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教会孩子克服不良惯性

2020-9-20 10:3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2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惯性初中学物理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学过惯性。老师也一定举过这样的例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如果司机刹车后停住了车,车上的人会出现哪种情况:a.停住不动 b.身体向前倾 c.身体向后仰。大家都有生活经验,也都知道这 ... ...










惯性

初中学物理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学过惯性。老师也一定举过这样的例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如果司机刹车后停住了车,车上的人会出现哪种情况:a.停住不动 b.身体向前倾 c.身体向后仰。大家都有生活经验,也都知道这里说明了惯性的存在。实际生活中,惯性也无处不在。





克服惯性



年纪大了,有时候想得很好的事情,真正实施起来就事与愿违。在办公室备课,中间想去卫生间,水杯里的水也没有了。于是想得非常好,拿着杯子,现在饮水处接了热水,放在旁边的台子上,然后去卫生间。然后从卫生间出来就直接回办公室了。一直到坐下来想喝水,才想起来自己的水杯还在饮水处的台子上。



年轻的时候曾经很忙,尤其是上大学的时候。上课、预习、写作业、学生会工作、班干部工作、团员学习、党员学习……经常是在上课之前,把一天的计划写下来,然后分解到每个课间十分钟做什么。所以,笔本不敢离手。有时候课间十分钟可以一次性完成几件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计划本不敢离手。否则,就是想着出去一次,同时去卫生间顺路打水,然后就把水杯落在开水间了。克服这种惯性的方法,尤其是在事情很多的时候,就是做计划和分类处理。



孩子们的“惯性”行为

经常给小朋友上课,也经常会有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说:“老师,我英语书找不到了。”、“老师,我忘带英语本儿了。”、“老师,我练习册回家写完作业忘装书包了。”、“老师,我今天下课没时间回家,早上出来的时候忘了把咱们上课的书放书包了。”……还有很多。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我都会嘱咐家长,把孩子上我的课要带的东西放在专门的一个文件袋里,每次上课拿起袋子就不会忘记任何东西了。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甚至会把本子袋子给他们准备好,让他们把教材、英语本、铅笔或者签字笔橡皮等都放在袋子里,嘱咐他们回家写了作业,就原样放回去,下次上课直接拿袋子,也不会忘记任何东西了。



家长们可能会这样做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说连续做一件事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可以自己要求自己,逐渐养成习惯。而对于孩子,就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经常有的家长说:“我不能替ta做,要锻炼ta自己的能力。”然后对着孩子说:“你听到没有,要养成好习惯,写完作业记着把书和本子装回去。”面对这样的家长,我通常都很无语,然后默默在下次上课之前,再给那个孩子准备一个新本。     

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当然很好。但在锻炼之前,我们得教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并带着ta做练习。那些在我嘱咐孩子事情之后,也跟着向孩子提要求的家长,通常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太当回事儿。有的孩子能听进去我的话,下次可以不再落东西,而更多的孩子下次一定还会出现同样的状况。因为从家长那里就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和孩子一起克服不良的惯性,那么孩子一定还是会因为惯性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为孩子提供帮助



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克服不良习惯就更难。孩子由于年龄、心智、认知的限制,克服不良习惯更是难上加难。我就不明白,这时候家长们为什么就不能帮一下呢?比如孩子上几个课外班,能不能帮孩子列个课表?能不能将这几个课外班的书本用具分别装在几个不同的袋子里,放在或者挂在房间的固定位置?能不能在孩子做完某个课外班的作业之后,提醒孩子把东西放回原来的袋子里?我相信,如果家长认为某个课外班非常重要,认为养成这样的习惯非常重要,就一定可以做到我上面说的那些事情。孩子刚开始养成习惯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带着做,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逐步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



孩子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学习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思维习惯的养成。根据不同的情况统筹安排时间、制定计划、按时作息、分类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习惯。这些习惯都需要家长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带着孩子逐渐学习和练习,才能最终成为孩子们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