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有这4个行为时别惯着,该打就得打!李玟瑾:6岁后很难改正

2020-10-27 03:20|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6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国际花边,人物时尚,这里传播有态度的文字,有能量的信息。每日定时为您推送,伴您度过美好的一天,优秀的你喜欢就关注吧! 前段时间出门吃饭,遇到一个特别没礼貌的孩子,从我进门开始就听到他对自己的父母吼。他 ... ...





国际花边,人物时尚,这里传播有态度的文字,有能量的信息。每日定时为您推送,伴您度过美好的一天,优秀的你喜欢就关注吧!     



前段时间出门吃饭,遇到一个特别没礼貌的孩子,从我进门开始就听到他对自己的父母吼。

他的父母在点餐,面对孩子的大吼仿佛没有听到。孩子看他们都没有理会自己,接着用超高的音调吼了一句:“我跟你们说话呢!没听见吗?”



旁边很多客人都被惊到了,直接说:“要是我家孩子早就挨揍了。”

接下来孩子依然对他爸妈吼,大概持续了10多分钟。周围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他父母可能是受不了这种氛围,突然对孩子动起了手,他终于老实了。周围的客人都说:“打得好。”

这个孩子看上去已经5、6岁了,如果不及时改正教育方式,很难想象长大后他会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王涛说过一句让家长都吃惊的话:孩子不仅可以打,也应该打。

李玫瑾教授也认为:孩子该打就得打!

对于这句话李玫瑾教授这样解释道:

“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要形成一些东西,就是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敬和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以后再也不敢了。”




6岁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培养好孩子的性格,6岁后孩子的性格基本固定成型,想要改正孩子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如果孩子6岁前出现以下这4种行为,家长们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威胁”

孩子小时候没得到想要的东西时,要么直接躺地上撒泼耍赖,要么大哭大闹,搞得家长非常尴尬。家长为了安抚孩子就会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只要撒泼耍赖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一味地妥协,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小时候只是撒泼耍赖,长大后就会变成“不给我吃冰淇淋就不写作业”,“再逼我学习就跳楼”。

从一开始就不要惯着孩子,该打就得打。



不尊重他人、目无尊长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宠爱的环境中,甚至是溺爱。

事事以孩子为主,就会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认为父母就是应该为自己付出,不懂得感恩,甚至不尊重父母。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样,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吼,对爷爷奶奶拳打脚踢。

孩子一旦有这样的行为,直接打,目无尊长是绝对不允许的。



乱发脾气,生气就摔东西

2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也培养孩子脾气的第一个关键期。

这个年龄的孩子因为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加上成长过程的其他原因,在遇到问题、伤心、不满时都会用乱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就会给孩子养成乱发脾气的习惯。

如果孩子的脾气太大,还会伴有乱摔东西的毛病,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能惯着。




没有规矩、不懂礼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6岁前,有时候会故意搞破坏、不守规矩,挑战父母的底线。一旦父母的底线有松动,孩子就会默认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比如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吵大叫,家长没管,孩子就会认为大吵大叫是可以的。



不懂规矩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都会受到身边人的排斥。

作为父母一定要尽早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遵守社会的规则。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礼貌,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该打就打。也可以用绘本的方式教育孩子。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