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走了,一年前的今天凌晨。
……
从小到大,爸爸都是我快乐温暖的源泉,都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虽然那个年代不富裕,但是,我的记忆,多数都是快乐幸福,因为我有勤劳聪明的妈妈和乐观通达的爸爸。
童心爸爸
在浙江江山时的记忆不多,大概是每次爸爸出差到家前,我会装睡着,我爸就说,哎呀,这么多好吃的吃不上了,明天就没了,我就赶紧爬起来说我是装睡的;一次看完电影犯懒不想走路,装着睡着了,我爸抱着我一边走一边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呀,长得挺好看,可惜眼睛看不见了,我就立马出溜下地自己走路,嚷嚷着说你看我没瞎。
69年随父母下放到江西干校,爸爸不会干农活,但嘴不闲着,起外号、编顺口溜、写对联挤兑人,总之活也干了,还不落好,我爸说和他一个小组的三个“坏分子”一边忙着脱粒一边发牢骚,和别的组干的一样多,却总挨批评;农活之余,爸爸喜欢带着孩子们玩游戏,跳绳打沙包哥哥姐姐一伙儿,爸爸和我一伙儿。江西金坪的房子天花板上有个方洞,爸爸和我们兄妹三人玩儿捉迷藏,轮到姐姐蒙眼找我们,爸爸踩在桌上,手扒到天花板,故意弄出响动吸引姐姐去摸,姐姐摸到桌边爸爸就玩“引体向上”缩起双腿让姐姐扑空,我憋不住笑出声,姐姐就能抓住我。最“危险”的是,在江西新干,水性一般的爸爸居然敢在肚子底下垫一个塑料游泳圈,让我趴在他背上,带着我游到江心灯塔。记得为数不多的吃爸爸炒的菜是一次他要求掌勺,当他把盘子端上桌时说,我决定,把这道菜改为咸菜。
“偷懒”爸爸
爸爸也不大擅长“家庭副业”,那时候有的家里孩子多,定量不够吃,叔叔们砍柴摸鱼割草养鸡种自留地挖菜窖手到擒来样样精通,而我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别说不会种菜了,就连去喂鸡的样子都特别搞笑。记得在北庄,一到周日邻居叔叔就会下河摸鱼改善伙食,爸爸心血来潮也跟着去了一次,腰里跨个鱼篓像那么回事,傍晚回家,爸爸兴冲冲把鱼篓解下来给我,我一拎还有点分量,往地下一倒,是爸爸的一只沾满泥巴的凉鞋,爸爸看我上当后沮丧的脸哈哈大笑,开心的像个孩子。还有一次邻居叔叔阿姨进城,把家里的一只公鸡十二母鸡托付给我家看管一夜,结果就这一夜,十二只母鸡全被黄鼠狼吃了,原来是爸爸忘了给人家关鸡圈门。
地震那年,家家户户挖半地下抗震棚,我爸爸能说,召集整个楼左邻右舍“战前动员”,鼓励大家团结抗震,结果,别人家的地震棚都搭好了,我家的还只是一个浅浅的坑,邻居家的孙叔叔拿过铁锹,三下五除二就帮我家搞定。
贪吃爸爸
爸爸还特馋,其实这事儿搁现在就叫美食家。那时候物质贫乏不说,住在北庄山沟里买东西更是很不方便,爸爸在怎样吃到好东西上从来就不怕动脑子,冬天,他托家在城里的同事买了他最爱吃的墨斗鱼和鱿鱼,放在铅桶里再放满冷水,冻成冰疙瘩,这样就可以放到春节享受。夏天晚上,爸爸会带着姐姐和一个战士去部队边上的老乡地里抓青蛙,几个人偷偷摸摸打着电筒,老乡一喊,他们吓得拔腿就跑。远在上海的奶奶怕他儿子委屈,方便的时候会托人带些爸爸爱吃的零食,一次爸爸在地方工作的同学回上海探亲,奶奶带了一个旅行袋的各种南货,并写信告诉爸爸,不知啥原因,这袋零食始终没收到,也再没联系到那个同学。后来很多年,每每提及此人此事,爸爸都特生气,说可惜了一大包鸭胗干。在爸爸心里吃比天大,所以他还会用吃“解决问题”。那时冬天我们会在窗台上冻柿子、冻豆腐、自制冰棍儿啥的,有时早上想睡懒觉,爸爸就跑到楼外我家窗户下用竹竿捅我的冻柿子,还故意把声音弄的很大,我就会光着脚跑到窗户前保卫我的果实。
有爱爸爸
父母的爱是一道光,照亮孩子一生的路,不孤独不害怕。那个年代,多数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恰当的爱的表达方式,很幸运我是老小,在和孩子相处上,爸妈也在不断学习进步,吃一堑长一智,妈妈默默为家里付出,爸爸阳光灿烂的性格让我的童年如沐春风。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尊重、信任和放手,会让孩子未来更加自信更加自律更加宽容更加有爱;小时候总搬家,爸妈收拾东西也会顺手帮孩子把书包衣物一起收拾了,爸爸总说,她自己的东西她自己会收拾好的,我就会特别认真的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整理好,这对我后来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帮助;北庄的冬天特别冷,冷的钻进被窝里脚丫子还是凉的,睡不着觉就哭,爸爸就会揭开棉衣揉着我的脚放在他怀里捂着,暖和了我睡着了他才去睡;夏天蚊虫多,我最害怕那种大翅膀的飞蛾,一次房间里一只大飞蛾来回扑腾吓得我半死,爸爸举着竹扫把踩凳子爬桌子的扑打,直到把它消灭,后来爸爸告诉我他也很腻歪飞蛾;我参军在上海,时常想家,看着有的战友家里发电报说家人病重,部队就会准假以回家探亲,我也和爸爸说想回家,爸爸回信说,那我就发电报说,爸,肚痛;我说不够严重不批假,爸爸又回复说,爸,剧烈肚痛……。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歪主意。
不老爸爸
其实这只是生活里的爸爸,对他的工作他的专业,我几乎没有太多了解,他也基本不说,去年夏天开始的采访,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自己的父母,去理解他们的隐忍和坚持,工作不易,就让生活中多些乐趣多些温暖和爱。
退休后的爸爸依旧喜爱他的专业、喜欢新鲜的事物、爱臭美、爱吃、爱赶时髦、爱旅游、爱看体育比赛、爱看喜剧相声……,爸爸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金戈铁马》的最热心的听众,连续很多年每天都会给节目发赛事评论,然后晚上六点半准时等待主持人念他的短信,听到主持人的那句“73岁老兵你还好吗……?”,爸爸就会撇我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那副得意的样子特别可爱。爸爸妈妈共用的网名“中国老兵”就来自于那个时期——71岁老兵、72岁老兵、77岁老兵……。
父亲走了,开始了生命一个新的轮回,在我心里,越来越感觉他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贪吃爱玩没什么高远志向但又固执自己的选择,经常听他的学生说,你爸爸没赶上最好的时代,可惜了,但我想,无论在哪个时代,他都会喜欢活的真实轻松,这是他最可爱的地方。
愿爸爸在天之灵依然像孩子一样快乐,永远不老!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