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2个孩子过马路被撞,网友竟然纷纷拍手叫好???

2020-7-9 20:36|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6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1前阵子,有这么两个新闻接连上了热搜。一条是俩孩子把马路当成游乐场来回穿梭嬉戏:另一条是云南野生动物园里,一家人追打拉扯孔雀羽毛,只为了逗自家娃开心。这两条新闻看的人又气愤又揪心: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不 ... ...
1前阵子,有这么两个新闻接连上了热搜。
一条是俩孩子把马路当成游乐场来回穿梭嬉戏:


另一条是云南野生动物园里,一家人追打拉扯孔雀羽毛,只为了逗自家娃开心。

这两条新闻看的人又气愤又揪心: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不知所踪,要么为了宠溺孩子“护短”到令人发指。

就是因为这些不管教孩子、宠溺孩子的父母,让所有孩子都替他们的孩子背负上了“熊孩子”的称号。

但这样放任、宠溺孩子,不止会让众人反感,更重要的是,总有一天孩子会为家长的这种放任宠溺用巨大的代价买单!



就像第一个视频里,短短 3 分钟内,两个孩子乐此不疲地在马路上来回横穿 13 次,最终一辆避让不及的车还是撞到了其中一个。

前阵子,还有个孩子在电梯里玩蹦跳被困在里头。

好久之后发现孩子不见了的家长打了求助电话,才找着在电梯里的孩子,救了出来。



2没出事之前,这些孩子的家长要么不见踪影、要么不以为意;直到出了事儿,这些熊孩子家长才会现身,以受害者的身份来给孩子讨“公道”。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因为自己的监管缺失和漠视规则,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因为犯错的是孩子,“而他只是个孩子而已”。孩子跑去抓别人桌子上的菜,全程尖叫把菜扔的到处都是,不遵守各种社会规则,在公共场合耍“熊”被人批评的时候,很多袖手旁观的家长都会轻描淡写地甩出这句话。
可难道因为是孩子,就可以不守规矩、肆意妄为?



当家长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任由他无理取闹的时候,就相当于告诉了他:小孩更低级,和大人不一样。

如果连家长都不把一个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去看待、尊重,孩子就更会觉得自己用不着遵守成人社会的规则。

不用为自己的举动负责,更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一个自私自利的熊孩子,就是这样出炉的!

在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没有规则感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害了自己。

3
在孩子年龄还小,没有分辨是非、判断对错能力的时候,家长给他的教育非常重要。

这些事,越早教会孩子越好——

🔸 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越早越好

再小的孩子,也是社会的一员。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不要在商场随意攀爬”、“买东西、坐电梯要守秩序”,理解和遵守这些社会规则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对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尊重。孩子在公共场合的错误行为,家长要及时严肃制止;如果影响到了别人,可以马上带他离开现场。等他情绪稳定之后,明确告诉他什么行为恰当、什么行为不恰当,以及不恰当行为的后果。

只有坚持住界限原则,经过一次次的磨合,孩子才能真正懂得规则的界限到底意味着什么。
自律的孩子,能从别人的尊重中获得自信;遵从规则,又是给孩子时时刻刻最好的保护。  

🔸 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承担责任是勇敢的表现

我们不但要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更要让孩子知道:“知错能改是好事”。

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认错=承认我是个坏孩子。

这时就需要家长一次次示范给他们看:大人也会做错事,做错事道歉是承担责任、表示勇敢的好事情。



从带着他认错、到自己认错,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不断地重复给孩子看。

慢慢的,认错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但这一点小小的进步,都对家长的耐心和毅力是个挑战。

当然,带孩子难免遇到一些失控的场面——毕竟孩子是天生的谈判家,总会瞅准一切可能的机会、利用一切让你难堪的做法,比如躺地上耍赖、尖叫、哭喊,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而且,这件事还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你不但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还要自己要付诸实际行动,要求全家人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

4
身为家长的我们,并不想养出一个不受欢迎的熊孩子;再调皮好动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熊孩子。

给孩子树立规则感,不仅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更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保护。



要知道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 40~50 万儿童因意外受伤,大约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约有 50 位儿童因意外事故被夺走生命。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对孩教育的忽视。

有句话说: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社会会帮你教育他。

只有当家长意识到安全规则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需要融入社会的个体来对待;只有当讲的道理,今天明天都是一样的、全家人都是相同的、大人也是这么做时,孩子才可能会记得住、做得到。

树立规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也是让孩子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怎样才能得到尊重、树立自信。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