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对不起,很抱歉你那么像我

2020-11-27 10:26|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0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好友玲昨天跟我哭诉,说她以后一定会跟女儿老死不相往来的。我听了她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那你现在就得好好锻练身体,要不晚年动不动就生病又没人照顾,怪可 ... ...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卢梭




好友玲昨天跟我哭诉,说她以后一定会跟女儿老死不相往来的。

我听了她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那你现在就得好好锻练身体,要不晚年动不动就生病又没人照顾,怪可怜的。

其实玲说这气话是有原因的。

前天,她接女儿放学,明明已经过了两个红绿灯,女儿非要她调头回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把新的尺子。

当时正处于放学的高峰时间,到处塞车,调头回学校不知得多久才能回到家。

玲跟女儿说,在回家的路上随便找一家文具店买就行了,不要回学校那么麻烦。

她女儿不肯,非要回头买跟同桌同款的尺子。玲没同意。

最后尺子没买成,女儿回家后一直没和玲说话,玲也不主动开口跟她说话。

玲说女儿很固执,她常常跟她杠上。

“我那么辛苦,十月怀胎,结果生出来的是一个存心跟我作对的女儿,你说气不气死人。”

玲的感受,我太能理解了。因为,以前我女儿也处处跟我作对。我们经常一言不合就互怒。



比如,晚上我让她去洗澡,她说玩一会先。我说不行,她坚持等等。

“你那么不听话,我以后不带你出去玩了”。

“不去就不去”。

“也别想我买玩具给你了”。

“不买就不买”。

结果我声音越来越大,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再比如,做完作业时,我让她收拾好书本,她说等一会。等一会没见她收拾,我又催。她又说等一会。

“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不管就不管。”

最后,争吵如期而至。

每一次我要求她合作时,即使她很明白我的意思,但很多时候都不会去做。

为了让她配合,我用尽各种方法,威胁,贿赂,甚至讨价还价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们常常对峙着,我不愿低头,她显现出来的是满身倔强的气息。

我的言语,我的行动对她都没有任何作用。

刚开始,我以为问题出在女儿的身上。

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固执孩子遇上了固执的妈妈。



妈妈说我固执起来,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次妈妈去市集,我闹着要一起去。

但妈妈要买的东西很多,带着我不方便。跟我沟通无果后,妈妈只好让奶奶陪我玩,想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出门。

结果让我发现了,我鞋子都顾不上穿,一路追着单车,边哭边跑。

跑了很远,妈妈见我没有放弃的打算,她放弃了。我如愿去了市集。

小时候,因为我倔强的个性,常常令妈妈怒气冲天,也因为我的犟脾气,最后妈妈都无奈妥协了。

随着年岁长,很多事情都能用说理去解决,固执的情况也随之减少了。

另外因为父母,老公的性格比较温和,即使偶尔固执,对方也会顺着。

所以我慢慢地忽略了我性格上的这一个特征。

直到有了孩子,一个个性很强的像极我小时候的女儿。我那沉睡已久的个性,被唤醒了。

然后与对方狭路相逢,针锋相对。

我最崩溃的一次,我们争吵,对峙。最后,她哭,我也哭了。

我跟老公说,我都不知怎样当妈妈了,我根本就无法跟她好好相处。

我们俩人的矛盾往往一触即发。

“我的女儿怎么会这样?”,“她是不是不正常?”。这样的念头,我有过。

但女儿是不正常了吗?



事实上,并不是。

她不是有意与大人作对的,只是她的性格里包含了一些偏激的行为。

而且形成这样的局面,我也有责任,因为有时孩子偏激的行为,让我的行为也跟着过激了。

后来,我改变和女儿的相处方式。现在才能好好的跟她和平相处了。

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和固执的孩子好好相处呢?



给孩子划定界限,坚定立场

倔强的孩子普遍喜欢试探父母的底线,并且会反复试探。

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大人的底线在哪。并且坚定自己的规则是不容置疑的。

《不可思议的妈妈》里,七宝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时,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哭闹起来。

何洁当时的态度是这样的:这个玩具别的小孩正在玩,你不能抢。

之后就算七宝不断哭,何洁也没有妥协。只是耐着性子让他发泄完自己的情绪。

最后七宝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是不对的。

当孩子犯了错,触及底线时,父母应该坚定立场,立刻制止。

如果立场无法坚定,孩子就会觉得父母的规则是可以商量的,然后一再犯错。



不能以“暴”制“暴”,也不要消极面对

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就用威胁,辱骂,甚至暴力去让孩子顺从。例如,“你怎么那么不懂事?”“你怎么那么坏?”“我不管你了。”

最后孩子可能顺从了,但她会生气,也会感觉到被伤害了。



极端主动使不得,但消极面对也同样不可行。

对于女儿的倔强的行为,有段时间,我都处于放弃的状态。

但我的视若无睹并没有让她的行为有所改善,反而让她更加有持无恐,越闹越烈。



尊重孩子的想法,学会低头

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有时孩子倔强,是因为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人无视孩子的想法,一面专制地让孩子服从,只会让孩子更抵触,更反抗。

“你太小,什么也不懂”,“我是为你好的,所以我的决定是对的。”这种霸道想法必须放弃。

父母需要学会接受孩子不同于自己但符合她立场的合理意见。

适当低头,对父母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双方冲突上,两人剑拔弩张。大人不放低姿态,小孩也不愿低头。

结果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越吵越激烈。无法冷静的两人,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大人适时的低头,“我语气太冲了”,“我们冷静下来谈谈。”能让双方的情绪得到平复。

理智地看待问题,然后有效地解决问题。



言教身传,言行一致

“双标”是很多孩子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要求孩子不能越过底线的大人们也应该遵守规则。

比如,我要求女儿收拾玩具,同样我的书本也不能扔得到处都是。

当大人没遵守规则时,也需要接受惩罚。

这样孩子也会以大人为榜样,愿意承认错误,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



如果父母言行无法一致。比如,我说不能乱扔东西,孩子扔了,然后我无视了;我说要收拾玩具,孩子不收拾,我代劳了。

结果,虽然我的言语说不可以,但我的行为却告知孩子:不按大人说的去做也没关系。

这样的说教是无法令孩子信服的。



积极鼓励,及时认可

不要动不动就打击孩子,比如,“就知道你不能做好的了”。

更不要在孩子承认错误,重新开始时,揪着她以前的错误不放。比如,“看看你之前那种行为……”

要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比如,“你很有能力,我相信你能做得好。”

好的言语是良药,也会是动力。

发现孩子做得好时,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比如,“你很棒,比我想像中做得更好”。



就这样,慢慢就会找到与孩子和平相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有些孩子倔强的个性,是自带的本质,想改变他们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

需要父母用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爱护,用更多的耐性去教育和接纳。



PS:
单篇稿费1000元征稿,大家在后台回复:“征稿”即可看到相关需求。


推荐阅读:   

第一“软饭王”的PUA人生章宇,你太野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