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的宝贝

2020-7-29 16:42|发布者: 小小小小泡泡糖|查看: 14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去年夏天回故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家老宅周围那浓密厚重的绿色。我知道,这一棵棵树木,都是爸爸曾经一锹一锹栽下的;一片片绿荫,都是爸爸当年用心血汗水换来的。当时虽然正值伏天,老家酷热难耐,可是一走进 ... ...
去年夏天回故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家老宅周围那浓密厚重的绿色。

我知道,这一棵棵树木,都是爸爸曾经一锹一锹栽下的;一片片绿荫,都是爸爸当年用心血汗水换来的。

当时虽然正值伏天,老家酷热难耐,可是一走进绿树簇拥的老宅院子里,顿时觉得一身舒心的清凉。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绿树婆娑,荫影斑驳。朦朦胧胧中,我又仿佛看到了爸爸那亲切的背影。

爸爸一生爱树,也喜欢种树养树。他把每一棵树都看作宝贝。曾记得爸爸如数家珍地向我夸赞杏树,他说杏树全身都是宝:杏花很美,宜观赏;杏肉好吃,还可酿醋;杏仁是中药,还能榨油;杏叶能喂猪和牲畜;杏枝烧柴做饭火力硬;杏木能做家具。同时杏树根系发达,能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绿化美化环境等等。他教育我要多栽树,尤其要栽杏树。



(爷爷 徐克嶽)



父亲小时候栽种的一棵杏树,后来成了我们祖上老宅的风景。

那时候,一走进我们祖上老宅村口,迎面就能看见,一尊高高的黄土墩,像座山峰一样矗立在眼前。土墩有10多米高,三面笔直,只有靠村里一面有脚窝可以攀爬上去。土墩顶部大约有现在酒店里大圆餐桌般大小。土墩本身也没啥特别的,有意思的是,土墩上面竟然长着一颗杏树。虽说树不是很大,但是每年都开花,还会结很繁的杏子。爷爷说,这棵杏树就是爸爸小时候种下的,当时小杏树在半坡上,家人取土时舍不得挖掉,只是在小杏树周围挖土。年长日久,人们不停取土,土墩不断地变高,这棵杏树就在干土墩上顽强的活了下来。



每年春天我们都能看见杏树开花结果。不过我小时候胆子小,从没敢攀爬过土墩,好像也没吃过土墩上面的杏子。

再后来,等我上大学回来后,发现那个土墩早已不见了,上面的杏树也没了踪影。据说当时村里拓宽道路时,把土墩挖掉了。



爸爸一生中做过很多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是1944年高小毕业后,去当地一所初级小学当老师,后来他参加了县游击队,成为侦查班一名战士。解放后做过县药社会计、县政府收发员、县检察院书记员、县公安局治安股长等。爸爸一生中从事工作领域最长的还是农业林业。先是在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工作,后来又长期担任公社农林干事,上世纪60年代还当过一段时间林业站站长。



我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现在回忆起来,总是断断续续的。我们老家原来好像不出产苹果,有一年爸爸带回来几个红苹果,记得包一打开,满窑洞里都是苹果的香味,后来我家的老宅旁边就有了小苹果树,再后来就吃上了自己树上的苹果。

老家原有的槐树,长得慢。几年甚至十几年也长不了多大。爸爸后来带回了新槐树苗,树枝上面有小刺,就栽种在我家门前的坡底下,没几年就长得又高又粗。村里人知道后,都来我家要新槐树苗,后来我才知道,老家原来的槐树叫国槐,爸爸带回的叫洋槐。

那些年,爸爸每年春秋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没有的树木品种试种。他不但自己种,还分发给村上的乡亲们种。每到植树季节,家里总有人来,打问爸爸今年又带回什么新树种。





爸爸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爱学习,肯于钻研。在树木栽种、果树培育技术上,总会有新的做法。他不但会修剪苹果,尤其擅长嫁接果树,他能熟练掌握传统的嫁接技术,而且有自己的绝活。

爸爸不但在杏树上嫁接李子,在杜梨树上嫁接冬梨,还能在梨树上嫁接苹果,在果子树上嫁接苹果,而且嫁接时不锯掉果树,只是在夏天时用小刀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把需要嫁接的“树眼子”贴上即可。他把自己这套嫁接方法戏称“热粘皮”。等到第二年嫁接成功长出新树芽时,再把原来的母本锯掉,新树芽就开始长大结果。

爸爸的嫁接技术,连村里的果树老把式都夸他水平高。各种果树越栽越多,我们家人根本吃不完,妈妈经常会在路上把放学的孩子叫上来,给他们每人把果子装满书包再回家。





爸爸种树在当地成了名人,走到外面经常有人前来向他请教。他乐于助人,回家途中经常被乡亲们请走嫁接果树,好几天都回不了家。

爸爸不但在自己的家里周围亲手栽种了大量树木,也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传授育苗、栽种、嫁接知识,为大伙儿免费提供树苗,义务修剪嫁接果树,从来不收一分钱。他真心为乡亲们服务,为家乡绿化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995年爸爸正式离休,当年去了宁夏小弟家领孙子。虽然从此再没能在故乡种树,但还是一直放不下他的那些宝贝树。我每次从老家回来,他都要询问庄前屋后树木的情况。每有老家来人,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那些宝贝树。他还一直惦记着祖坟的绿化,专门捎钱给家里的侄子,要他们用来购买松树苗,在坟院四周多栽树。



爸爸虽然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他留下的片片绿色,至今还在装扮着故乡的美好河山。他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爸爸永远是我们儿女们心中的参天大树!

 2020年农历六月初十零时六分为纪念爸爸95华诞敬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