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记忆力差,说过的话转身就忘?

2020-11-5 12:06|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85|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周日,当家长课堂响起道别掌声时,瓜果妈迅速冲到我面前希望得到我的帮忙,她讲述了果果与自己日常对话的一个片段。瓜果妈给两个孩子听写中:妈妈:生活 平安果果:生∽活,sh∽eng……妈妈,生什么呀?妈妈:生活。 ... ...
周日,当家长课堂响起道别掌声时,瓜果妈迅速冲到我面前希望得到我的帮忙,她讲述了果果与自己日常对话的一个片段。

瓜果妈给两个孩子听写中:

妈妈:生活 平安

果果:生∽活,sh∽eng……妈妈,生什么呀?

妈妈:生活。

果果:哦,生活。

果果:生活完了是什么呢?

妈妈:平安,给安注音。

果果:an,an,妈,什么安呀?

妈妈:平安,听写时你可以心中默认词语,边默念边写,写平安,可以先写平,再写拼音an,然后写安字,孩子你可以吗?

果果:哎呀,妈妈,你别说了,你说得我都忘记接下来该干嘛了。

此时一旁的瓜瓜早已写好了两个词语,无奈地看着妈妈和妹妹。

听完瓜果妈的讲述,我更加明白平日上课时果果为什么在分享除了是自己喜欢的舞蹈相关的事情之外,多数是说自己忘记了,不记得,更多的都是哥哥瓜瓜在介绍,原来她不是不想分享,更多的是记忆提取出现状况了,而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解析:

记忆力是学习的关键,对孩子影响深远。

什么是记忆力?

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memory)看作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读取的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一谈到记忆就与大脑是分不开的。大脑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理智脑的智力活动是这部机器最高级别的工作。依靠理智脑的工作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社会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看重学习的原因。可是,机器的运转是需要力量推动的,而我们所了解的情绪正是大脑的发动机。假如,一个人没有积极情绪的驱动,即使他拥有再聪明的理智脑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

当然,不可否认,关于记忆力有很多专业的训练方式也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前提是孩子情绪平和,处在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下。从儿童情商学习的角度来看,很多孩子之所以记不住东西,不是因为没有记忆的方法,而是因为对记忆产生畏惧、恐惧、挫败等情绪困扰,导致无法启动理智脑的工作状态。因此,我们常常跟学生和家长讲,“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在这个案例中,要想专注的进行记忆,提升记忆能力,启动大脑比掌握方法更重要。



如何启动大脑,让理智脑积极地开展工作呢?

需要先了解一下大脑工作时,是谁在具体负责——脑神经。人类负责记忆的是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细胞。当神经元细胞之间的突触向四周伸展,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庞大的网络时,就会快速传递信息,令大脑获得和存储到更多。因此,我们平时或记忆力好的人,其实是因为他的大脑中神经元细胞连接的速度快,神经电讯号传递速度快,信息传递能力就强。

什么能令神经元细胞迅速连接呢?

那就是给这些细胞带上“粮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神经元也需要营养物质的补给才能启动,比如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营养素”。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多巴胺这样的营养素是不能通过外界补给的,是由大脑自己生产的。当我们感到兴奋、愉悦时,大脑就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刺激神经元细胞突触建立连接,记忆的能力就会提升。反之,情绪低落时,这些突触会慢慢断开连接,记忆能力自然下降。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感动高兴时,记住的东西是不是印象更为深刻?



如果要记忆的东西并不是孩子喜欢的,不能自然地产生兴奋点,或者在背诵时留下过槽糕情绪的记忆,都会严重干预理智脑的正常工作。此时,家长不能一直逼迫孩子背诵,而是要在情绪上给予关怀与调整,帮助他们回到兴奋愉悦的状态之中。



家庭延伸策略:

从儿童情商教育的角度讲,提高记忆力能力需要做到:

  1.  启动大脑。先处理情绪,通过激发孩子兴奋、愉悦的情绪状态,令大脑启动,开启理智脑的正常工作状态。

  2. 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就像大脑中的手电光束,这道光照到哪里,哪里的东西就会被大脑“看见”,此外,这道光线越集中,光照下的事物更容易被记忆。利用放松方法,给予自己自信,都可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3. 找到记忆方法。帮助记忆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耳朵记忆方法很重要。

这3个步骤要循序渐进,不可调换循序,因为积极的情绪状态才是启动大脑的核心所在。



问题延伸:

有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大家经常使用——划线、摘抄、记笔记等一系列想以重复记忆的形式,增加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

PS:这里的记笔记,不是指写下思考,而是指上课时想把老师说的话全部记下来的行为。

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有的同学非常认真,每本书上画满了横线,还用各种荧光笔做了区分,整本书密密麻麻都是划线和摘抄。看起来像极了学霸,但是考试结果一出来,成绩却并不理想。

为什么呢?

《认知天性》的作者在书中如此写道:

  1. 为什么靠记笔记和画线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那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没法起到巩固的作用,只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用今天流行的话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2. 调查结果显示,反复阅读、在书上画线、在课堂上记笔记,以及课后温习笔记、使用不同的记忆策略、使用索引卡、创建概念图,以及小组学习,这些方法被广泛使用,但其有效性则非常令人质疑。

  3. 但是很遗憾,老师们还是在用自己的老办法教学:标亮、加下划线、长时间盯着笔记与课本——还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呢?

11位认知心理学家,耗时10年时间,总结出来一种学习方式,叫做「检索练习」,它是真正高效的学习方式。

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认知天性》这本书,也可以点击语音链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