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爸爸一巴掌,儿子耳膜穿孔:放学后千万别催孩子写作业,这样做比催100次管用

2021-1-24 20:15|发布者: redtao|查看: 14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一个孩子写作业引发的血案”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副主任许惠明医师的一条朋友圈。爸爸一巴掌,孩子直接耳鼓膜穿孔。受伤的男孩今年10岁,写作业时,东瞅西看,磨磨唧唧,家人提 ... ...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一个孩子写作业引发的血案

” 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副主任许惠明医师的一条朋友圈。
爸爸一巴掌,孩子直接耳鼓膜穿孔。



受伤的男孩今年10岁,写作业时,东瞅西看,磨磨唧唧,家人提醒了几次,可孩子嘴里答应,很快就故态复萌。 父亲火气“蹭”就上来了,举手想吓唬吓唬儿子,没想到巴掌刚甩过去,儿子偏头晃过来,瞬间耳朵轰鸣。 经医生确诊,男孩左耳鼓膜穿孔,伴随轻度听力减退。
在家长界,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而拖拉、磨蹭,就是写作业的头号大敌:

打开书包就要找铅笔,一次作业铅笔起码削5次;
刚写两字橡皮找不着了,一会儿尺子不见了;

一坐下就要喝水,隔几分钟就要上厕所;
摸东西n次,扣扣索索不计其数。。。。。

眼瞅着指针滴答走,全身哪里都动,就是作业一个字都没动。


拖拉磨蹭的娃,崩溃失控的父母,辅导作业这道题,真的无解?
01
辅导作业,逼疯了多少父母
 网上看到过一段视频。 一位妈妈,哭得稀拉哗啦,一边抽噎,一边哭诉:
“几个生字,他早晨写了三个小时!” “我也想控制我的脾气,不想打他,骂他,还一直在那闹” “我不想做他妈了,呜呜呜...”


 妈妈生气到想撂挑子,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然而,陪写作业这件事,却不是想不干就能不干,它几乎是家长们无法逃脱的命运。 《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调查显示:中国有78%的家长,每天都要陪孩子写作业。 小学生家长,每天陪写作业时长,平均需要两三个小时,有的竟长达四个小时以上。 漫长的陪写过程,导致了亲子间冲突不断。据统计,每四个家庭,三个就曾因为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前不久,一则“爸爸辅导功课怒烧作业本”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这位爸爸因为情绪失控,烧了作业本后丢了下楼。没想到,风太大复燃了,险些酿成事故。 虽然爸爸举动过激,但正如网友所说,辅导作业的危险性,可见一斑。 


辅导作业,为什么会闹的如此鸡飞狗跳? 一方面,孩子磨蹭拖拉,效率低下,父母会逐渐被激怒。 另一方面,父母出于对完美的要求,从心底不愿接受孩子不如意的状态,情绪更加失控。 最终,陪写作业成了亲子大战的导火索,一触即发。
02
孩子磨蹭不肯写,背后根源是它们
 许多失控的父母,可能都曾绝望过:我也不想这样,可孩子不听啊!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一到书桌前,就成了手也不是,脚也不对了呢? 从心理上来说,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一般出于两个原因。 1、作业太多或者太难,孩子无从下手。 教育观察片《老师请回答》中,7岁男孩巩子悦,堪称磨蹭派的掌门人。 在家写作业,简单的五六行生字,五六个小时都没有写完。 在学校时,老师布置的随堂作业,他要拖到课间补,很多时候补不完,还得带回家补。

 妈妈忧心忡忡,觉得儿子专注力出现了问题。 可当被问起为什么写得慢时,子悦却说: “有一道题,把我困在那里,我就定住了,走神了就出不来了。” 


遇到难题,无从下手,是很多孩子磨蹭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思维是单向的,如果作业很多,或者题目很难,就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拖延着不肯做。 不光是孩子,大人也同样如此,我们遇到困难时,不也会下意识地抗拒么? 2、父母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产生逃避心理。 节目中,子悦妈妈陪写作业的状态,可以说是很多家庭的写照。 孩子出现发呆,她立刻过去质问;


 孩子速度慢,她一边提醒时间,一边阻止孩子小动作; 等检查作业时,妈妈的情绪更加失控,唠叨和指责越来越多。


然而,孩子却更茫然了,他直接离开了桌子,跑到沙发上翻跟头...


写作业折磨的不光是大人,父母的焦虑情绪,对孩子的指责和失望,像低压一样笼罩着孩子。 孩子心里害怕,却又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就会产生逃避心理,躲进自己的小世界。

 所以,走神和拖延,其实是孩子应对父母情绪的自我保护。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孩子拖延的根源,都是遇到了困扰。
而催促和打骂,只会离解决问题越来越远。
03
陪写的正确姿势,是养成孩子的自觉性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写作业也同样如此。相比盯着作业本身,帮助孩子养成自觉的习惯,才是父母陪写的关键。 1、快速启动,对孩子进行心理预热 孩子上了小学,尤其是低年级,要突然应对好几门作业。如果本身还有其他学习安排,就显得更为复杂。 孩子看着作业,千头万绪,容易产生退缩心理。


心理学肖恩·埃科尔提出“20秒”法则:当一件事启动时间超过20秒,大脑不容易接受,会产生抗拒。 所以,陪写的第一步,是帮助孩子拆解任务,快速启动学习状态。 比如,写六行生字有点多,但是可以先写五个;背诵一首诗有点难,但是可以先带着读两遍。 这样简单的任务,可以快速启动孩子的大脑神经,进入写作业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先完成简单的,会觉得目标也没有那么可怕,激发出完成的信心。 2、克制小动作,提升专注度 从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他的自我抑制水平比较弱。也就是说,很容易被环境干扰,分神走神。 所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就要帮助他消除干扰。 比如,在孩子写作业前,提醒他走完“配套”流程:喝水、上厕所、准备好文具等。 低年级孩子还可以采用桌面管理法:清空孩子的书桌,只留下跟完成作业有关的用品。 同时,父母本身不要成为干扰源,用语言去不断刺激孩子。 这样,从准备和环境两方面着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消除干扰。 3、划定界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写作业这件事,父母盯得越紧,孩子就会越松,甚至演变成完全依赖。 所以,划定界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才是最终的目标。 这里提供两个技巧。 首先,试着让孩子自主掌控学习节奏和方式。 比如,带着孩子把所有作业,列成清单,让他自己决定完成顺序。写作业的时间段,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对自主性的需求,而不是只能听父母吩咐,像个程序一样执行。 其次,表达欣赏和鼓励,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当孩子努力完成一个任务时,父母要及时肯定:“很棒呀,这个有点难度,但是你做到了!” 或者,简单的回应一句:“完成作业的感觉,是不是很棒?” 父母的肯定,会引导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也会被唤起内在的学习动力。
04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说到底,裹挟住父母和孩子的,终究是我们对孩子完美表现的渴望。 试着别再吼叫,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作业固然重要,可眼前的一次作业,远远比不上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唤起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更重要。 而这,才是我们要努力和引导的最终方向。 陪读的路上,与所有的家长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推荐你看 (点击链接,即可收看)
1、抢到断货!充满想象的神话故事书:《孩子读的懂的山海经》,6岁以上请入手!

2、“只要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快期末考试了,别这样承诺孩子

3、3岁女童被戳穿左眼!消委会再度曝光毒玩具:学校门口最常见,你家孩子正在玩……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文章等你收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