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亲子专栏 | 儿子的视角 VS 爸爸的视角

2020-5-8 00:18|发布者: 熊嘟嘟|查看: 450|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心悦有话说#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一个人既不太注意熟悉的东西,也不太注意陌生的东西,因为和他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孩子眼里看到的东西和爸爸的一样吗?当孩子视角与大人不同时,你会如何对待呢?看 ... ...


 #心悦有话说#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一个人既不太注意熟悉的东西,也不太注意陌生的东西,因为和他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孩子眼里看到的东西和爸爸的一样吗?当孩子视角与大人不同时,你会如何对待呢?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化解父子之间争执的吧!



分享者 |  微微一笑

   

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的视角与成人有所不同,家长就要尊重孩子的视角,关注孩子心理层面的特殊需求,对孩子的答案表示认可,之后让孩子自己验证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探索事物的兴趣变得持久。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
和心悦的小伙伴们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当读到上面这段时,我想到了之前周末发生的一件事。周末由于爸爸身体不舒服没有陪同孩子去骑自行车,儿子跟着同学及同学爸爸一起骑车出去玩了。



晚上回家后儿子拿着手机打开百度地图查找今天骑车路线(平时跟爸爸骑车时有把骑车路线记录下来的习惯),一边查地图一边说着路边的街景及建筑物。儿子:“我们从徐霞客大道一路骑到江阴农业科技园,附近有个湖……”  爸爸:“怎么可能有湖,顶多是个水塘吧。”儿子:“就是个湖,不信你来看。”爸爸拿过手机认真地看了一下说,顶多算个大水塘……儿子:(情绪上头了,开始生气)我:“爸爸,我觉得儿子眼中的湖跟我们眼中的湖应该是不一样的。就比如我们小时候看吴文化公园那里的西高山是不是觉得特别高,爬上去都能累得够呛。但现在看着那山就像小土堆一样没几分钟就能爬完。”爸爸:“是的,小时候学校组织去那里春游,需要爬很久才到爬到山顶。”我:“看吧,小时候的我们跟长大后的我们看同一地方都有所不同,更别说儿子跟我们身高上存在差距,视觉角度上也会有所差别……”儿子:“妈妈那五一期间你能骑车再陪我去那里一趟吗?我带你去看看那湖。”我:“完全可以啊,你安排好时间后通知我就行了。”......同样的东西,大人会觉得小,孩子觉得大,主要是和参照物有关。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多东西本身就觉得大,是因为他们往往是拿自身所见事物做参照。随着年龄与身体的不断增长以及视野的拓展,他们的参照物就不会单纯只拿自身所见事物做参照,这时他们小时候认为大的东西就会慢慢变小。



THE END

分享者 | 微微一笑

一位12岁男孩的妈妈
心悦读书小组成员

心悦父母成长课堂初中高级资深学员

在成为合格妈妈的路上前行着

#心悦小发现#
1.耐心地倾听,才会让你暂时放下自己惯有的想法,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到更多种可能性。

当我们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时,多听孩子说一说吧。

倾听也是一种能力,它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当你尊重对方的同时,他更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说给你听,而不是与你对抗。

2.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视角来描述事物

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3.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是真的融会贯通。所学所用,这位妈妈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巧妙地化解了父子之间的争执。没有过多的评判,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激发对方的思考。儿子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爸爸似乎也转变了观念。

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困惑,

如果你也有想分享的小故事,

或者你也需要高老师的帮助,

请联系“心悦小助手”

联系方式:扫下图二维码,加微信



疫情期间,生活还得继续,那些再简单不过的日常,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往期精彩系列文“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折枝的兰花-高梅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女儿给我讲道理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宝贝,感谢如此自律的你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孩子是我的镜子“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宝贝,感谢如此有勇有谋的你!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女儿向我要控制权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一杯奶茶的精致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与其帮助孩子,不如肯定孩子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影响的力量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对“家庭差异化教育”接纳的理解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谈读书 论写作
“宅在家的日子”系列 | 无声无息的爱
   亲子专栏 | 性教育的困惑
   亲子专栏 | 何谓“为了孩子”?
   亲子专栏 | 一位妈妈在读书中的锐变
   亲子专栏 | 儿子建议妈妈多看书
   亲子专栏 | 读完这本书后,我内心平静了许多
   亲子专栏 | 我打算让自己做个“懒妈妈”
   亲子专栏 | 自主学习≠自己学习,共同学习≠传授知识
   亲子专栏 | 怎样的言语交流,孩子更愿意接受和聆听呢?
   亲子专栏 | 做个尊重孩子的妈妈
   亲子专栏 | 我的孩子不能跟“坏”孩子交朋友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