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一)

2021-2-25 09:0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3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樊登推荐的,后来发现在几个平台育儿大v也推荐过。听书名字,感觉是一本育儿鸡汤。但实际,对我来说也确实是鸡汤,能真的补充营养的鸡汤。本书传达的核心观点是「情感引导式教育」理念。整本书分 ... ...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樊登推荐的,后来发现在几个平台育儿大v也推荐过。听书名字,感觉是一本育儿鸡汤。但实际,对我来说也确实是鸡汤,能真的补充营养的鸡汤。

本书传达的核心观点是「情感引导式教育」理念。整本书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展开叙述: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并指出了情感引导时的常见误区。

1、情感引导能在教育孩子中能帮你做什么?

2、情感引导的影响力、重要性

第二部分、根据孩子成长不同时期对引导式教育的应用。包括婴儿期、2-3岁、4-7岁几个不同阶段。

第三部分、说给我们自己的。认识、正视自己。

第四部分、作者回答父母常见问题。

刚刚读到第一部分,情感引导常见误区二部分,收获颇多。

什么是情感式引导教育?

像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这些的前提是,父母应该对孩子有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是执行情感引导基本要素:

1、了解尊重孩子、并因人而异。

2、了解孩子发育阶段特征,避免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3、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机会。

4、对孩子各种情感都表现出同情和理解。

5、和孩子分享权力,分担责任。

6、调动孩子内在能动性,避免依赖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7、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对情感的认知。

8、提前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会发生什么,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这8条要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如何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站在和他同样的高度去倾听、去感受。

很多教育观点都提到过,孩子是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和他们沟通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站在平等角度上。而不是仰仗父母权力。

只有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应用情感引导式教育。

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误区: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控制:惩罚、恐吓惩罚为主,仰仗父母权威。

放任:任其怎样、放弃对孩子的管教约束,可能极端了会过度到惩罚。

大多数父母身上都会有这两种方式的影子。比如我,可能是属于偶尔放任偶尔惩罚。这个和当时情境有关系。或者说和自己心情、忍耐程度有关?

自己曾经因为他咬人惩罚他,打过他的嘴,玩具被反复的扔、收也放任过他在屋子里任意狂造。

反思这两种行为背后,第一种,作为父母的无奈、无能为力、惩罚算是最后的办法。第二种,当时的想法是,造吧,造完了收拾,我不想去花时间给你讲道理,像书里提到的,放弃、懒。

不管之前怎样,看到这本书的你和我,一起做出改变吧。用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方式去实施教育。


  • 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我不喜欢同情这个词,更喜欢共情。

  • 引导不等于溺爱

  • 一味地强求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让他们觉得如果不遵从你的命令,就无法让你满意。



引导不等于溺爱

为什么说这个呢,我就是一个反例。书中的案例是孩子玩儿滑梯时甩下来了。父母的几种处理方式。其中一个方式是:你自己站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特别是小男孩,应该更加坚强勇敢些,不能太过娇气。回顾一下原来自己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处理类似事件,确实像书中提到的还为他不需要我的帮助自己站起来,而感到骄傲。

以上现象就是书中提到的“轻视和否定孩子的情绪”

我们该怎么做呢?

考虑孩子被摔下来的那一刻,他可能在想什么?可能是很害怕?可能是感觉自己丢人了?这时父母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状况,并关心询问“hi、宝贝儿,没事吧”,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你随时都守候在他身边。

但不是所有事件都一概而论,只要孩子有一点困难,我们马上做出回应。大多数情况孩子可能都能自己应付,自己站起来。但当孩子哭了起来、情绪低落时,我们就应该进行情感引导了。

只有当你包容孩子的感受并表示同情的时候,真正的合作才能够开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