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要把我妈杀了”:男孩深夜求救,背后是中国9000万儿童的哭诉

2020-7-21 10:47|发布者: chessw666|查看: 126|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难得时光原创文 | 豫里最近看到一则让人愤怒的新闻。一个男孩浑身血淋淋,一脸惊恐的跑到保安室请求帮忙报警:“后爸要把我亲妈杀了”。原来,男孩的妈妈提离婚,遭到了后爸的暴打。所幸,受伤的曾某经过手术后,转 ... ...

难得时光原创
文 | 豫里
最近看到一则让人愤怒的新闻。
一个男孩浑身血淋淋,一脸惊恐的跑到保安室请求帮忙报警:“后爸要把我亲妈杀了”。
原来,男孩的妈妈提离婚,遭到了后爸的暴打。




所幸,受伤的曾某经过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目前无生命危险。

真是令人愤怒,但同时更心疼这个孩子。
不敢想象,这个夜晚男孩都经历了什么?
或许他想反抗爸爸的暴力,却反遭伤害。
或许他想保护妈妈的身心,却无能无力。
有网友留言:请一定要疏导好男孩的的心理,别让这件事影响他的一生。
是啊,当家与暴力划上等号,当这个家阳光不在,阴影笼罩,站在阴影里的孩子还能幸福成长吗?
家原本是温暖美好的港湾,现在却变成冰冷刺骨的战场。
孩子在这个战场里手无寸铁,成了受伤最深的那个。



那些目睹家暴的孩子,伤的有多深?
联合国发布的《2013暴力侵害儿童全球调查报告》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33亿至2.75亿的儿童,目睹发生在父母之间某些形式的暴力行为。
而在中国,根据全国妇联2015年的调查,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中国约有9000万孩子生活在存在暴力的家庭中。
如此大量的数据不禁让人心惊。
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幼小的孩子,美好又脆弱的心在眼前被人狠狠的摔在地上。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家暴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在这条问题下,更是一个个曾经经历过暴力的孩子的痛诉。





其中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会弯着腰陪我打羽毛球;
会在我生日那天亲自做一桌不怎么可口的饭菜;
会倾听我的想法,会鼓励我,教我做人的道理……
他的形象是高大和蔼的,是我找另一半的标准。
但当他扭曲着脸,向我妈举起拳头的那一刻,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彻底崩塌了。
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一旦发现父亲脸色不对,言语有些激烈,就犹如惊弓之鸟般,但不得不忍住惊惧站在我妈面前,心底涌现莫名的悲凉。
从此,我对漫漫人生路产生了担忧,对爱情、家庭产生了怀疑,没了交男朋友的心思。”
看到这些文字,身为母亲的我心疼又惊恐。
在我们去揭开这些孩子的心之前,你与我永远也想象不到,家暴对孩子而言,杀伤力有多大?
在孩子眼里,他无法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会用最粗暴的方式,伤害对方。
挥舞着拳头、手上拿着殴打工具、嘴里喷口而出谩骂,就像一把利刃深深扎向孩子幼小的心灵。
而这把利刃所带来的伤害会在他的一生蔓延开来。
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连续三年对童年时经历过家暴的成年女性开展心理辅导,该中心主任李莹发现,有的参与者在生活中无法忍受他人的肢体接触。
“她不能拥抱别人,也不能接受别人的拥抱。
可以想象她是多么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李莹说,目睹家暴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人更难建立亲密关系。
能给予孩子爱的家庭,孩子心中也会充满爱;
充斥暴力的家庭,就会让孩子失去爱自己,也爱别人的能力。
家原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拥抱爱,如何对待爱。
然而一次次的家庭暴力,却让孩子对生活、对爱情、对婚姻心生恐惧。



家暴是孩子一生无法摆脱的噩梦
美国学者Miriam K. Ehrensaft等研究者在一项长达20年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儿童阶段曾目睹父母家暴的孩子,在成年后实施暴力行为的比率是从未目睹家暴的孩子的3倍
而美国刑事司法专家Briggs在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也表示,长期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会产生“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的错误认知。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孩子在学习你的一举一动,他们曾经看到你如何对待身边人,就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对待身边人。当孩子越长大我们越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的影子。
如同《神秘巨星》中的女孩尹希娅她渐渐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
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爸爸常年殴打妈妈。



因为忘记了烧热水,妈妈的手被打断了
因为晚饭做的不合胃口,爸爸直接把餐盘掀翻到妈妈身上。
妈妈卖掉了自己的项链给她买电脑,被爸爸一个耳光扇到跪在地上。



爸爸让家里的每个人都生活得战战兢兢。
尹希娅痛恨爸爸的家暴行为,但她却没有意识到,最先被父亲潜移默化影响到的是她自己。
手工材料被弟弟拿去,弟弟愧疚的说:我想给姐姐准备礼物。面对弟弟的心意,她冰冰冷冷的回应道,我不需要你的礼物!
她对待暗恋自己的男生,同样毫不留情。人家哄她开心时,她当着同学的面,对他说,“你是条狗吗?整天跟着我。”
不如意时跑到天台上摔东西,甚至不惜用弄伤自己来发泄情绪。
她拼命逃离原生家庭,努力飞往外面的世界追梦,但家暴如同刻在她脑海一般,越是努力避开父亲,却越在复刻父亲的行为。
她在用父亲的暴力方式,对待家人,朋友,甚至是自己。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
你粗鲁的暴力,怒吼的声音会成为孩子大脑里永存的恐怖影片,循环播放,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
而他们也会在不自觉中沿袭父母的家暴行为,成为他们一生都走不出去的噩梦。



别让你的隐忍成为孩子一生的枷锁
为何家暴发生的频率如此惊人?
其中原因复杂,有法律的不完善,有制度的缺陷,有施暴者的心理问题。
更有受害者对家暴的隐忍。
即使,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也不想离婚。长期忍耐的所有动力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当初的刘国艳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一次次家暴中忍耐下来。
刘国艳被丈夫的汽油浇到头上,全身烧伤面积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她的儿子因为无法忍受父母间的暴力,多次哭诉想跳楼自杀。她忽视儿子长达五年对她的求救。
她本以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儿子却在一次次家庭暴力中变了。
他辍学,拒绝和家人同住交流,与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爸爸妈妈我都恨!是他们共同毁了我的正常生活。
说什么为我好,当初选择分开才是最正确的。”


刘国艳和儿子
儿子的话是血与泪的控诉。
“为了孩子幸福快乐地长大。”
这个美好的愿望,放在一个家暴的家庭环境中显得如此虚无缥缈。
所以,千万别用这样的借口,让自己深陷泥潭一般的婚姻。
成年人要及时止损,才能拥有新的人生,别让你的人生沦为家暴的牺牲品。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周国平说:“一个家庭和睦,父母相爱,孩子能在有爱和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
换句话说,就是看似完整却内部破碎、充斥暴力的家庭关系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爱只来源于一段健康美好的关系。
只有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才能像一道温暖的阳光,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照亮孩子的人生道路,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前行。
衷心的希望,所有使用暴力和身陷家暴的父母都能明白这一点。
也希望世界上所有孩子都能被家温柔以待,愿所有被家暴伤害过的孩子,都能被时间抚平伤痛,走出阴影。
*作者简介:豫里  写作是为了体验两次生活

原创文章推荐:14岁一天作诗2000首,真相令人不寒而栗成都14岁女生之死扔扔扔五年级女孩被“正能量”杀死

中国1.76亿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女孩?


一个上海底层市民半个世纪的辛酸奋斗2020年上半年世界最新电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难得诚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