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好妈妈永远替代不了好爸爸”:家庭里这3件事,必须让爸爸来做

2020-12-7 00:25|发布者: 花前月下|查看: 235|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文 | 小嗲来源 | 小十点(ID:sdikid)前几天,长沙一所学校召开一场专属爸爸们的家长会,引起网络一片热议。46 位爸爸穿西装打领带组成「爸爸天团」,在教室听讲记笔记,「名场面」十足。为什么举行这样的家长会呢 ... ...






文 | 小嗲
来源 | 小十点(ID:sdikid)


前几天,长沙一所学校召开一场专属爸爸们的家长会,引起网络一片热议。

46 位爸爸穿西装打领带组成「爸爸天团」,在教室听讲记笔记,「名场面」十足。



为什么举行这样的家长会呢?

组织这次「爸爸去哪儿」家长会的贺老师解释道:

孩子长大了,有了更多的想法,除了妈妈的陪伴,也需要爸爸的更多的支持和教育。



确实,在现代普遍的家庭分工里,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大部分都是妈妈的责任。

爸爸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长期处于缺席现象,「丧偶式育儿」已经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常态。

而在一项关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


家庭教育中,逾六成的妈妈在唱「独角戏」。

只有三成的家庭能在父母共同负责下教育孩子。

而父亲在教育中占主要职责不到一成。




但其实,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爸爸妈妈扮演是不同的角色。

好妈妈永远代替不了好爸爸,养育孩子的这 3 件事,必须爸爸来做。



教会孩子规则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规矩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一个孩子所有行为习惯养成的根基。

可是母性天生柔软,在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时,妈妈的更容易表现出溺爱,原则性相对较弱。

但是爸爸不一样,在掌控一切的爸爸面前,孩子通常是又敬又怕,会不自觉收敛自己的坏脾气。

就像弗洛伊德曾说的:

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所以在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爸爸的角色就显得特别关键。

有一个朋友,在这个方面就特别有经验:

「在孩子 3 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发现照顾他时间久了,他反而越来越会拿捏我、反抗我。

就像每次约定好只玩半小时 iPad,但每次时间一到他就开始哭闹,最后没办法只好妥协。

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他爸爸表情开始严肃,准备要发火的时候,他就立马安静下来。

所以我就和我老公商量,给孩子立原则的时候,由他来主导,我们一起把规矩维护好。」



图片来源:电影《比海更深》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这样一个现象: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 50 倍。

确实,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

但在有些方面,爸爸教育孩子的优势确实比妈妈更大。

如果说,妈妈的作用是让孩子感知到温暖,那么爸爸的作用就是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给孩子立规矩,教会孩子守规矩,让孩子在界限之下,用社会允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不仅是约束,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图片来源:电视剧《雏鸟》

也只有把规矩和爱同时教给孩子,孩子的成长之路才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己。



陪孩子参加运动

现在的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运动习惯的培养。

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儿童青少年 33% 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

所以陪孩子运动这件事,刻不容缓。

可是女性的本质,让妈妈很少带孩子参加具有冒险性的运动。

而爸爸的运动天赋,会比妈妈更突出。

所以,陪孩子运动这件事,必须爸爸来做。

前段时间,有一位爸爸因为「要求儿子每天户外玩2个小时,没玩完不准做作业」,而登上微博热搜。



当同龄的孩子奔波在各个补习班的时候,9 岁男孩小罗汉却在爸爸的带领下,掌握了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各项技能。

在罗爸爸眼里:

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工作压力大,每个礼拜抽半天时间来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这个做法几乎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

但其实,除了学习了各式各样的户外运动外,小罗汉的文化课成绩也并不差,一直在班级保持中等水平。

心理学研究曾发现:

孩子所有的智力发展、心理的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也就是说,适当的运动,能提升孩子大脑能力和学习成绩。

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所以就算工作再忙,爸爸也请一定要记得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运动。

陪女儿来一次慢跑,让女儿在感受到来自父亲安全感的同时,学会勇敢、坚持和自律。

带儿子尝试一场攀岩,既让孩子的心性得到了磨练与锻造,又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

不仅有助于拉近父子间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





培养孩子社会适应性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生选择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这种特别的力量,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对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也十分重要。

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也被亿万人士尊称为「先生」的杨绛,是很多眼中的才女。

可是当谈及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时,杨绛却是这样回答的。

她说:是我的父亲。



在她的《回忆我的父亲》里,父亲杨荫杭刚正不阿,不妥协,却又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子女的一生。

他鼓励子女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又教会孩子选择人生能力。

他告诉子女应该拥有“说不”的勇气,却也选择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榜样作用。



由于爸爸的性格和能力,所以孩子在妈妈和爸爸身上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经常在爸爸陪伴下的孩子,会受到爸爸的影响会扩大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的认识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

对待事情也会更加理性客观,做事情也更加果断,不断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仅活跃、独立且自信,自然也能收获更良好的人际关系,走向社会以后也会更容易成功。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爸爸总以为,事业和孩子不能兼顾。

于是,他们选择等自己忙完了这一阵,等自己赚够了钱,就好好陪孩子。

可是忙完一年又一年,等到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已经管教不动了。

在《父性》里有这样一句话:


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爸爸无论在事业上再大的成功,其实都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爸爸也务必亲力亲为。

 树妈说:

看完文章之后,大家记得点个“在看”哈。
因为微信最近改版了,互动少的话,妈妈们可能以后逐渐收不到咱们的文章了。

文章之后,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咱们开通视频号啦。

好多妈妈提过没时间看文章,后续我会在这里,用短视频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

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关注,欢迎来坐坐!

扫码关注“小树妈妈”





扫码关注“成长树”





我先在视频号里等着大家啦。





来源简介: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6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岁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