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2020-10-7 11:24|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7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作者叫做刘称莲,她是一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也是亲子关系培训师。但是她最重要的角色是一位母亲。她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理念 ...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作者叫做刘称莲,她是一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也是亲子关系培训师。但是她最重要的角色是一位母亲。她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理念,并将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2011年作者的女儿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已从享有美国“南方哈佛”美誉的范德堡大学教育系毕业,完成了研究生学历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要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第二,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小学生该不该玩?怎么玩?

第四,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品德?

第五,如何陪孩子渡过青春期?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回答了“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个问题。

首先,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拔苗助长。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还没有那么强,要允许孩子暂时落后。家长不妨学会放松,相信孩子,耐心等一等。

其次,是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再者,要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最后,鼓励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学校。用“正强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多鼓励她,甚至会给她小小的奖励。而对孩子来说,内心的成就感不断被加强,就能提升她的自信心,让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讨论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辅导班怎么上才有效的内容。

抓阅读和写作是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关键。我们家长自己要做积极的、爱读书的家长,同时参考孩子的品味,给他们买书,让孩子有书可读。在孩子初学写作的时候,没必要让他遵循什么文法,也不该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就让孩子写身边的人和事,先练就“把事情写出来”和“写出真情实感”这两样本事。而对于英语来说,训练听力十分重要。让孩子在生活中记住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听听标准发音的音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听力、培养语感、使得他们发音标准的方法。另外,看英文原版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为了避免孩子严重偏科,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如果孩子已经严重偏科了,那么家长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顺势引导。在辅导班的选择上,需要视孩子的能力而定。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不如让他们书本上把基础知识学习透彻,再选择提高班来辅导。

第三个部分也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就是玩的问题。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升入小学之后,随着学习压力逐渐变大,课业负担增多,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面临小升初考试。很多父母都不敢像幼儿园的时候那样,带着孩子到处旅游、玩乐。但作者认为,“玩”是必须的玩其实是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也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开拓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锻炼孩子许多必要的品质。当然,玩的方式千万种,父母们可以选择培养孩子一门运动的项目或者多带他们旅游这样积极有益的方式。

在第四部分里,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一下孩子的品德问题。

父母若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独立、有责任心的人,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孩子的品德,而不是一味的只抓学习,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第一个要培养的品德就是“孝顺”。孝敬这个品质也是靠父母言传身教而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什么是孝顺。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孩子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总要面临跟他人合作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都要从小习得。学会“勤俭节约”和“独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如何既给孩子指导,又不刻意影响他们的人生,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最后一个部分。

要想与家里的小学生和谐相处,父母首先要转变心态。对于孩子的生活不应该过度干涉,适当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一些难以启齿的话题,比如早恋、性教育,又或者家庭矛盾之后的沟通,父母们可以考虑采用留言本的方式,间接地与孩子沟通,避免直接交流的尴尬和二次争吵。

总结来说,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各位父母开动脑筋。总的原则是不要拔苗助长,而是顺势而行,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我们相信,孩子都是有自我修复功能的,交给他们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远比一直强势地将自己的思维安插在他们身上要好得多。这样才能做到让孩子像花一样自然地成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