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努力”,千万别再对孩子说这句话了!

2021-1-5 09:4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0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作者 |菈妈来源 |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当孩子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您是否经常说“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但您知道吗,您漫不经心说出的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一剂麻药,容易让孩子固步自封 ... ...




作者 | 菈妈来源 | 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

当孩子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您是否经常说“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但您知道吗,您漫不经心说出的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一剂麻药,容易让孩子固步自封。此话怎讲?家长们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了解“激励孩子”的秘诀。





前两天,邻居被老师约谈了。原因是她儿子调皮捣蛋,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老是打扰别人。

“你说说,这孩子能不能让人省心点呀!”邻居一脸恨铁不成钢。但随即又话锋一转:“连老师都说,这孩子挺聪明的,但就是不努力。”
这话听起来像在抱怨孩子,但语气中更多的,却透出一丝小得意。
想一想,类似的话我们还真听过不少:
“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心思没用在学习上”;

“孩子脑子非常灵,要是再努力一点,考个好大学肯定没问题……”

虽然被批评了,但是与批评相比,“聪明”这个词,还是会让人有些沾沾自喜。因为,它更像是高级别的赞扬,让人有一种优越感。



为什么我们喜欢夸孩子聪明?



在父母的心中,自家孩子永远都是聪明的。
有孩子的家长在一起聊天,三两句过后必定开始夸娃:
我儿子2岁就会背《三字经》了;

我女儿3岁,已经认识100多个汉字了;

我儿子6岁,100以内加减法都会算了……

这些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你看!我家孩子多聪明。
难怪有人会说,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太理智的。
虽然是一句戏谑,却也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天分的,所以喜欢别人夸赞孩子。
《奇葩说》中有一集的话题是: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选手庞颖说:回忆小时候,我们从老师和家长那边得到的最高的赞扬是什么?是“这个孩子真聪明”,而跟聪明比起来,努力更像是“低人一等”。
没错,我们哪怕是刻苦到悬梁刺股,在别人面前也要故意装得云淡风轻:
“什么?熬夜?不存在的”;

“我就上课听听讲,下课了该玩就玩”;

“我从来不上补习班”……

这些潜台词的背后,其实都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天资聪颖”。因为被夸聪明,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聪明,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可以一下子让人有种优越感;而努力,则更像是“笨人”的专属词。
但是,这些赞扬的话你要是信了,那就太天真了。





夸孩子“聪明”,是一剂麻醉药



“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句话,更像是一剂麻醉药,容易让孩子固步自封。

表妹的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上初一那会儿,不管是老师还是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以后上重点高中肯定是十拿九稳的。
可后来,这个经常被夸的孩子变得越发骄傲起来,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太简单了,我稍微用点功就赶上了。
可是如今都已经初三了,成绩早已从班里的前几名滑到中下游了。表妹为此焦急得要命,可儿子仍然不当回事。
那些喜欢标榜自己“聪明”的孩子,早已经习惯了维持现状,又怎么会轻易做出改变呢?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让两组孩子分别完成难度逐渐升级的拼图游戏。
完成第一轮拼图之后,一组孩子被评价为“有天分,很聪明”;而另一组孩子被评价为“很努力,表现很出色”。
结果被称赞聪明的那组孩子,在之后的表现大多差强人意,而被鼓励的那组孩子,则显得更自信,勇于接受挑战。
当整组实验完成之后,两组孩子又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结果,“聪明组”的孩子分数退步了20%,而“努力组”的孩子进步了30%。
为什么“聪明”的孩子反而退步了呢?
这是因为被赞聪明的孩子,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
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天赋如此,想要突破可能很难;另一方面,他们会想要继续维持自己“聪明”的形象,如果努力了,却没有成功,那不是很丢脸?所以,他们宁愿懒一点。
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一书中,就曾提到:懒惰,其实是人们害怕自己不能出色完成任务而找的借口。因为,它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别人也不会因此指责自己能力不足。
而愿意努力的人,则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自身来改变。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更乐于迎接挑战。
可见,夸奖孩子聪明,除了麻醉他们不努力之外,并不能真正地激励孩子上进。





应该如何正确激励孩子



既然夸孩子聪明,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思维,那么该怎样正确激励孩子呢?

01

不要拼“天赋”,坚持才是硬道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在TED演讲中,提到她和她的团队曾跟踪调研过数以千计的学生,并且在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以及国内一流的大学中,进行过观察和分析。
她发现,那些学霸和最终成功的人,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而是他们都懂得努力和坚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迎难而上。
所以,与智商、以及一些外在因素相比较,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孩子如果不能坚持,即使天资再如何具有优势,最终也会回归平庸。

02

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与结果相比较,过程才是能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吴尊的女儿neinei,在一次亚洲级的芭蕾舞比赛中遗憾落败,在后台忍不住哭了起来。为了这场比赛,neinei非常用心,没日没夜地苦练。
吴尊知道女儿太想赢了,所以才会这么伤心。
他先是肯定了女儿在备赛期间的付出和努力,然后分析了原因,并且安慰她,输赢只是一时的,她的表现已经很值得自己骄傲了。
在爸爸的肯定和开导下,neinei很快就放下了不愉快。
父母引导孩子注重过程,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并且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自我成长。

03

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坚持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模仿家,他们眼中父母是什么样子,未来也会成为什么样子。
好友曾一脸骄傲地说,她和7岁的女儿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家庭亲子马拉松了。一开始,女儿嫌累,基本上都是走下来的,还会闹情绪。
但现在,女儿已经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每年都会主动要求报名。亲子马拉松给孩子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让她感受到,一件事情只要让孩子坚持做下去,她就会有成就感。
英国作家约翰生曾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下次,如果还有人夸孩子聪明的时候,不妨说:不,他只是很努力!
聪明不一定能成功,但努力和坚持,却能让孩子离目标更近一步。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设立目标,陪他一起努力。让孩子在坚持中,慢慢学会自我管理,也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
与“聪明”相比,这才是我们能为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3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上下滑动查看)


 近期仍要防“诺如”!学校做好这点很重要


 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暨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2020年度活动举行


 国家宪法日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


 建设校园足球治理体系 打造南粤校园足球特色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 约定您!







转一转

赞一赞

看一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