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被欺负,比教他还手,更重要的是……

2020-12-24 19:0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5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在面对「孩子被打要不要教孩子还手」的事情上,大家各有坚持。坚持打回去的家长会说:被欺负不还手只会变得越来越懦弱,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不好欺负!反对还手的家长则认为:还手是以暴制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深 ... ...
在面对「孩子被打要不要教孩子还手」的事情上,大家各有坚持。

坚持打回去的家长会说:

被欺负不还手只会变得越来越懦弱,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不好欺负!

反对还手的家长则认为:

还手是以暴制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深孩子对暴力的认可。

大家看起来各有道理,那孩子被欺负到底能不能还手呢?还手是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呢?

我们请到了儿童心理咨询师秦楠老师,来跟我们仔细聊聊。

面对攻击时反应不同

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别急着下定论,用故事来说明道理肯定是不科学,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一个著名的实验。

上个世纪 90 年代,家庭心理学家杰拉德 R. 帕特森和李察 A. 利特曼,做了一项儿童攻击行为和行为强化的实验。他们在幼儿园共记录了 2583 次幼儿之间的攻击事件(打人抢玩具等)。

实验结果发现:

➊ 被攻击不还手的孩子

80% 的孩子在遭到攻击的时候,没有选择反击,而是会哭泣、退让或者是任由攻击者抢夺玩具。

演变结果:打人的孩子下次还会继续攻击别人,而被打的孩子行为得到了「负强化」,他们再遇到被攻击时,会退让妥协。

➋ 被攻击还手的孩子

选择还手的孩子有两种结果:

第一,反击且成功

演变结果:打人的孩子后续会减少对他们的攻击,或更换攻击目标,反击成功的孩子会在下一次被攻击的时候,继续选择反击。

第二,反击没有成功

演变结果:下次还会被打人的孩子攻击,并遭到更频繁的攻击(报复)。

➌ 寻求外力协助的孩子

被攻击的孩子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在大人的介入下,打人的孩子会停止攻击。

演变结果:一般都能让打人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收敛,他们或停止、或转向他人。

教孩子还手

并不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看完这个实验,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心理都会这样感觉:

「当然了,你看,不还手就会被继续欺负!」

但是别忘了,实验中的也有很多还手但失败了的孩子,还击失败后,下一次还被欺负得更厉害。

教孩子还手,并不是一个绝对有效的方法。

想一想,一个 3 岁的孩子被一个 5 岁的孩子的欺负,孩子被比自己胖两圈的同龄孩子欺负,你觉得孩子还击,能赢吗?

如果孩子没有能力还手,这种反击就是无意义的反击,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身体伤害。

还有的家长会问,还手会让孩子更暴力吗?

不一定。

从实验数据来看,还手成功的孩子,有一部分确实从被攻击的角色,转换成为攻击者的角色。但也有很多反击成功的孩子,并没有去用「新技能」去攻击其他孩子,只是用于保护自己。

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当然和家长的沟通和引导也有关系。

孩子被欺负时

其实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当孩子被欺负没还手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说孩子不反击就是懦弱。

注意,实验过程中,约 80% 的孩子在面对攻击行为时选择了不反击。

这个基本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大多数的孩子,面对攻击行为的选择都是回避与不反击。

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家长,埋怨和训斥自己的孩子:

你怎么这么没用?被抢了玩具就知道哭。

被打了打回去啊,你是个男子汉!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天生会反击的。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家长遇到孩子被欺负,不要恨铁不成钢,要更多的去体谅孩子,帮助孩子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法。

孩子被欺负

父母应该教会他这四点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这里,我根据多年的咨询经验,给大家 4 个建议:

➊ 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

孩子被攻击的时候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父母跟孩子在平时的引导中,可以多传递自我权利的意识,比如你可以这样告诉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

身体是你的,不要让其他人随意触摸和侵犯。

只有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他才能学习如何维权。

➋ 语言警告威慑对方

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攻击并不是恶意的,但被攻击的孩子的退让,会加剧对方的攻击。

这时候你需要教孩子使用严肃警告的言语,也是能达到震慑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 4、5 岁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这个孩子不好惹」。

住手!不许你这样!这是我的玩具!

你走开!你再推我我就生气了!

甚至说不利索的时候,吼两声也可以的。

➌ 择情还击,逃跑也没错

如果语言威慑没用,适时出手地反击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要「打得过才行」,最推荐的反击的行为,就是——推。

推打人的孩子或者远离打人的孩子,让他停止攻击行为。

如果打不过,逃跑也是英雄,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➍ 求助大人

实验当中,有效停止被欺负的行为除了有效反击外,借助外力帮忙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以教孩子及时求助,求助老师求助父母,或者对方孩子的家长,都可以。

家长可以在家里进行场景模拟,通过玩游戏或者绘本阅读的方式,和孩子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他面对攻击时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处理得好,父母记得要给孩子进行称赞或奖励哦。

孩子都会有被欺负的时候,学会怎么处理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斥责孩子,我们要理解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你被欺负了,不是你的错。

被欺负也别怕!爸爸 / 妈妈和你是一头的!



带娃去公园、游乐场玩耍

孩子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为什么常常被其它小朋友拒绝?

作为爸爸妈妈,

如何帮助他们快速加入别的孩子中?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 丁香妈妈教育

对话框回复「社交」即可获得



见了亲戚害羞不愿打招呼

总是不爱跟别的小朋友玩

孩子渐渐长大,却越来越胆小?

为什么会这样?

大人应该如何引导才更好?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 丁香妈妈教育

对话框回复「胆小」即可获得



强迫孩子分享于心不忍

不引导分享又担心孩子不懂礼貌

不分享就是自私?

那你可就冤枉孩子了

什么时候引导孩子分享最合适?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 丁香妈妈教育

对话框回复「分享」即可获得



策划 老丁

作者 秦楠

排版 芋头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