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就是我一切”的爹妈都好可怕啊!

2021-3-26 11:04|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28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托福考试离满分仅差2分在被誉为“南方哈佛”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埃默里读书同时还在修美国耶鲁大学的学分今年19岁当你看到以上这四条内容时,脑海中是否已经勾勒出了一个超级学霸的形象即使没考过托福,没听说 ... ...
托福考试离满分仅差2分在被誉为“南方哈佛”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埃默里读书同时还在修美国耶鲁大学的学分今年19岁当你看到以上这四条内容时,脑海中是否已经勾勒出了一个超级学霸的形象即使没考过托福,没听说过埃默里大学,但这一看就很厉害啊事实上,他也的确够优秀
他叫张一得,一个广州小伙

但是最近,埃默里大学的一篇报道,却道出了一个令人有些错愕的事实张一得离世了

从张一得父亲写给埃默里大学的信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张一得是主动选择结束生命的

我知道我们不能不负责的直接将这定义为自杀所以我选择表述为“他离开了”可是为什么呢,明明大好的人生摆在面前,他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啊然而,随着大家对张一得成长经历的讨论以及关于张一得父亲以往的一些报道被挖掘出来我才发现,或许在这19年里,张一得过的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开心

张一得和父亲合影2019年9月,广州的一个名为【一得他爹】的网友火了熟悉他的人称他为老得或老爹,他是妈妈圈里的网红,是很多为人父母的网友追捧的对象因为在大家眼里,他的育儿方式实在是太拼也太成功了

离异后独自一人带娃
孩子3岁前一直坚持用英文跟其交流为了给孩子好的环境,辞掉高管职位跑到乡下去种菜捡破烂为记录孩子的成长拍了20多万张照片,拍坏5个相机为了用花式菜肴鼓励孩子学习,用胡萝卜、姜、蒜刻成字母累计25万个亲手给儿子制作手工宠物200多只17年专心育儿并将孩子送去美国知名大学其中任意一条拿出来都是一个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完美父亲形象
所以,一得他爹火了,宝妈圈竞相追捧他2018年他开设了公众号,专门为儿子建立了博物馆,出生的第一双鞋、第一件玩具,自己为儿子做的不重样的菜式等等分类陈列......


据当时的报道称,张一得小学每学期学费约4、5万,初中学费更是高达二十万
“每到一得交学费时,来自妈妈粉、好心人们的汇款便像雪片一般飞来,‘老得’认真记下每一个金额数字,直至9年后才将学费还清。”
上高中时,张一得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每年20万的奖学金,不再需要好心人筹学费了所以为了回馈妈妈粉的关爱, “老得”为自闭症儿童打造了一个感统训练场,帮助他们训练视听能力、提高运动能力而对于自己的生活,老得说:儿子在高中,我继续在山里种地,自给自足申请埃默里大学时,老得带着张一得去了苏州,四战美国高考,终于成功而在此期间,张一得除了学习,还培养了很多爱好,作为学校球队队长曾带领校队挺进足球赛四强同时还考取了摩托车驾照、红十字会义务急救证等等



乍一看,学习爱好两不误,还有父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张一得算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别人家的孩子了
但当我们仔细阅读了这些报道的细节后,又会发现很多矛盾的地方
首先,一个正当年的男性,为什么要选择捡破烂,以及靠好心人帮助,来帮儿子完成学业?报道里说,小时候的张一得每次去同学家,都要被父亲要求【把他们家不要的废品带回来】虽说单亲家庭独自抚养孩子的确困难,但老得不是无用之人,他此前有比较好的工作,说明他能力完全没问题即使为了照顾儿子而辞掉繁忙的高管职位,也可以找一个工作强度不那么大的其他职位再不济自己做做小生意,总归不至于走到捡破烂靠他人资助这一步(没有歧视捡破烂的意思)其次,既然经济水平达不到,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读学费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私立贵族学校?
凭父亲的这般付出以及张一得的懂事自律,在普通公立学校里他就不能成才吗?
明明学费都付不起,却要欠着陌生人的钱也要上贵族,真的是对的吗最后,也是最令我想不通的一点,饭菜10年不重样,拍20万张照片,手刻25万个蔬菜字母这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少实质性帮助?

起码在我看来,这些具象化的数字给我的唯一感观就是:扑面而来的窒息感平均一天拍30张照片,雕26个蔬菜字母,这父亲没干别的,整整19年就为儿子而活,将所有的精力、期许全部放在张一得身上这……太压抑了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相比于学历、成就……父母不也该偶尔考虑考虑孩子过得开不开心,健不健康,以及能不能活命吗?也许父亲无缝式的周密照顾,是张一得走到这般高度的决定因素他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也是不能否认的至于张一得的最终选择,可能背后还有很多复杂因素,不能单纯的归因但一得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通过公众视线获得的关注和追捧,是否一步步让他背离了初衷,进一步陷入了自我满足的怪圈?而对张一得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无从得知

记得前两天一个关于【父母自我放弃式教育】的话题很火
父母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加诸在孩子身上,放弃自我,全身心围在孩子身边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叫做“鸡娃”,即打鸡血式教育孩子为孩子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连洗澡时间都有规划



孩子烧脑、父母烧钱、全家烧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已然失去自我,沦为一种工具而这样的育儿模式,也完全脱离了亲情的范畴,让人感受不到一丁点家的温暖,只剩焦虑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很不喜欢诸如【孩子是希望】、【父母都是为了孩子】、【以前我没有机会以后你一定要做到】之类的观点养孩子不是职业,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你的希望,不是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孩子只是孩子,ta是ta自己其实这个道理即使走出育儿的范围,在生活里的每一段关系中都同样适用不论是夫妻,子女,还是父母彼此都应该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圈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换言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把自己当作生活的主角永远不要为了任何人丢掉自我,永远不要为他人而活
这是长久维系亲密关系的方法,是对自己好,更是对对方好

为了防止你找不到我请给我一颗小星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