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旁观一位爸爸鼓励女儿玩滑梯后的4点启示

2021-4-13 11:23|发布者: 宝宝哈哈|查看: 10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和孩子一起玩吧 第 522期分享文/ 云妈上周末旁观了一位爸爸鼓励女儿玩滑梯的过程,有几个点想和大家分享。那天本来打算去户外玩儿的,但是因为下雨就改到了室内探险乐园。那里有四种滑梯,其中最陡的那个被小朋友们 ... ...


和孩子一起玩吧  第 522 期分享

 文/ 云妈

上周末旁观了一位爸爸鼓励女儿玩滑梯的过程,有几个点想和大家分享。

那天本来打算去户外玩儿的,但是因为下雨就改到了室内探险乐园。那里有四种滑梯,其中最陡的那个被小朋友们命名为魔鬼滑梯,特别特别陡,基本上是90度垂直下去。

这个地方我们去的不多,少数的几次她表示不敢滑,我们没有硬推她,所以到上周日去的时候,这四个滑梯她还一个都没滑过。

最平缓的滑梯(下图)这儿她认识了一个小朋友,那个小朋友是会滑的,在小伙伴的带动影响下,女儿很快就跟着滑起来了。

mpvideo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824135011688562695

她敢滑之后说很爽的,希望我也去滑一次。我心想,平时我鼓励你勇敢一点,现在轮到你鼓励我勇敢一点,我也不好意思退缩不是,就壮起胆子跟她滑了两次,还是有点刺激的~~(这个滑梯大人是可以滑的)

她来来回回滑了很多次,有一小段时间我就一直呆在这个滑梯入口附近看她滑,娃想要妈妈关注和欣赏嘛,就满足她。虽然按照她的年龄和能力,我不需要时刻伴她左右。

这时候我注意到旁边有一位爸爸带着女儿也在玩这个滑梯。女儿大概八九岁的样子。

听到他跟女儿说,来,我们最后再试一次,最后再试一次,是最后一次了哦,手抓着绳子,手不要扶在这个边上,手要抓着绳子。

女儿坐在滑梯起始点,身体往前蹭了几下,但是快到要下坡往下走的时候,小朋友还是用手扶住了滑梯边缘扶手,停了下来。然后就听到这位爸爸叹了一口气,唉,***(英文名),手不要扶嘛。然后还不忘跟旁边的人说对不起对不起。

第一印象觉得这位爸爸好有耐心且有礼貌。因为她在跟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调不高,虽然在强调一些事情,但是听起来不严厉,最后孩子虽然没有滑下去,他也没有批评。

我想他们可能就走了吧,因为这位爸爸不是说最后一次吗?

但是并没有。

他带着女儿稍微离开了一下,过一会儿又回来了,然后我又听到了和之前类似的话:来,我们最后再试一次,是最后一次了哦,手抓着绳子,手不要扶在这个边上,手要抓着绳子。真的是最后一次了啊,这次如果还滑不下去的话,我们就不再滑了。

女儿没说话,然后他又再次跟女儿强调,手要拉住绳子,手不要扶边上,你看旁边这个小朋友她就是这样滑下去了。但是女儿的手还是忍不住松开绳子用手扶住滑梯,然后他声音稍稍加高了一点点:手不要扶滑梯,手要拉绳子。

我在一旁都看得有点着急了,上前去跟小朋友说:这个毯子是来保护你的,拉住毯子的扶手你会很安全。

小朋友身体往前蹭了蹭,但是快要下坡时还是和上次一样使劲用手扶住滑梯,不敢往下滑。

我想,这回应该是真的最后一次了吧,因为这位爸爸说“真的是最后一次了啊,这次如果还滑不下去的话,我们就不再滑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

爸爸跟女儿说的话还跟之前差不多:来,我们最后再试一次,手抓着绳子,手不要扶在这个边上,手要抓着绳子。

我一直观察着,在想一个问题:小女孩不敢滑,但是又不拒绝继续试,为什么呢?

于是斗胆上前去给小女孩一点帮助,我走过去在她耳边说(乐园里很吵,离远了听不清):你知道为什么不能用手扶滑梯吗?因为你身体滑得很快,如果这时候你用手拉住滑梯的话,会扯到你的胳膊,你可能会受伤。所以你拉住毯子的扶手就好了,这是保护你的方式,你会很顺地滑下去。

不知道是这番话解决了她心头的疑问,还是她的勇气终于积攒够了,这次她终于滑下去了!

我为她提着的一口气也终于松了。

故事讲完,来说我想分享的点。

1. 克制情绪是家长必修课

公共场合里这位爸爸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尽管有失望有疲倦,但是没有大声训斥孩子。由于自己孩子在滑道上占用时间比较长,他主动向周围人说对不起。所以,周围人虽然会受到一些影响,但不至于会反感。这是值得肯定的点。小女孩虽然害怕,但是还愿意继续尝试,也与此有关。

2. “如果...就...”的句式很常见,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最后再试一次,是最后一次了哦”

“这次如果还滑不下去的话,我们就不再滑了。”

这些话说了好多遍,暗含着惩罚:如果这次不滑下去,你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但是这个“如果…就…”并没有执行,这位爸爸还是带着女儿回来了,而且不止一次,而且下一次还是这个说法。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爸爸的话在我这儿就是不可信的。

这个现象很普遍,父母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想尽办法不奏效,于是拿出杀手锏:“如果你今天八点前完不成作业,周末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第一次可能孩子会怕,后来发现到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把这句话早就忘了。

所以,不是说“如果…就…”这种句式完全不能用,而是这个句式里的带的“后果”是你能付诸实践的,是你认真想过的,不是随口一说。如果你习惯于随口一说,孩子也就习惯了随便一听,不往心里去。

3. 孩子感到害怕,为什么不说话?

在这个过程中,小女孩有害怕的情绪,所以不敢滑下去,但是我只听到爸爸一直在说话,没有听到孩子说话。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里孩子不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留给大家了。

4. 遵守规则重要,让孩子理解为什么有这个规则更重要。

面对一些规则(拉着毯子扶手,不能用手扶滑梯),当你看到孩子不遵守规则的时候,不要着急责怪,想想ta是不是因为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所以不要只是简单重复这些规则,还要告诉规则背后的原因,孩子明白了缘由之后,就知道了规则是保护她而不是限制她的,会更愿意遵守照做。

我在课上和大家讲亲子沟通时要说明妈妈情绪的缘由也是同理,虽然你发火之后孩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很可能是因为害怕所做的临时改变。ta并不知道你愤怒的真正原因,所以这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要学会表达 是什么样的行为引发了自己的什么情绪,这样周围的人(孩子和伴侣)才知道触发你情绪的具体原因,他们未来就可以更主动地调整自己行为。

也许你还想知道到底该怎么鼓励孩子玩滑梯?

从我的观察来看,同伴影响比家长鼓励有效多了。

五六岁以上的孩子,他们有一定社交能力了,这时候家长可以离孩子“远”一点,让ta 有机会和同伴近一点。

小一点的孩子,如果是小滑梯,就在旁边护着点。稍长一点的滑梯,用某位妈妈的话说是,自己先“以身犯险”,消减孩子的恐惧。

再说一点野蛮观察:探险乐园里那三个很陡的滑梯,年龄越大越不敢玩。最陡的那个滑梯家长是可以玩儿的,但没见着一个家长去。前面提到的这位爸爸,瞄了一眼跟他女儿说,太可怕了。。。

嗯,成年人是不是很双标呢哈哈哈。

---- the  end ----

⬇️ 插播硬广:快乐玩耍 轻松玩中学,就来云妈亲子游戏视频课哦






陪玩

0+探索游戏

1+假装游戏

3+建构游戏

4+规则游戏

游戏环境

12个游戏

专注力游戏

社交游戏

创造力游戏

零道具游戏

力量游戏


灯笼

玩树叶

立体书

积木

磁力片

桌游

读懂涂鸦

培养画画

16年画画


陪读

数学启蒙1

数学启蒙2

数学启蒙3

数学启蒙4

英语启蒙

识字游戏

师说识字


绘本经1

绘本经2

绘本经3


幼升小

陪作业

鸡娃要心机

动口不动手

陪成长

依恋

离乳

大小便

入园

性教育

防性侵

超市

吃饭

认识情绪

三十六计

家庭银行

家庭会议

装修1

装修2

收纳1

收纳2


学琴回顾

职场妈妈

全职妈妈

40+读学位

夫妻育儿

青春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