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贝特分享】爸爸妈妈,童话真的存在吗?

2020-5-9 02:56|发布者: 月子真难受|查看: 19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这道奇葩说的新辩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都赞同反方的观点:“我不会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童话陪伴着我一路走来,即使是虚构的,我也依然得到了精神的救赎。”“ ... ...



“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这道奇葩说的新辩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都赞同反方的观点:

“我不会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童话陪伴着我一路走来,即使是虚构的,我也依然得到了精神的救赎。”



“童话是假的,但其中的道理是真的,不告诉孩子是假的,他们长大后自己就懂了。”



“成长是孩子的事情,大人为什么要让孩子在五岁时,面对你二十岁以后才逐渐明白的事情呢?” ……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孩子在思维上有一个特点,认为万物皆有生命。

正因为如此,孩子们会相信,童话世界真的存在。

或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终究会明白,童话只是故事,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为拥有童话而感到幸福。



正如奇葩说中二辩赵英男所说,

“童话是孩子进入成人世界的通道,只是被做成了可爱滑梯的样子。

如果今天有人认为滑梯的出口太残酷,那是滑梯出口的问题,为什么要摧毁这个滑梯呢?”

滑梯既无错,又能给孩子带去美好的感受,摧毁滑梯实在是没必要。








迪士尼乐园开业初期,有一个装扮成米老鼠的职员和孩子玩耍,孩子很开心。

孩子离开后,职员摘下头套坐着休息,孩子回头时,看到这副场景很失落。



从那之后,迪士尼创始人规定,所有的职员不能在观众面前摘下头套,以保护孩子内心的童话。



《儿童权利宣言》中也明确提出:“人类应该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予儿童。”

童话,就是最美好的东西之一。



一百多年前,有个小女孩写信给《纽约太阳报》, 信里说:

“记者先生,我8岁,我的朋友里边,有的小孩说‘没有圣诞老人’。

我问爸爸,爸爸说,‘去问《太阳报》看,报社说有,那就真的有了。’因此,拜托了,请告诉我,圣诞老人真的有吗?”



报社编辑写了篇社论,回复这个小女孩:

“圣诞老人是存在的,就像爱,善心和忠实是存在的一样,你知道它们比比皆是,才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和快乐。



如果没有圣诞老人的话,这个世界会多么枯燥乏味啊!”



“没人见过圣诞老人,这不表示就没有圣诞老人。

世界上最真实的事情,反而是大人和小孩都看不见的。”



或许,孩子长大后会明白,那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只是大人假扮的,那些礼物,也都是大人买的。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爱与温暖,已经在相信童话的过程中开始传递。

就像一位坚持每年给孩子送圣诞礼物的网友所说,“他应该猜到了圣诞老人是爸爸或妈妈,但他仍愿意相信有位圣诞老人爱着他。”



童年里,每年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心仪已久的礼物,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感,已经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养分,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任何时候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每年的圣诞节,因为有了圣诞老人,孩子们才多了许多的期待与快乐。



告诉孩子,童话是真的,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白雪公主……

这才是对孩子的温柔呵护,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与温暖。






有段歌词说“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童话就是这样,无法简单地否定它的“真”。因为童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也和现实世界有所关联。


有网友给孩子读童话《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孩子说:“妈妈,我不希望哈克和迪克住到我的嘴巴里。”


我就借机对他说:“只要你坚持每天刷牙,哈克和迪克就永远不会住到你的嘴巴里。”
孩子信了,他每次刷完牙,都会开心地说:“妈妈,我的牙齿刷得可干净了,哈克和迪克不会来啦。”


有网友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熊出没》时,孩子问:“妈妈,熊大熊二不让光头强砍树,为什么光头强生病时,他们又去照顾他呢?”


那位网友告诉孩子:不让光头强砍树,是为了保护森林。
照顾光头强,是因为他生病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吵过架的人是完全可能成为朋友的。


这就像孩子前两天幼儿园和小朋友打了架,今天又成为好朋友,在一起快乐玩耍一样,并不稀奇。
这种道理,孩子听了秒懂。


这个世界,其实也像童话故事里所讲的一样,有好人有坏人。
童话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故事。
父母不必担心孩子相信童话,会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在童话中不仅看到了美好,也看到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会明白,童话里的世界是虚构的。
但童话给他的美好感受,却是真的。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孩子会明白自己长大了,变得更聪明了。






童话,是虚构的。但童话对人内心的救赎,却是真的。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作为留守儿童,她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

然而,在她八岁那年的除夕之夜,奶奶无疾而终。



她拉着奶奶的手,奶奶却再也不对着她微笑。

她甩开旁边爸爸妈妈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奶奶的葬礼结束后,她经常在晚上抬头看星星,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她,奶奶死后,会变成一颗星星,在天上看着她。



就这样,天上的星星如同奶奶的眼睛,陪伴她度过了童年里的哀伤时光。

童话,是治愈孩子的良药。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在我年少的时候,经常会被一种巨大的忧郁笼罩,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糟糕透顶。

我经常处于失意和烦躁中,是《小公主》给了我冲出阴影的勇气。”



童话,能给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能够慰藉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得以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有勇气去追求幸福。



就算已经成年,就算已经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残酷,我们仍然应该相信童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傅首尔所说的那样: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关心你了,你难过时还有天上的云为你掉泪,你沮丧时,还有路边的花会为你加油。”



请记住,童话从来都不是谎言,它是现实灵魂的救赎,是我们要留在心中的那颗,最甜的水果糖。



宫崎骏说过:“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相信童话,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成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让孩子相信童话,让孩子永葆童心,是父母送给孩子最有意义的一份礼物。



如果可以,请和孩子一起去相信童话吧,相信这世上定会有一个美好世界~







咨询热线:18368329965

地址:濮院佳源广场1号楼3楼

更多咨询可添加下方课程顾问微信


扫码关注让你永葆童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