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李玫瑾:孩子这3类行为是“伪勤奋”,看似很努力,成绩却没提高

2020-10-30 10:0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34|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李玫瑾教授一直以来都对青少年儿童的行为理解颇有建树。自然也会有些家长问到关于自家孩子学习的问题。“孩子明明学习很努力,为什就是成绩不见提高? ...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李玫瑾教授一直以来都对青少年儿童的行为理解颇有建树。自然也会有些家长问到关于自家孩子学习的问题。

“孩子明明学习很努力,为什就是成绩不见提高?是不是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啊?”



那么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就说到过,有些孩子看着好像是很用功,但是其实就是“伪勤奋”。

接下来就来跟大家说一说看似很努力,但是对成绩提升成绩无用的3种“伪勤奋”。



上课的时候眼睛紧跟着老师


在一次演讲中,李玫瑾教授说:

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首先会看老师,如果老师扫视到有同学开小差,孩子的注意力又被转移到那些同学身上了。

而老师讲述的知识是落在黑板上的,这些孩子的注意力不在黑板上,又因为注意力总是分散,所以学习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上课孩子的眼神紧看着老师,这就是一种“伪勤奋”。看上去好像很用功,其实黑板上的知识根本没有吸收多少。

而想要彻底改善这种问题,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应当是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李玫瑾教授说。专注力差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力在任何地方上,就是不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那么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往一个方向坐,关注点只有两个:老师和黑板。因为在家的时候就习惯去看别人,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开始从黑板上的知识转移到老师身上了。

然后开始观察老师的发型、外貌、衣服、老师在看的方向……

所以李玫瑾老师说,有的孩子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但学习就是不好,这背后是有原因的,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注意力问题。



家长主要做的就是要办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一有问题就问


不懂就问,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在辅导孩子都会说的一句话,但是如果发现,孩子一有问题马上就问,其实和不也不过是“伪勤奋”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

孩子一发现有问题就问,这说明孩子根本没有真正的思考。结果就是家长稍微引导,孩子就能回答上来。

但是这种经过提醒才得来的知识,其实孩子记忆的一点都不深刻。

但是孩子在看一眼之后,觉得自己不会立马去问,这说明其实孩子根本没有动脑去思考,尤其是很多题目都是家长一解答孩子马上就懂的那种。



题目的设计一定不都是非常简单的,一定有些题目是需要孩子稍微思考的才能解答出来的。

如果孩子一看到有难度就不思考,那么到考试的时候因为平时缺乏锻炼,也很难考出好成绩。

做的题目又多又全面


孩子做题做的全面,看似好像是一个很用功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种“伪勤奋”。



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合理安排哪一块要多做一些,哪一块要少做一些。

反而是孩子这样“大包大揽”无差别的学习,看似很努力,其实一大半做的都是无用功,薄弱的地方根本没有得到很好地加强,只是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了。



这样的孩子学习方式其实就是费力不讨好,自己做题做得很疲劳,但是成绩却不见上涨,这样孩子自己也会很容易崩溃坚持不住。



家长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孩子,好像下课的时候从来都是该玩玩,该放松就放松,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其实就是因为这类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强项和薄弱处合理规划题量,将时间合理的利用。所以自在同样时间单位下,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关注公众号【心育之声】,每天持续分享家庭关系理念。欢迎大家积极评论,说出您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老师针对性的为大家答疑解惑。

编辑|排版| 我是你的小甜甜啊

戳“阅读全文”学习更多家庭教育免费课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