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用电影课促进孩子的积极成长

2020-7-10 15:47|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85|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文 |安妮我最近做了一个系列音频课,叫“积极成长电影课”。什么是积极成长电影课呢?简单地说就是:对优质电影的介绍分析+积极心理学方法和练习。主旨是:以喜闻乐见的电影为抓手,全面提升儿童 ...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 | 安妮

我最近做了一个系列音频课,叫“积极成长电影课”。

什么是积极成长电影课呢?简单地说就是:对优质电影的介绍分析+积极心理学方法和练习。主旨是:以喜闻乐见的电影为抓手,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与幸福的能力。

这个系列课程,主要是给家长们听的,此外,也适合老师、心理咨询师以及13岁以上的青少年。

如果您是一位父母,家里有从出生到20岁的孩子,那这个课程就是为您准备的。如果您家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我强烈建议祖父母们也来收听。



除家长们之外,这个课程中的内容和方法,也适合学校教育,老师们可以很方便地将我们的积极成长电影课转化为学校的心理课、德育课和班会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补充材料;此外,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等专业人士,在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咨询和辅导的时候,也可以将这个电影课作为对来访者的辅导材料或家庭作业。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只要你喜欢电影,这个课程应该也适合你。



积极成长电影课系列包括六大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一到两个主题,六个单元分别为:一、压力和逆境下,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二、困境和危险中,有顽强的生存意志;三、恐惧和挑战下,勇敢探索与进取;四、幸福的生活中,学会勤劳和奋斗;五、大事小情中,展现爱心与善良;六、朝夕相处时,优化亲子关系。

为什么要讨论这些主题呢?

让我先问您一个问题吧。各位家长和老师,您觉得,养育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您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您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以前我在课堂上,问过很多家长和老师们这个问题,我发现大家普遍地,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将来有成就,一生顺利幸福。这当然是很合理的希望。

但是,问题是,无论咱们这些做父母和老师的怎样精心保护,都难以避免孩子的一生遇到艰难和挑战、天灾或人祸。

那么,您是否考虑过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强悍?他们会不会在遇到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



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从小被众多长辈宠爱和照顾,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生活能力和坚韧的性格。

那么,你的孩子或学生是怎样的呢?是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否胆怯畏惧,怕吃苦不上进、肩膀上担不起责任?是否经常顶嘴、发脾气、叛逆?



大家在媒体上和生活中,都见过很多情绪或行为上出现问题的孩子。别以为那只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出问题的家庭,父母本身非常优秀,是高材生、优秀员工、企业家、官员、名人,甚至是老师、校长和心理咨询师。说实在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出问题,我也不敢。那我们能怎么办呢?

我的办法就是,首先努力给孩子打好积极成长的底子,也就是让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强悍、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热爱生活、快乐进取、勤劳奋斗,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在此基础之上,再追求成绩和成功。

也就是说,让孩子至少能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在此之上或与此同时,再追求卓越。



如果反过来,只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才艺,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的人生可能会像在建在沙子的城堡一样,看起来富丽堂皇,一遇到浪花的冲刷,就会垮掉。

本课希望培养的乐观、生命力、勇敢、进取、勤劳、奋斗、爱心、善良等,都是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础能力。如果家里不教、学校也不教,孩子的这些能力从何而来?



本课的最后一个主题是亲子关系。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说,做父母其实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崇拜父母、听父母话的时间也就那么十来年,到了青春期,父母的影响力就基本上“过期”了。

那么,在这段“父母有效期”内,您该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给孩子打下一生健康、成功和快乐的基础? 我想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本课中讨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以教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前沿的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所以这个电影课不是简单地介绍电影故事,而是通过电影的引导,介绍一系列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和方法。

*******

孩子们从五、六岁到十八、九岁,十几年的时间里,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生活不仅压力大而且比较枯燥,想找点乐趣玩玩电子产品,还要被父母和老师们不停地唠叨和限制。

从成人的角度,我们希望孩子们少玩手机和游戏、多学习、多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但是,大人的唠叨很难奏效。通过严格控制也许可以把孩子管住,但控制的同时,也很可能就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生命力,甚至引起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的恶化。



但是,如果通过电影来培养孩子的素质、减少对游戏的依赖,就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电影。

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帮助孩子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大大开阔其眼界;能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情绪和行为,提高孩子们的阅历和情商;能够让孩子获得激励,锻造自己的心性;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以及表达和写作能力;甚至,看电影的过程,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正是因为这样,我精心选择了几十部电影,做成了系列电影课,分别适合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有的课深入分析一部影片,有的课则介绍多部影片。六大主题中,每个主题都分别有适合儿童的以及适合青少年的电影。

考虑到低龄孩子不适合长时间看屏幕,我还特别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推荐了一些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小短片,而13岁以上青少年看的主要是1个小时以上的电影(建议中途休息眼睛)。

事实上,给低龄孩子看的小短片,很多也适合青少年、甚至成人,而给青少年的电影课,低龄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用上,这个课程可以陪伴他们的成长。

总之,所有这些严肃的教育成分,都是通过喜闻乐见的电影来实现的,无需说教,孩子们自然喜欢。所以本课比起一般的心理辅导课程,要更加生动有趣。

*******

很多家长跟我说,他们对教育孩子很重视,学了很多亲子课。听的时候频频点头,但到了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本能地“三连吼”。

真是应了那句话:“道理懂一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其实呢,这也不奇怪,因为培养孩子,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何况,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那就是:“哪怕你说得都对,我就是不听!就是因为,你是我爸妈!”



如果您对培养和教育孩子有困惑、有烦恼,那么这个课就是给你提供方法的。

如果你跟孩子交流有困难,孩子不肯听你讲道理,那就请他们来听安妮老师讲电影课吧。

我会努力用最平和的态度、最形象的语言,把深刻的心理学知识融会到电影故事中去。



所以,本系列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既可以给家长(或者老师)听,由大人教孩子,也可以直接让孩子听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应该都是听得懂的。

但是,您作为家长,也不能完全做甩手掌柜。

首先,我建议您跟孩子一起看电影。在对电影进行介绍和分析之后,每个单元我都设计了亲子互动工作坊,主要由家长来学习,然后跟孩子一起做互动练习。

其中的“亲子驿站”,主要是给3-12岁儿童的,而“心理工坊”则主要是给青少年的。对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工坊可以由家长跟孩子一起做,也可以由青少年自己做。



所有这些练习,我都尽量做成傻瓜版本的实操方法,让大家拿起来就可以用。

当然,如果您是一位有道行(heng)的家长、老师或咨询师,完全可以在我设计的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提升。

*******

接下来说说我是谁?为什么来由我来讲电影课。

我本科学的是教育学,随后在哈佛大学读了心理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了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美国心理学会前会长、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赛里格曼教授,后来又读了清华和伯克利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

我多年研究教育和心理问题,翻译出版了一些教育和心理学书籍,包括《坚毅》、《生活质量疗法》、《儿童心理干预实用手册》、《家庭教育辅导实用手册》等。

从2012年至今,我每年都对家长、老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除此之外呢,我还曾经从事过媒体工作以及新媒体的创业,所以可以自己录播和制作这个节目。

特别是,我从小就是个电影迷,看过很多的电影。我还专门研究了美国的电影疗法(英文叫Cinema therapy 或movie therapy,Film/Video-Based Therapy)。

所谓电影疗法,就是用电影和电视节目作为心理辅导和治疗的工具,让影视作品成为人们心理成长或康复的催化剂。



电影疗法让人们通过电影中的影像、情节、音乐等对心理的影响,来获得洞察力、灵感、情感释放以及变化和成长,是一种创新性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方法(Segen's Medical Dictionary)。

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在中国文化下,怎么样把心理学和电影相结合,成为一种既科学、又形象生动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工具。



除了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还是一个16岁男孩的妈妈。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用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素材,启发儿子的心智、培养他的品格和能力,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功课。在儿子幼儿园到初中毕业,我们家几乎每周末都有个“电影之夜”,那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亲子时光。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看了很多电影研究和影评,为儿子精心挑选电影,跟儿子一起看电影,并从心理、品格、文学艺术等各个角度进行讨论,而且确实效果非常好。

过去这些年讲课的时候,每当我跟学员们分享我在运用电影对孩子进行教育方面的心得的时候,在场的家长、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们都强烈呼吁,让我一定要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

他们说,我在教育和心理学专业上的研究,以及作为一个母亲的思考,能够帮助到很多的家庭和孩子;我过去十几年花费时间积累的电影素材和讨论练习,能为家长、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们,节省大量自己找电影、提炼教育要素和编制练习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音频课程里,我把我经过多年学习和探索积累的电影课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了大家。在录制课程的过程中,我往往会忍不住地增添内容,所以,实际做出来的课程的节数,会比原本的设计的内容更多。



希望咱们一起,借助人类最优秀的电影,以及前沿的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们的幸福成长!

当然,我也希望这个课程能让您本人,获得一些进步。而您的反馈和分享,也会让我得到提高。

让我们一起开始一段电影和心理学相伴而行的积极成长之旅吧!



(图片素材主要来自于《阿甘正传》、《狮子王》等截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