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怒退家长群,大汉情绪崩溃大哭,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

2020-10-30 06:21|发布者: GAR|查看: 11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前不久,有一位爸爸发了一条对老师抱怨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很多家长看后感慨道:“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 ... ...
前不久,有一位爸爸发了一条对老师抱怨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很多家长看后感慨道:“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收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这位爸爸的一番话也引来了广大家长的唏嘘,虽说这是有点“偏见”,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表示自己受不了家长群了。

建立家长群的初衷,是方便学校和家长沟通,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现在却慢慢转变成老师下达指令,家长执行的桥梁,家长下了班之后,还要监督孩子写作业、改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负担。

现如今的家长们,孩子送到学校后,还要时不时的关注一下手机的微信,与其说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倒不如说把孩子送进了一所“照看”机构,辅导、批改什么的时不时的还要家长亲自上阵;如果长时间不回复老师信息,老师就会认为你这个家长一点都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




微信群体更是多得无法计算:从家族群,同学群,师生群,朋友群,战友群,同事群,写作群,研讨群,公众群等等。每天从天不亮开始,一直到子夜时分,手机声此起彼伏,抢红包,发红包,一条条回复,一个个表情,微信群里的人都沉浸在快乐中,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有了微信群,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开心就好。

微信的研发出来,就是方便我们彼此之前沟通方便,不用打电话这么麻烦,而且还可以留言,看到回复就好;而现在的微信,在一些老师看来,我发出的消息,家长们必须“秒回”,不秒回,就是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哎~

有时候,还要“假装”说“谢谢老师!”“老帅辛苦了”等等一系列的“违心”的话;老师职责就是教孩子,批改作业,现在,这些工作,全部还给家长了。

国庆前,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家长会上,情绪崩溃  ↓    ↓     ↓



事情的缘由是:这位父亲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开会,还要做资料,谈客户,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刻刻的回复家长群的信息,经常在家长群里“被”老师@;感到工作生活都太难了,突然就失控了。边哭边说自己加班、开会又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家长群能把一个大老爷们逼哭了,可见压力有多大。



很多父亲说,工作上的压力可以忍受,但是辅导孩子写作业真的分分钟崩溃,既不能打又不能骂,一遍遍地教,孩子就是不理解,每次都气到“吐血”。



但作业是每个孩子学习状况问题所在的最直观反映,当每个孩子交上去的都是由家长批改好的“完美作业”时,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哪里有问题还能有所了解吗?

如今,教育部门三番五次提起“减负”、“改革”、“素质教育”。

结果却是校内减负校外加,学校作业确实少了,但是家长作业却多了,家长要承担更多的任务,作业的花样越来越多,直接导致很多家长身心疲惫。

进击的补习班

教育行业投融资数量下降

  2016-2019年,我国一级市场对教育行业投资持续下降,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已连续四年下跌。受2018年中期以来金融市场去杠杆和实体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影响,教育行业一级股权市场的募投进入下行区间,在投融资数据上体现为教育行业投融资项目数量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全年教育行业中央层面政策发布数量超40起,相关赛道政策愈发趋严,市场担忧投资风险,导致赛道的投融资数量减少。2019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数量为310起(不含上市公司IPO和并购),同比下降近32%,为近四年新低。

  


  虽然,教育行业投融资项目数量位列全行第4,但融资金额仅为199亿人民币,位列全行业第12。在不考虑非公开投融资项目的情况下,仅从上述数据来看,教育行业全年依然受到股权投资市场的关注,投资金额整体较小,反映出市场估值层面更理性。

  


  学前教育投融资热度整体下降

  从教育行业细分品类来看,素质教育赛道投融资数量多达到115起,占比37%,远超K12赛道,成为行业最受关注的赛道;K12及职业赛道投融资数量分别为49起和44起占比分别为16%和14%;学前教育投融资数量仅有21起,占比10%,热度较低,学前教育投资仍然深受以幼教禁令为主的政策影响。

  


  2019年,学前教育项目主要聚焦在思维培养、早教托管和软硬件平台。2019年,学前教育赛道的共有20起线下融资,占比65%;就各细分品类而言,思维培养类发生10起,占比32%;早教托管以及软硬件平台则分别获得7起和6起融资,占比分别为23%和19%。

  


  过亿融资项目减少

  民办幼儿园曾经受到资本的青睐,商业化程度较高。2018年,学前教育赛道共发生6笔过亿元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约65亿元人民币,其中四笔为民办幼儿园。但在2018年11月出台“学前新规”后,明文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且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盈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盈利性幼儿园资产后,二级市场股价迅速下跌,一级市场投资同步停滞。2019年,学前教育的投融资时间显著减少。

  根据公开数据披露,2019年学前教育赛道融资过亿项目共4个,皆为线下早教托育及幼教项目。学前教育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幼儿,天然需要更多的互动和陪伴。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的新一代家长需要兼顾个人发展和家庭养育,亲子陪护成为年轻家庭的刚需。另一方面,国家在2019年发布多条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开办托育类机构。但相对于K12和素质教育等赛道而言,学前教育仍然受政策趋严的影响,投资人担忧政策不确定风险,不敢大举投资。

  


  商业早教机构、高端民办营利性幼儿园热度仍然存在

  根据2018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内容,未来政府会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加大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未来幼儿园公办化、普惠化是大趋势。

  2019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为处于政策空白领域的0~3岁早教行业提供了国家级的发展指导意见。早教行业法规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优质托育机构数量有限。在需求旺盛,而托育机构无法满足的现下,商业早教机构快速崛起,缓解父母育儿压力的同时满足家长对婴幼儿教育的诉求。国家强调普惠及教育公平,民办幼儿园影响大,整体投资热度趋冷,但是,学前教育市场需求尚未减退,幼儿园集团或将转型兼并幼儿园B端服务,高端民办营利性幼儿园依然值得资本关注。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国教育内卷化

学校本应该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老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方。课外培训机构只能作为辅助,学校学习才是正餐,培训机构只能是点心甚至是零食。

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学习效率却相当低



“内卷”被称为“凡人版军备竞赛”,相互内卷,相互消耗。犹如剧场里第一排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看戏,结果后面每一排观众都被“内卷”,都要站起来看戏。

“内卷”在教育领域,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无意义的消耗”,每个受教育者像陀螺,要不断抽打自己,消耗巨大精力,然而“名校升学率”固定,北大清华的招生名额不会因为学生有多努力而增加,结果所有人都在“空转”毫无所获。

即使教育部改革不断,三令五申小学减负,小升初全面摇号上学,也不会改变中国教育内卷的本质。

根据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20年来,普高招生在中考招生中的占比逐渐攀升,近年逼近60%,但总体还没有突破60%,有的地区甚至不足50%。

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只能上职高,如此高的淘汰率,使得中考成为一道鬼门关。竞争的压力层层往下,孩子、家长们从小学开始就不得安宁。



如今,在职业教育的重心逐渐转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50%这一分流尺子是否还有必要坚持?显然值得再检讨。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同比芬兰,我们跟他们PISA成绩差不多,但是每周学习时长却比芬兰多20多个小时。    再跟邻国日本比,测评总成绩比我们还要高,但是呢,中国学生学习时间,比日本多10多个小时。    同样以学习压力大、强度高著称的韩国、新加坡,也比中国学生每周学习时长少5个小时。



中国文化不同,家长都热切希望孩子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对上普高继而读大学有着强烈的愿望。同时,高等教育如此发达甚至欠缺生源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布局与家长的需求之间做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





阅读 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