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我想过一万种和孩子一起去死的方法……

2020-11-27 02:5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527|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1尹建莉老师曾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妈妈讲述她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前后的过程。这位妈妈开始怀疑孩子患有自闭症是源于两岁四个月的孩子由于不听从指令而连续被好几家早教机构拒之门外,机构的老师委婉地提醒她最 ... ...



1尹建莉老师曾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妈妈讲述她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前后的过程。 这位妈妈开始怀疑孩子患有自闭症是源于两岁四个月的孩子由于不听从指令而连续被好几家早教机构拒之门外,机构的老师委婉地提醒她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在对自闭症的恐惧下,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她描述自己的心情是这样的:

“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绝望。

眼泪都哭干了,我想到他这辈子可能没办法上学,没办法爱上一个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家庭、爱人和孩子,更可怕的是我死之后他可能无依无靠,可能去要饭捡垃圾吃,被人追打,冻死,饿死……简直濒临崩溃。”

她甚至认真的计划和孩子一起去死,连死亡的细节都分析到了……
后来孩子在医院被医生建议早干预早治疗,尽快去康复机构做康复。这位妈妈以无比的意志力接受了这个结果,并打算为孩子奋斗终生。 幸运的是,最后经过多方对比和求教分析,她慢慢确定了孩子根本不是自闭症,而是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一些问题。 非常庆幸,这个孩子没有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没有笼罩在“非正常孩子”的阴影下煎熬一生。 最近后台就有一位宝妈留言吐槽,自己孩子被确诊为脑瘫的经历,而对这位妈妈的痛苦。
拇指儿妈妈用第一人物来简单描述一下吧!


2

我的孩子42天时,在老家小县城的妇幼保健院做儿保。做完填过表(各项指标正常)准备走时,我跟医生提起,孩子哭闹的时候喜欢孩子打挺是怎么回事,医生说,这是背部肌张力高的表现,孩子可能是脑瘫,建议先做一段时间的康复……
其实在孩子出生前,我看过大量的育儿书,肌张力高、脑瘫这些名词我并不陌生,但我并不相信这么简单就可以做出脑瘫这样的诊断。 我盯着医生的眼睛,问:“医生,您真的认为我孩子的表现,已经严重到需要做康复的地步了吗?” 她迟疑了一会,回答我:“即使没有脑瘫,做一做康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好的。” 我听懂了她的话,心中充满了被愚弄的愤怒:

她并不能确定我的孩子是脑瘫,但却建议我带孩子去她医院里做康复;

而针对脑瘫孩子的康复治疗又怎么可能对一个正常孩子有好处呢?

更不要说,轻易地对孩子做出“脑瘫”的审判,她又是否明白,脑瘫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灭顶之灾。

愤怒之余,我又控制不住地心存疑虑:万一孩子真的是脑瘫怎么办?



然后我网上付费咨询了北京的一位本领域知名权威专家,专家肯定地表示,我的孩子非常正常,生长发育状况完全符合其月龄,没有肌张力高,也不是脑瘫。 这位专家还告诉我:没有任何一种疾病是凭借单一的表现就可以去判断的。 至此,我终于彻底安心了。 后来,我的孩子三个月左右在婴儿游泳馆游泳时,喜欢两手握成小拳头。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对我说:孩子上肢肌张力高,最好去医院看一下。 实际上,孩子平时是会灵活地伸张他的小手的,加上前期的经历,我不再因为这位非专业人员的只字片语就去焦虑不安了。 期间,在各个妈妈群中,在网上专家们分享的众多案例中,我发现,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宝妈们简直不要太多!



她们都曾经因为邻居、母婴店导购,甚至是儿保医生的话,而长时间笼罩在“孩子不正常”的阴影中,辗转不安,几年后,发现孩子其实非常正常……


3
在这诸多家庭遭遇的过度诊疗的疾病(症状)中,以下几个是重灾区:
1脑瘫(肌张力高、缺氧) 

肌张力高是过度诊疗重灾区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肌张力高是脑瘫的一个表现,很多家长,甚至医生,就认为“肌张力高=脑瘫”。可想而知,“肌张力高”的孩子家长内心里有多恐慌。


 小儿脑瘫方向的权威专家鲍秀兰医生表示,肌张力的诊断需要孩子在放松配合的状态下,医生通过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的大小,并结合其运动发育是否符合其月龄的情况,才能综合判断是否肌张力高。 同样地,脑瘫的诊断不但需要头颅磁共振片显示脑损伤,还需要结合运动、认知等的发育,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才能确诊。 鲍秀兰医生常常在微博上晒出家长前来咨询的案例,如孩子足尖着地、头后仰、飞机手,甚至是当地医生说孩子肌张力高等,家长怀疑孩子是脑瘫,但鲍医生检查后,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正常的。 因此,鲍医生无数次地呼吁:家长不要太焦虑,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脑瘫的帽子,医生也不要轻易给孩子下脑瘫的诊断。

2自闭症 儿童心理学专家、也是自闭症疾病领域的专家徐桂凤医生表示,“自闭症的诊断不是依据实验室或者医学仪器检测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依托于症状表现的判断。” 徐医生直言:“我有时候静下来会问自己,那些我曾经诊断或者排除的孩子里,有没有我误诊或者漏诊的?我还真不敢百分百确定没有。” 



对于家长咨询:“孩子与陌生人的眼神无对视,是自闭症吗?”“孩子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是自闭症吗?”
徐医生表示,孩子的眼神对视受家庭教育、儿童气质、文化背景的影响,需要综合分析;
而孩子的社交表现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年龄和具体表现去分析。并且,不能从单一的表现就去判断,而应该综合评估。单次评估结果不明确时,还需要多次的复诊评估。


 因此,自闭症的诊断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判断此疾病结合的是医生主观的判断。 所以,个别喜欢搬教条看诊的医生,可能会简单粗暴地过度诊疗出许多伪“自闭症”儿童。


除了真正患有上述疾病的孩子,那些被误诊的孩子们,有自身性格下的正常表现,有在不恰当教养方式下产生的不良习惯,也有偶然出现的短期不良表现,却都被非专业人士或相关利益集团下的专业人士归类于上述疾病的范畴。
作为父母的我们,当真的对孩子的表现心存疑虑时,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权威专业人士去评估。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只有平时更多的学习,对孩子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更可能避免自家孩子“被生病”。 参考文献:[1] 陈顺森; 白学军; 张日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60-68.[2] 卢建平; 杨志伟; 舒明耀等.儿童孤独症量表评定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7):120-121.[3]  武丽杰.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8):571-574.[4]  鲍秀兰.高危儿早期干预和脑瘫发生率的降低[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6):403-404.[5] 鲍秀兰.“肌张力”高是否会发展成脑瘫?.2020-09[6] 鲍秀兰.“我家宝宝肌张力高,网上查,说是脑瘫”.2020-09[7] 鲍秀兰.如何及早发现宝宝脑瘫的预警信号?这几点你不可不知.2020-09[8] 徐桂凤.孤独症的诊断是如何进行的?.2019-09[9] 徐桂凤.什么是孤独症(自闭症).2019-07





拇指儿妈妈专研科学育儿多年的90后辣妈;白天纵横职场,晚上回家奶娃,咱们一起聊聊婚姻、亲子、教育那些事啵




推荐阅读











好看你就点点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