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怀孕生孩子的她,看得我想哭

2020-11-21 09:14|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9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很多人都在向我推荐《产后调理院》,说这部剧轻松又好笑,但我看了几集之后却有不一样的观后感——这部剧太虐了,一点都不好笑。这根本就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现实“恐怖片”,外表看上去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内核却能 ... ...


很多人都在向我推荐《产后调理院》,说这部剧轻松又好笑,但我看了几集之后却有不一样的观后感——这部剧太虐了,一点都不好笑。

这根本就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现实“恐怖片”,外表看上去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内核却能击中女性的共情心理。



这部剧乍一看是不需要费脑子去追的类型,全程一个“爽”字,过瘾的同时又很好笑,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好奇心。

女主角不是二十多岁的傻白甜女孩,而是涂着红唇、气质不一般的职业女性吴贤珍(又译:吴贤真)。



吴贤珍刚一登场就透露着王者之气,她刚晋升集团管理层,生活水平达到了中产,大小算个名人,平日里会有媒体去采访她。

吴贤珍有一个听起来非常霸气的title——集团最年轻的女性常务。从这个title便知她不是一般人,恐怕是王者中的王者。

随着剧情逐渐明朗,吴贤珍还真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不管在职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但命运给吴贤珍开了一个玩笑,当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了。医生说她是医学奇迹,一是因为她属于高龄产妇,怀上孩子非常不易;二是因为她之前做过检查,各项数据都表示吴贤珍的卵子没剩多少,怀孕几率很小很小。

吴贤珍就想啊,既然我难以怀孕,那就把事业搞好,做大做强。谁知在事业越做越好的时候,孩子也来了。

吴贤珍,不仅是最年轻的女性管理层,还是一个准妈妈。





吴贤珍开心不起来。

明明上一秒还是最年轻的管理层,怎么下一秒就成了最高龄的产妇呢?这个反差对于她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虽然和丈夫一直想要个孩子,但这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她还没开始干事业呢,就得调整心态迎接八个月之后的生产了。

吴贤珍愁啊,愁她的人生应该如何选择。好在她的性格干脆果断,决定既要干事业,也要当妈妈。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部都要。











吴贤珍比较幸运的是,她的家庭相对平衡。虽然自己是个每天忙到四脚朝天的女强人,但她有一个比较顾家的丈夫。

于是吴贤珍怀孕之后,很多事情都是由丈夫完成的,比如去学习孕妇瑜伽。

一个教室里,除了吴贤珍的丈夫剩下的全是孕妇,他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而是很诚恳地对老师说,“不用担心的!我先学一遍,然后回家好好教她!”





丈夫在认真学瑜伽,那吴贤珍在干嘛呢?

答:挺着大肚子熬夜开会。



吴贤珍对自己超狠,到了孕后期也不休产假,而是打扮精致,带着手下员工去谈业务。



在得知大客户马上要坐飞机离开时,吴贤珍还壮着胆子飙了车。

没办法,职场人的每一单都很重要,签单时没有孕妇一说,大家都是打工人。



好在紧赶慢赶,吴贤珍拦住了大客户,做了最后的争取。

她逻辑清晰地和客户进行沟通,一点也不像一个刚飙过车的人,更不像一个孕妇。如果不看吴贤珍的肚子,这就是一个无比正常的谈合作现场。

能临危不惧并且快速调整自身情绪的吴贤珍,真是职场狠人。







吴贤珍顾不上自己的肚子,一心都在生意上。

客户就不一样了,和怀着孕的女强人谈合作不是谁都能遇到了,所以这个客户忍不住问了吴贤珍一句:“你的预产期是什么时候?”



吴贤珍淡定回答:“还剩两天。”

她说出这句话,手下员工的神情不禁难过起来,我想可能是同为女性,看到即将生产还奔在工作第一线的女强人,总会格外心疼。



客户听了吴贤珍的回答,表示这一单生意他会签,就当是送给吴贤珍的生育礼物了。





客户刚答应签约,吴贤珍那边就出了问题,还是不一般的大问题。

——羊水破了。



此时的吴贤珍仍旧淡定自若,在身边工作人员都惊慌失措的情形下,她还在尽力稳住客户的心情,开玩笑说“看来我的孩子很喜欢这份礼物啊~”



能看的出来吴贤珍的工作素养非常高,在客户面前永远是思维清晰、不慌不忙的样子。即便是自己即将要生孩子,也没有把情绪释放出来,始终面带微笑、安排妥当。

一直到最后一秒,吴贤珍都是克制的,她没有说自己要去生孩子,而是淡淡说了一句,“如您所见,我需要失礼一下。”





吴贤珍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羊水破了还能淡定给医生打电话汇报情况,然后自己开车到医院。



她的状态可能是太过平静,让医生误以为她是吴贤珍的家人,当吴贤珍说“我是本人”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医生也是惊掉了下巴。





吴贤珍就是这样一位女性,有脑子有行动力,任何问题到了她那里便不再是问题,她总能迎刃而解。

这一段看得人无比亢奋,哪个观众不喜欢看这样又爽又过瘾的剧情呢?

但这部剧真正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些表面,而是女性的不易。



首先,女性在成为妈妈之后,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无比艰难的时期。很多电视剧都在美化这段时期,但《产后调理院》把这段时期真实平移到了电视剧里,很多时候都让人看得鼻酸。

吴贤珍,高龄产妇&职场妈妈,她看起来像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实际上没人比她更累,每天晚上到家都要扶着墙才能行走。



白天,她要在这个世界打怪;晚上,看着镜子里肚子越来越大的自己,吴贤珍才有一丝做了母亲的实感。

她每天都要在这两个角色中游走,到了公司就要变成女战士,到了家要立马提醒自己是个母亲。

这种每天都在进行的角色转换,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消耗。





但吴贤珍选择了两边都兼顾,就注定要咬着牙走下去。

看着吴贤珍晚上独自一人在客厅和肚子里的宝宝对话时,才意识到其实她也是会累会想要歇一歇的普通人,也会有电量耗尽的时候。

然而这只是一个准妈妈要经历的冰山一角,更折磨的还在后面。





我在追剧过程中,曾一度大脑发麻、狂出冷汗。比如说被吴贤珍命名为“屈辱期”的这段剧情。



从来不会有电视剧会开诚布公地讲这些,但《产后调理院》最大程度进行了还原。

“屈辱期”也就是孕妇羊水破掉之后在医院待产的时期,这段时间里,医生护士会对孕妇进行多项检查。

有的检查直接会在床位上进行,不会把孕妇推进诊疗室。倘若孕妇身边有男性家属也无需刻意避开,大家司空见惯。





有的时候还会遇到医生带着实习生来上课。吴贤珍就成了一位男妇产科医生的讲解案例,三个男人研究吴贤珍开了几指,产前的下体状况如何。





以及医生护士和孕妇之间的沟通变得“原始”起来。

“屁股”、“剃毛”等一系列让人不好意思的话,在妇产科也是司空见惯、存在感极高。





而这一切,只能靠孕妇自己去消化,没有人可以和孕妇感同身受,他们体会不到从“人”变成“工具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如吴贤珍所说,“进了医院之后,我感觉随时要被捅被拨被剃。”



马上要生产的时候,孕妇又从“工具人”变成了“只会哭喊着救命的野兽”。



当一个人疼痛感知到达极限时,再也不会顾及什么脸面、尊严。只会嚎啕着求医生,“求你了,给我打无痛针吧医生。”





有的时候医生不会接受这种请求,这和孕妇的身体情况有一定关系,也有医生觉得孕妇不打无痛也可以顺利生产,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劝孕妇,“再过一小时就能见到孩子了。”



可以说孕妇虽然是妇产科里的“主角”,但很多时候并没有主动权,甚至还要被其他人教育、评判,忍受各种阴阳怪气的话语。

就像吴贤珍,她生产时一直在用力,面部都扭曲了起来,可迎来的是医生的一阵“教育”。



“你得像排便一样用力啊,不知道吗?要往外推宝宝啊!”



“喊有什么用啊,不要只是喊啊!”



医生当然是深知这些,但对于一个首次生产的孕妇来说,她们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去生产,得到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冷冷的“教育”。

而吴贤珍,在经历了巨大的体力消耗后,已经到达了身体所能承受的上限。再加上她属于高龄产妇,生产时的危险系数会增高。各种因素夹击,吴贤珍在生产时昏厥过去。



这段剧情在尽力柔化吴贤珍在鬼门关的情形,用略搞笑的感觉去呈现,但搞笑之余还是让人觉得心酸。

当吴贤珍看到阴间使者来接她,便出于本能地和阴间使者打架,她不是在彰显自己有多强大,而是一个母亲的力量,她要活下去。

吴贤珍最终把阴间使者扔下船,逃离了魔爪,从鬼门关走了回来。



那一刻,孩子出生,吴贤珍正式成了一个妈妈。她不太敢看孩子,只是愣愣地看向其他方向,心里想,“这就是我的孩子吗?”



《产后调理院》的真实在于它不刻意美化产妇要经历的生产过程,用一种直击人心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我们从小就知道“母亲伟大”,看了这种直白甚至让人发毛的场面之后,才能更加明白“母亲伟大”的含义。

其次,《产后调理院》拍出了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的心理变化,仍旧是毫不避讳,让人看着发颤。

孩子出生后,吴贤珍的第一句话是:吴贤珍的人生,结束了。





这让人想起《三十而已》里面顾佳的那段话:妈妈会憋屈在一个叫“妈妈”的头衔里,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觉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吴贤珍也在经历一样的“憋屈”,她的“憋屈”才刚刚开始。

生完孩子第一幕,是丈夫、公公、婆婆围着孩子转,吴贤珍一个人躺在病床上。

她口渴嘴唇干想要喝杯水,但没有人注意到她,大家的关注点全在孩子身上。



吴贤珍的老公说生孩子很辛苦,婆婆立马否认了这一点,认为母亲生孩子有什么可辛苦的,再怎么辛苦,只要看到了孩子的脸就会忘却一切。







虽然婆婆和吴贤珍同为女性,但婆婆在这个阶段并无法理解吴贤珍生产之后的不适和失落,只是说了一句,“你生了儿子也很开心吧?”



虽然是韩剧,却拍出了亚洲家庭大多会遇到的问题。

女性在生产之后只会有一个人相对感同身受一些,那是产妇的母亲。

吴贤珍的妈妈就很看不惯亲家兴高采烈地样子,耷拉着脸说:“世界上哪有什么顺产,是我家孩子九死一生。”





说完这句话,妈妈帮助吴贤珍用温水敷了干裂的嘴唇,给她喂了水。





躺在病床上的吴贤珍掉起眼泪来,她那一句“妈妈”让我也跟着鼻酸。

很多人认为女性有了孩子之后要变强大,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明白,其实她们最需要的是关爱,用真正的关心去弥补她们生产之后的落差。



生产之后还有一些女性一时难以接受的事实,在剧中也均有体现:

比如生完孩子并不会像明星一样秒速恢复,肚子仍是大的;



比如身体会变得不由自己控制,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比如看到年轻的姑娘会羡慕,会怀念过去的时光;





又或者到了月子中心之后,衡量一个女性厉害与否的标准是“奶水多不多”、“是否坚持母乳”、“生过几个孩子”……

没人管你叫什么、年纪多大、之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这里大家都是母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以及任何人都可以“检验”你的身体部位,会二话不说伸进衣服里看你的奶水足不足。



当然会觉得诧异,但这还是需要母亲一个人去消化、忍受。

更可怕的是,妈妈们会明里暗里的拼奶量,吴贤珍不满,说自己不是奶牛。另一个妈妈耐心劝她,虽然很奇怪,但世界就是如此。

言外之意:你还是老老实实接受吧。





《产后调理院》中很多剧情都让年轻姑娘无法接受,然而我去问了几个生过孩子的朋友,她们说剧情已经相对平和了,真正的经历比剧情更刻骨铭心,只有母亲才能忍受下来。

大概如月子中心的理事人所说:怀孕、生育就是这样,人们都嚷嚷着那是美好开心的过程,经历那些的女人,那个过程并不全是那样子的,怀孕很疲惫,恢复的过程那就是难堪。















《产后调理院》不仅写了女性在产前产后的变化和经历,还有女性在职场的遭遇。

众人都说吴贤珍是个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殊不知她的工作模式是多年打拼产生的“心狠”。

吴贤珍是从小职员做起的,别人不愿意做的累活儿,她向来是全盘接下,从不挑三拣四。她自己在回忆过去时的原话是:从不拒绝,我都做了。





甚至陪领导喝酒,她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领导让她喝完,她二话不说拿起酒杯就灌。



吴贤珍凭借着毅力、韧劲一步步坐到了集团高层的位置,谁知记者在采访时说她是“破格晋升”。

这明显话里有话,男性升职就是情理之中,女性升职就是破格任命。



吴贤珍只好笑笑回答,表示对“破格”这个词非常不满,好像有意在突出她成为高层尚且年轻又是女性的事实。

很唏嘘的是,吴贤珍的年龄在职场中被大家说年轻,在妇产科被称之为高龄产妇。

先不说女性到底能不能为自己做主,光是年龄这一点就被各个方面贴上了不同的标签。







吴贤珍和很多女性一样,在各种标签下生活,然后自我消化、逼着自己接受。

她,是很多女性的缩影。

在职场中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要生孩子,要面对生产之后的不平衡、失落、情绪低沉、甚至是崩溃。

吴贤珍的丈夫总是笑眯眯地告诉她,没关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吴贤珍听了之后也只是淡淡一笑,因为她知道这种安慰是没有用的,她只能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承受能力提到更高的标界线,独自承受。

我想,很多做了母亲的女性都会明白这种感受。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一个刚生下孩子的妈妈写的一句剧评:这部剧的每一帧,都是曾经流过的眼泪。

看到这句话很想抱一抱这位母亲,很想抱一抱我的妈妈,因为有些痛苦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却会在心里有一个永远的烙印。

很希望女性能去看看这部剧,可能会觉得扎人心,但我想我们应该对很多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不是活在童话故事里。

更希望男性去看看这部剧,明白一个女性的不易、坚韧和每走一步的决心。

最后希望各界在说这尊重女性的同时,不要自相矛盾又上一些标准和要求。

这是根本,是理解女性的根本。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八楼象女士我在等你喔!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选







赞同本文观点,别忘点个“赞”和“在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