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北美大城市唐人街的死与生:温哥华篇

2020-7-20 17:38|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254|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来自:DSC设计罐头(ID:Design_Can_Studio)本文已获得授权温哥华唐人街入口温哥华的唐人街,又称华埠,位于温哥华市中心半岛东部,是加拿大最大、北美第三大(也有说是第二大)的唐人街。与市中心其他地区相比,占 ... ...
来自:DSC设计罐头(ID:Design_Can_Studio)

本文已获得授权



温哥华唐人街入口

温哥华的唐人街,又称华埠,位于温哥华市中心半岛东部,是加拿大最大、北美第三大(也有说是第二大)的唐人街。与市中心其他地区相比,占有十个街区的唐人街在精神上和现实中都是不少华人的第二家园,并且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团体的发展,成为温哥华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中心和唐人街所在地

对于设计圈子来说,唐人街的存续与变迁又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城市研究话题。唐人街的存在,是华人生活的真实反映,还是西方眼中的东方幻想?

作者|JH

整理/编辑|JH

主编|Pengfei



温哥华唐人街的生



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中国劳工

© Royal BC Museum and Archives

温哥华唐人街的建立,始于1880年代。当时,横跨北美洲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始建设,因劳动力短缺而使用外国工人,于是在1850年代的淘金潮后迎来了第二波移民热。还只是伐木业小镇的温哥华作为铁路终点,也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约有一万七千名中国工人参与到了建设之中,在恶劣的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下艰难谋生,超过六百人在其间丧生。幸存的工人在工程结束后被遣散,却由于歧视,难以在当地建立根基,被迫生活在城市中较差的区域。于是,一部分工人聚集在一起居住,创建华人社区,逐渐在一些城市形成唐人街,在海外建造出第二个家园。



同居一室的华工

© The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Project Council

1886年,约有90位华人居民的温哥华唐人街,初具雏形。



1889年的唐人街地图

© The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Project Council



1889年,唐人街的一场传统葬礼 © Vancouver Archives



1904年的唐人街街道

© The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Project Council

到了1890年代,居住于此的华人过千。拥挤的居住区产生了黄赌毒等社会问题,居民与商铺还于1907年遭到反亚联盟的打砸,但唐人街仍在持续扩张。



1913年的移民证书 ©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中华会馆 © Vancouver Public Library



唐人街有超过100个会所,不少楼房有着广东地区的建筑特征



1915年,军队行军穿过唐人街,几个华人好奇观看

© Vancouver Archives

1896年,多名华商联合创立了中华会馆,在1910年建楼,用作会馆办公室和华人医院,成为本地华人团体的代言。此后的十几年,有着西方建筑风格,又融合了中国南方建筑特色的楼房相继建起,唐人街的发展在1920年代初迎来全盛时期。



森记楼,始建于1881年,在1913年被改造后,作为世界上最窄的商业建筑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香港咖啡馆,海报中的嘉禾大戏院于1916年开张,放映过不少华语影片,如今已不复存在。摄于1986年 © Paul Yee



1920年,男孩们在唐人街拍班级集体照

© Vancouver Archives



1936年,森记楼店铺门前 © Vancouver Archives



1940年代,唐人街店铺门前 © GEE WHIZ



温哥华唐人街的死

拥有医院、图书馆和多所学校、剧院、同乡会所的唐人街,已能自给自足,却在1923年随着排华法案的推出遭到重创,中国移民被禁止入境,不少华工无法将妻儿接来同住,孤身在异乡谋生。自1885年,政府为限制中国移民数量,针对中国移民收取的高昂“人头税”不断加价,种族主义的歧视政策在此禁令下达到顶峰。再加上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居民的搬出和死亡使得唐人街人口骤降。1945年后,部分居民搬至前日本埠和士达孔拿区(Strathcona District)。



1960年代前的街道

© The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Project Council



1960年的唐人街夜景 © Chung Collection, UBC Library and Rare Books



1961年的街道 © B.C. Government

1960年代,城市改造计划开始实行,多处华人居所被拆除、改建,迫使上百华人离散、搬迁。在与政府部门协商后,大规模拆迁改为维护、翻新。1970年代,唐人街被认定为历史保留区,并在部分香港企业家的投资下重新繁荣。



1979年的唐人街街头 © Paul Yee



1986年的街景 © Paul Yee

1980年代,唐人街的美化工程如火如荼,特色的灯柱、路标、银杏树出现在街头,中山公园和古典中国花园建成,世博会上的中华门也被移入。改造成果延续至今。



楼房美化前后

© The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Project Council



中山公园再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园林 © Kevin Krebs



1986年世博会展出的中华门被迁移至文化中心前,在多年风雨侵蚀后被拆除,于2000年用大理石重建了牌楼



唐人街灯柱和路牌



温哥华唐人街未来发展的问题

近几年,围绕着唐人街改造的讨论增多。尚可承受的地价和衰败的老楼引来了许多开发商的目光。中档住宅的投建引发了唐人街居民对周边地价上涨的担忧。低收入居民不得不搬出租金上涨的公寓,特色小店也可能被大型连锁店取代。外来中产居民的加入或许会使居民结构产生巨大变化,导致文化遗产流失现象越发严重,进而打击城市的文化多样性。







位于片打东街23号,1927年开张,目前唐人街上历史最悠久的以优质厨具零售闻名的店铺MING WO在今年年初因为开发商的压力,宣布结束这个家族将近一百年的经营

而且,周边流浪、无业人群的聚集,和部分地区的脏乱现象也急待解决。

历史学家约翰·阿特金(John Atkin)在唐人街做了大量历史研究工作,并说这座历史悠久的社区陷入了一个“怪异的时代”,“我们正在尽全力复兴唐人街的文化,以确保唐人街幸存下来,但是我们同时也遇到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包括相邻街区的毒品问题和无家可归人员的安置,这确实在影响着人们对唐人街的观感。人们因为附近的社会问题而不愿光临唐人街,所以小商贩生意也遭受损失。”

保存文化价值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唐人街也需要应对时代发展,满足居民当下的需求。提高安全保障,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提升交通便利性,都是吸引更多游客不可或缺的元素。







位于片打东街130号的CHINATOWN BBQ 华埠烧腊绝对算是传统经营现代化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现代装潢和营销理念+老牌正宗中式烧腊



温哥华唐人街最经典的参茸海味店铺

如今,唐人街在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挑战下萎缩,少数连锁店已经开始取代本地老店。许多老店店主上了年纪,年轻一代又不愿接手店面,只好关门大吉。以小本生意为主的商业模式能否长久存续,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位于唐人街西边的煤气镇,如今是热门旅游景点

距唐人街不远的煤气镇(Gastown)在早年间完成了改造,成为中高档商店聚集的街区,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很可能加速唐人街的贵族化(Gentrification),迫使小商户与低收入居民搬迁。许多北美城市的唐人街,都逃不过被“迪士尼乐园化”的命运——中国风情只是一个满足西方想象的象征符号,而非世代华人文化生活的展现。



105 Keefer Street 项目场地及周边

105 Keefer Street 项目自2013年开始就是唐人街改造的争议热点。上图的停车场即是项目场地,被计划改建成公寓楼,项目因与场地及周边历史文脉的割裂而遭到批评。停车场紧靠纪念广场,街对面即是图书文物馆、中山公园,停车场一角曾是北美第二大华人经营的剧院。



早期的 105 Keefer Project 公寓楼渲染图 © Beedie Development Group

新公寓的设计忽视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面向低薪阶层的住房数不到总数的1/4,底层店面也为私营商铺,与邻里浓厚的公共生活氛围背道而驰。纪念广场曾举办过夜市,夏季也常有麻将活动,为社区增添了不少生气。

尽管反对此项目的呼声很大,但也有居民坚持认为这是在帮助唐人街发展,能带来更多经济适用住房,还曾在市政厅前集会表示支持。高层领导也对此存在巨大意见分歧。在任市长表示,如此激烈的民众反应,还未在其他项目上见过。项目最终在2017年以8:3的票数被市政府否决。



修改后的 105 Keefer Project 公寓楼渲染图 © Beedie Development Group

但事情并未结束。Beedie Development Group 作为开发商,在2019年以拒绝发放开发许可证和侵犯私有财产权对市政府提出诉讼,表示经过四轮修改后,公寓楼从12层、占地120英尺缩减为9层、90英尺,已经符合设计准则,却被开发许可证审议局(Development Permit Board)驳回,且并未指出是违反了哪条具体规范,使得开发商申请许可证时毫无明确修改方向。来回争论后,市政和开发商商议以等值土地交换作为项目驳回的补偿。



温哥华唐人街夏季麻将活动现场和海报,活动于2015年由几位年轻华裔发起 © 青心在唐人街

如今,温哥华唐人街已被加拿大认定为濒危遗迹,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希望建立加拿大华人博物馆。2002年开始推动的唐人街愿景(Chinatown Vision),和2009年始的唐人街周边规划(Chinatown Neighbourhood Plan)力图振兴唐人街的经济、文化和社区活力。主要策略包括:保护文化遗产,兴办社区活动,与学术机构交流合作;支持小地块、中层建筑的开发,呼应唐人街的现存格局;保持商业、零售、文化混合的土地用途,鼓励低收入居民住宅的开发;改善公共场所,并协助举办公共节日庆典等活动。通过引入艺术、文化、教育相关设施来吸引年轻人,在不破坏文化氛围的情况下保持商业活力。越来越多的年轻华人确实也积极参与到了唐人街文化保护和振兴的行动中。

未来,温哥华唐人街是否能作为一个真正的华人居住区存续下去,还是成为满足游客“东方幻想”的一个空壳,还未可知。

图片均源自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pacing.ca/vancouver/2018/02/05/vancouvers-chinatown-dichotomy-past-present-part-1/


https://thetyee.ca/Culture/2019/03/27/Chinatown-Vancouver-Colour-Photos-1970-1980/

http://spacing.ca/vancouver/2017/04/24/future-hold-vancouvers-chinatown/

https://open.library.ubc.ca/collections/chinesecanadianstories/instrcc/items/1.0367517


http://www.sfu.ca/chinese-canadian-history/chart_en.html

http://www.sfu.ca/chinese-canadian-history/vancouver_chinatown_en.html

https://www.tourismvancouver.com/vancouver/neighbourhoods/chinatown/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then-and-now-chinatown-photos

- End -



建筑师杂志(ID:ARCHITECTERS)联系方式:
广告投放: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cr58@163.com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