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带孩子从生活走向自然,再从自然回归生活

2020-10-26 22:3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4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满意三岁多的时候,好朋友宽宽爸爸送来一套《亲亲自然》。看着一本本书名就很亲切——《葡萄》、《蜗牛》、《米从哪里来》、《海岸小精灵》、《形状躲躲藏》、《水真好玩》、《看不见的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 ...
满意三岁多的时候,好朋友宽宽爸爸送来一套《亲亲自然》。看着一本本书名就很亲切——《葡萄》、《蜗牛》、《米从哪里来》、《海岸小精灵》、《形状躲躲藏》、《水真好玩》、《看不见的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

不过,当时,满意有些新书还没怎么看,我就把这套书放在了不太显眼的电视柜下层。过了一个多月,满意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妈妈,快看呀,咱家哪来的这些书呀?!”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对《亲亲自然》的专宠。其中《螃蟹》、《吃虫的植物》每天都看的状态就持续了一个月。

到底这自然科学类的书为啥能这么吸引他?

这套《亲亲自然》是台湾原创的自然丛书,获得台湾金鼎奖等多项大奖,被台湾众多幼儿园选作教材。

 

 


一共八十本,分八辑;

每辑十本,五个专题;

一个专题两本书,分专题本和综合本。

比如,“蒲公英”分专题本《蒲公英》和综合本《会飞的种子》。

我们结合《萤火虫》和《形状躲躲藏》的具体内容,感受一下《亲亲自然》的独特风格。


内容丰富:涵盖了动物、植物、地理、自然、科学、天文、数学等很多方面。


   



语言浅显活泼:围绕主题事物,用简洁明了、自然活泼的文字介绍各种知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易于孩子接受。


    



拓展延申领域广阔:每个专题都会由一个知识概念延申到不同的科学领域、人文领域,初看可能会觉得有些散乱,其实,这正是在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打破知识领域壁垒,将一种认知融合到更多的领域、延申到生活中去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亮光仙子》的故事,依据萤火虫夜晚发光的特点,提醒孩子不要以貌取人;



由于萤火虫生活在水源清澈干净,潮湿的泥岸和草丛,拓展了一些常见的“水生昆虫”;



又因萤火虫发光的特点,拓展了生活用电、静电等;



由电又拓展了导电、发电等科普知识;



最后拓展到“会发光的鱼”。




表现形式多样:通过故事、儿歌、手工、贴士小百科、拓展延申,活泼多样,富于变化,全方位立体地呈现知识盛宴。《形状躲躲藏》综合本《七巧板》,手指谣;



手工“剪纸花”;



故事《猪大婶的蛋糕》;



图文科普《三角形的大房子金字塔》;



儿歌+小贴士介绍七巧板来感知规则形状的神奇组合;



从《国旗上的图案》进一步感知不同形状;



儿歌+小贴士介绍变形虫来让孩子们感知不规则形状;



儿歌+图文配合介绍杨桃、秋葵“有棱有角的果实”。




摄影配插图:以实物摄影图片为主,高清到毫发毕现,给孩子最真实的认知,如面实物、如临其境;同时搭配生动有趣的插画,使得整体画风少了传统百科的严肃枯燥,多了活泼的童趣,亦真亦萌。


基于以上特点,这套自然丛书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阅读,低幼、学前、小学、初中都非常有可读性,阅读障碍又几乎为零。 《亲亲自然》名如其书,她亲切地拉着孩子的手走进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很神奇,却又很亲近,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孩子感到科学、自然就是生活。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翻开她,带着孩子从生活走向自然,再从自然回归生活……
当然,不要忘记,从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入手哦……
            愿君:与书温柔相遇,相伴一生不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