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家称王称霸,在外乖巧如兔,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总喜欢“窝里横,外面怂”。
这类孩子在家总喜欢和爸爸妈妈大喊大叫,但在外面面对生人的时候态度却很怂,甚至会躲在爸爸妈妈背后不敢说话。
其实深入了解之后就能发现,在这样的娃背后,也大概有一个类似性格的爸爸。

邻居小月的女儿就是这样的性格,在家“作天作地”非常蛮横、不服管教,隔着墙壁我都能听见对面“鸡飞狗跳”的声音。
可是偶尔在小区看见小月带着女儿出门时,看着躲着小月背后满脸羞涩害怕的小姑娘时,让我对孩子喜欢“外面怂,窝里横”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认识。
其实这种行为在家长看来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孩子日后的影响很大。

一、孩子“外面怂、窝里横”,是因为有这几种类型的爸爸
1、爸爸过于蛮横
有的爸爸在家非常不讲理,蛮横暴躁,总以爸爸的身份压着孩子,控制孩子。
哪怕自己做错了,也拒绝和孩子道歉,甚至一错到底,对孩子更暴躁。
这样的爸爸本身就属于“窝里横”的爸爸,孩子可能有样学样,也变得“窝里横”。

2、对伴侣不尊重的爸爸
有的爸爸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和伴侣吵架,甚至会对伴侣动手。
这样不尊重伴侣的爸爸很容易给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塑造孩子不尊重他人,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糟糕性格。
甚至有时孩子有样学样也跟着爸爸一起凶妈妈,导致“窝里横”。
3、爸爸当甩手掌柜
管教孩子是缺一不可的,很多“外面怂,窝里横”的孩子都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来自父亲的教育。
很多爸爸当起了甩手掌柜,对孩子不管不问,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面对生人“外面怂”。

二、当孩子“外面怂、窝里横”,家长如何引导
1、当孩子“外面怂”的时候
当孩子在外面很怂,比如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经常躲在爸爸妈妈的背后,不敢与其他小朋友搭话,总想一个人独处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外人打交道,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平时也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锻炼孩子的口才,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当孩子“家里横”的时候
爸爸在家里也要以身作则,不乱发脾气,尊重伴侣,加强沟通。同时如果发现孩子有“窝里横”的倾向,要及时制止。
坚决但是委婉地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最后,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的礼仪,让孩子懂礼貌知进退。

总结: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不代表家长就能忽视。
当孩子出现类似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思考是否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变成一个“坏”孩子的。
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接触外界,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
关于孩子“外面怂,窝里横”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