家长的养育。

就如我们惊讶于孩子的聪明,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小到一个表情,大到一个性格、一种行为习惯。

而这些无一不影响孩子一生。

一名合格的家长,擅于与孩子“共事”,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观察、学习,而不是指点江山般跟孩子说照我说的做。

养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麻烦的事情之一。尤其当父母想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时候:最好的童年、最好的养育方式、最好的学习环境等等,然后发现养育孩子真的很难。

不过,似乎也不难。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逼着孩子做;和孩子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少说、多做,就这么简单。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赵赵老师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硕士研究生。前编剧,资深教师,深耕讲台8年余:大学教师、少儿创意写作教师、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认证教育戏剧培训师。用艺术的原理、戏剧的灵魂,独创“跟着艺术学写作”系列创意写作教学方法,让写作成为孩子的本能,接触写作就爱上写作。

RECOMMEND
往期推荐当K12撞上兴趣班——到底应该学什么?
认识孩子
孩子该不该报课外班?从“量子波动速读”说起
“你真棒”!“你真好”!——家长们请小心这种育儿陷阱!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夫妻间的“夹心人”:有种伤害叫不安全依恋
“好妈妈”和“坏妈妈”——怎么培养学习好的孩子








扫码关注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